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以新疆喀什市阿克陶县雪松中学为例

2016-03-01 21:32郭国燕曲盈盈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雪松牧区双语

郭国燕 曲盈盈

(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海淀 10081)

城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以新疆喀什市阿克陶县雪松中学为例

郭国燕曲盈盈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海淀10081)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浪潮推进了城镇化的步伐,农村人口大批的往城市搬迁,城镇化也引起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牧民大量的从“山上”下来,迁移到城镇,这样的一种趋势有它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经济、交通、信息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都是城镇化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这股城镇化的浪潮中,到底对被城镇化的群体是福利还是另一次“不怀好意”的“玩笑”?城镇化给少数民族牧区的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在人类学研究范式的指导下,站在“他者”的视角,对处于南疆的少数民族在城镇化发展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在对田野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以帮助该地区很好的适应城镇化带来的挑战,希望能对南疆与该地区有相似情境的地区提供借鉴。

城镇化;牧区教育;少数民族教育

一、前言

工业化浪潮集中化的要求把农村的人口大批迁到大城市,并把他们安置在工业中心地区。①[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新华出版设,1996.P53工业化浪潮带来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带来了现在的城镇化趋势,可以说工业化的大量集中是城镇化的根本原因,由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的便利、信息的便捷以及家庭结构的变革都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城镇化给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的繁荣也预示着乡村的衰退,乡土文化的陨落,并且伴随着大批农民工地区群体在城镇化的比例的增加,大量的农民工问题也涌现出来。保罗·威利斯,对在城镇化进程中处于边缘化的农民工群体进行了田野研究,他发现:这些农民工弟子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文化认同,他们在社会经验上倾向城市,但是他们在自己的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非常态的转化。②[英]保罗·威利斯.学做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P2这是对城镇化中农民工群体的经典研究,本论文沿着威利斯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探讨城镇化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因为民族教育事关国家整体教育质量。本文以田野工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深入到南疆阿克陶县,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以及风俗习惯,访谈教师和学生,观察该地区的基本环境情况,对这些田野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城镇化过程中,民族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对民族牧区教育有所借鉴。

二、阿克陶县城镇化以前的传统

调查对象主要选取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县,该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全县总人口20万,由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和塔吉克族等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左右,其中柯尔克孜族占80%左右,是阿克陶县人口最多的民族,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数是牧民。城镇化以前基本上都是居住在山上,过着游牧的生活,夏天逐水草而居,冬天在毡房里过冬。牧民主要的生计方式是以放牧,养羊为主,很少有到山下来生活的情况。城镇化后,牧区的孩子从山上下来,由政府统一组织,但是人数还是相当的有限,主要还是以养羊为主;该地区以前的学校教育是“马背学校”,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是:学生一大早天不亮就骑马往办学点走,到学校基本是中午12点左右,上一两个小时的课又骑马回家,回家也已是半夜,早上看星星出门,晚上看星星回家,马是牧区孩子的基本交通工具。虽然城镇化后,“马背学校”被取消,但在城里上学的牧区孩子放假回家时,也要花两天的时间骑马回家,因为很多地方没有公路,只能依赖传统的交通工具,也正是这种教育方式,才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一直保存着,并融进现在学校教育中,例如马拉斯传统文化艺术节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直到2004年,由于集中办学的要求才结束,将村镇、牧区,乡村的办学点学校教育全部合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牧区现在没有学校,柯尔克孜民族的学生上学全部到该地区的县城中学上学。①阿克陶教育局访谈的资料.

调查地点主要选取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雪松中学,是因其前身为阿克陶县实验中学,坐落在天山与昆仑山交接处帕米尔高原东麓,是一所以汉语言教学为主的完全中学,始建于1971年,2015年9月迁校址改名为阿克陶县雪松中学,成为克州首次实行“民汉和校”的学校之一。现在学校开办了民汉语系初、高中教育,开办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现有教职工268人,教学班76个:高中班级24个,初中班级52个;学生共3137人,其中初中部学生2142人,寄宿生1016人;高中部学生995人,寄宿生691人。目前学校已完成校舍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楼总建筑为12617.14平方米,现该项目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077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6.1平方米。男、女宿舍楼各一栋,正在建设之中;食堂、浴室已经建好,共占地面积18209.56平方米。②阿克陶雪松中学校长访谈资料.

