杨梦琪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四川泸州 646005)
论早教教育与幼儿园的衔接问题*
杨梦琪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四川泸州 646005)
摘 要:早期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是幼教市场上活跃的两个主体,二者不仅在幼儿年龄发展阶段上呈现先后衔接关系,同样也在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家园合作等方面也存在着阶段性衔接关系。这样的衔接能从多方面提高婴幼儿进入幼儿园的适应性,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应该正视二者的衔接关系,恰当处理好早期教育和幼儿园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早教 幼儿园 衔接
早期教育的概念在家庭和社会中逐渐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早期教育对幼儿的启蒙作用。早期教育也从单纯的家庭教育向外寻求更专业和机构化的早教形式。早教和幼儿园教育在时间上和教育程度上都是以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方式相辅相成地并存着的,本文主要讨论早教机构开展的教育与幼儿园的衔接,从发展的角度寻求二者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的存续性,从体系上构建一个贯穿早期教育和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体系。[1]
幼儿园的教育课程分为健康、语言、艺术、社会和科学五大领域内容,从小班至大班依据幼儿的不同阶段年龄特点呈现由易到难的课程内容分段;而早教机构的教育更倾向于以婴幼儿身体机能为重点发展相应年龄段的基本感知、认知及交往能力。从早教过渡到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呈现出丰富化、多元化趋势,但是两者之间是存在着明显的共性特点的:早教围绕着婴幼儿身体发展而开展,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也是以健康领域为基础来开展保教结合的教育工作;在婴幼儿几年的身心发展的变化过程中,早教关于婴幼儿对音乐、节奏、语言、亲子关系及同伴关系等方面的探索逐渐发展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艺术、语言及社会领域活动。因而从课程内容上看,恰当的早教课程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呈阶段性衔接关系,能为3-6岁幼儿学习幼儿园课程做好铺垫和准备。[2]
婴幼儿时期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在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从目标上来看,早期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所面向的服务对象年龄层是不同的,但是二者最后的落脚点同样是要促进婴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早教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因而早教机构也需要参考幼儿园教育目标设定具有早教特色的教学目标。而这种阶段性变化的相适应特点,恰好为早教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衔接提供了依据。[3]
早教机构与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同,这根源于二者的办学模式的不同,前者是课时制,后者是学期制。婴幼儿于早教机构进行零散的课时教育,不接受早教机构教学生活制度的限制,自然无法跟幼儿园一样进行系统化教学,因而教学方式上需要有所区别。[4]
第一,0-3岁婴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家庭,社会性程度不高的现实特点使其无法适应高强度长时间的早教学习,通过独立的课程和灵活的课时教学方式,能够低强度地逐步提升婴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以至其于适龄进入幼儿园的阶段能够减少陌生群体带来的焦虑感和恐惧不安,对于幼儿园全日制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第二,进行早教的婴幼儿在年龄特点上具备与幼儿期(3-6岁)不一样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身体发展方面,婴幼儿难以适应高强度的身体动作训练;在心理发展方面,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及语言等也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整合化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契合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因而婴幼儿先从早教开始打开对世界的探索窗口,有选择性地进行身心基础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循序渐进地让幼儿适应更高强度的幼儿园全日制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
早教机构的师资一般来源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以及幼儿园在职的教师进行职后再培训。前者一般是通过招聘环节直接进入早教机构,其早教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小部分来自于学校的专业培养,而大部分需要通过早教机构的职前培训灌输相应的办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等;后者主要由同一个幼教集团系统中师资的流动形成,幼教集团对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职后再培训,这一类师资拥有更成熟的教学理念,更熟练的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也更容易胜任早教领域的教学和管理。从这两种方式构成的师资队伍来看,早教的师资与幼儿园的师资无疑是一脉相承的,婴幼儿在早教接触的师资及其教学方式与其日后在幼儿园接触到的是趋于一致的。这种相似之处一方面使幼儿在从早教过渡到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避免对幼儿园新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更多的不适应感,能更自然地融入到新环境,熟悉新老师;另一方面,幼儿也能从早教和幼儿园的师资衔接中循序渐进地获得身心发展的监控和指导,得到更好的全面健康发展。[5]
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需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建立双向交流机制以更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参加过早教课程的家长变相地对自己进行了早期家园合作的培训,在日后的幼儿园教育阶段,能更清楚如何就幼儿本身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换,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6]
由此看来,市场上的早期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紧密联系着的,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以及家园合作等方面都呈现着明显的相互衔接关系,这样的衔接扩展了幼儿学前教育阶段三年的教育体系,填补了幼儿的0-3岁阶段的教育空白,也更好地解释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做好早期教育和幼儿园的衔接,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将大有裨益。[7]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4-315.
[2]杨梦琪,陈小艳. 幼儿园早教班开展中的误区[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9.
[3]苏贵民,林克松.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07).
[4]左瑞勇.园本课程开发:流行背后的追问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5]覃兵.园本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06).
[6]袁爱玲.冷静思考园本课程的热潮[J].学前教育研究,2002,(04).
[7]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02)
杨梦琪(1986—),女,汉,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四川 0-3 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四川地区 0-3 岁婴儿家长育儿需求及家长培训现状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cls1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