三、阿克陶县面对新形势的变迁

(一)阿克陶县城镇化的主要原因

1.国家对阿克陶地区牧区的优惠政策

在城镇化中,国家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牧民的教育,对牧民安置安居房,让牧区的牧民从山上搬到城里,在县城居住,牧区的孩子在城里上学都是免费,住宿、吃饭都是政府统一资助,学生每个月都有生活补助,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促使牧区的牧民从山上下来,到城里居住,加速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说牧区的城镇化不像一些地方那样,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该地区的城镇化是一种“强制”下的“副产品”。随着牧区的城镇化,牧区的教育也开始进入现代化的教育领域,享受着和城市教育相同的待遇,从这点来说,城镇化给少数民族牧区带来的是福音。

2.年轻人依恋城市

牧区生活的年轻一代,由于到外地打工,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形成了对城市的“依恋”,不愿意再次返回到牧区,这一代年轻人逐渐在城市创业,购房。这也促使牧区出现城镇化的现象。从根本上分析,这种城镇化的原因是由工业化市场经济的开放化侧面引起的,市场经济集中化的表现是需要大批劳动力,牧区的年轻一代便是这些劳动力中的一批,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因此也加速了牧区的城镇化。但是,这样的“依恋”而形成的城镇化对少数民族牧区的人们是福音还是挑战,我们需要反思。这些城镇化的青年一代,大部分都讲汉语,很少再用母语交流,以至于淡忘了母语,这种母语“失语”的情况值得我们反思。据笔者访谈而知,在学校中学生的汉语基本没有问题,相反孩子们不怎么说母语,因为家庭交流中,母语环境的缺失。

(二)阿克陶县城镇化基本情况

阿克陶县是新疆喀什市城镇化较快的县城,县城学校牧区孩子占大多数,牧民从山上下来,在学校附近租房或者买房,都是为了能很好的照顾子女学习,这样,他们也慢慢地融入到城镇化的生活方式中,传统的思维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克州自治州阿克陶县现有城镇人口22.3万,其中柯尔克孜族5万多,剩下的就是维吾尔族和其他一些人数不多的民族,柯尔克孜族是该县人口最多的民族,因此,在笔者调查的学校里,学校里主体民族是柯尔克孜族。该县城在城镇化中主要的生计方式还是以农业为主。大批的牧民从山上下来,到当地的“巴扎”市场买卖牛羊,换取自己生活的必须品,“巴扎”市场是集农贸、饮食、生活用品为一体的集市,在这里,各个民族的人们自由的买卖,表现出一种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南疆地区的生产特点。这种生产方式下牧民的生计很不稳定,当年成好的时候有个好的收成,当遇上天灾就很难保证产量,加之市场价格的不稳定会减少牧民的收入。笔者访谈当地的一些牧民,他们主要依靠买卖牛羊为生,可是今年的牛羊肉价格下跌,这就影响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四、城镇化背景下的阿克陶县的教育情况

(一)阿克陶县民族教育成就——阿克陶县雪松中学

1.阿克陶县民族教育政策

阿克陶县城镇化进程中,国家给予了很大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主要是“两免一补”,阿克陶县在2011年就已经实施了这样的政策,相比新疆其它市区都要早,新疆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州有:阿克泰、喀什、克州和和田地区,相比之下,喀什是最早实施的,阿克陶县在这样的民族教育政策下,城镇化发展较快,民族教育发展成就也很显著。

2.阿克陶县民族教育成就

笔者选取阿克陶县雪松中学为调查点,以雪松中学的民族教育成就为例,据前文对雪松中学的简介,我们可以看出,雪松中学在阿克陶县的民族教育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以雪松中学为例说明在城镇化背景下,该地区的民族教育成就是符合实际的。

(1)因地制宜实施双语教学

雪松中学自创办以来主要的成就是“双语教学”在该县的成绩显著,学校教师克服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困难,秉承“团结、宽容、悦纳、笃学”的校训。在双语教学中实行统一编班、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开展各项活动,各个民族的教职工按学科教研组合署办公,在工作中互相交流、学习,增进了各族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加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标。笔者在和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实施新的双语教学模式后,考上内地班的学生人数逐步的增加,2011年一个班考上内高班的人数有十几个。阿克陶县汉族人口少,没有很好的汉语语言环境,所以在实施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的要求高,因此,基于地区差异,双语教学也因地制宜,没有照搬其它地区的双语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牧区占据一定比例的情况下,牧区孩子到城里读书本身就问题重重,他们在该地区的城镇化中即有机遇又有挑战,学校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学校的孩子们汉语学习比较困难,数理化还可以,在双语班用国语讲,如果记不住就用母语,高中双语班全部使用国语授课,高中柯尔克孜班除了汉语课外,其它的课全部用柯尔克孜语。之所以加强汉语教学是因为我们这里汉族人数很少,缺乏语言环境,因此,双语教学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大都是双语幼儿园,一半用汉语,一半用母语授课。

(2)以特有的生态环境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托

学校文化代表着学校整体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的塑造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阿克陶雪松中学以该地区有名的四种植物为依据,选取天山雪松这一形象为学校的名称,也以雪松的精神为学校的校园文化。雪松意味着坚毅、宽容等品格,在和雪松中学校长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学校刚建立时,困难重重,正是秉承着这种刚毅的雪松精神,学校才有今天的发展,以雪松为学校文化代表,学校的校训是“团结、宽容、悦纳,笃学”。团结各个民族师生,学校是一个学习型共同体,没有民族的区分;对每个教师学生都怀着宽容的心,包容他们的不足;接受每一个孩子,尤其对牧区的孩子倾注更多的关注;学习是学校的主要事情。

2.阿克陶县雪松中学适应城镇化的有效经验

(1)牧区孩子的春天:一个都不能少教育机会

城镇化过程给牧区孩子的上学带来了很多问题,他们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牧区的家长观念也比较保守,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城镇化并不能保证每个孩子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在和校长的访谈中,学校不让一个孩子“缺席”,对不能上学的牧区孩子学校会亲自去和家长沟通,直到将孩子带回学校。

我做学校副校长的时候,是2005年,当时的交通还没这么便捷,我骑着摩托车到山上牧区家里去家访,那天下着大雪,路都被大雪封住了,到山上骑摩托车要四个多小时,到牧民家里已经晚上了,看到这样的牧民家庭,我还是被震撼了,家里很破旧,当时很心酸,晚上同他们一起吃晚饭,感觉心有千万斤重,他们家里很困难,我让孩子去上学,家长说他们没有钱,我又说他们交一块钱就可以上学了!家长说一块钱也没有,我直接给家长100块钱,并且说孩子必须上学,晚上我没有下山,在山上住了一晚,第二天,摩托车不能走,我就自己走下山去了,路上差点掉下悬崖,走的时候牧民拉着我的手说我是第一个到家里家访的“领导”。不过让我欣慰的是,三天后,孩子来学校上学了,后来我资助这个孩子读初中,这是作为一名校长应该做的,“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2)双语教师校本培训

前文已经提到,该地区的汉族人数很少,雪松中学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民族,怎样才能培养优秀的双语教师是学校面临的困难,学校结合实际开展双语教师校本培训,学校每周二都组织教师进行双语教师培训。学校在母语语文课上讲柯尔克孜族的文化、民族习惯和文化习俗,因为柯尔克孜老师占学校教师人数的80%,少数汉族的教师听不懂柯尔克孜语言,学校安排的“校本教师培训”,汉族老师学习维族语言,民族老师学习汉语,每个星期二学习两个小时,学校还会安排师徒“结对子”的方式,对汉语不好的民族教师进行单独辅导,对不会讲民族语言的汉语老师也单独教说民族语言。

(3)建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

雪松中学大部分孩子是牧区来的,国家的安居房政策和城镇化的发展促使牧民孩子全部到县城学习,学校有统一的住宿和食堂,但是如何保证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让学生和家长经常的交流以利于孩子们健康的成长?该学校规定凡是在学校外面住宿的孩子,父母双方必须有一个陪孩子读书,并签订协议书,不然不容许孩子在校外住宿,也不同意孩子在亲戚家住宿或者由爷爷奶奶照看,这一规定起到了相应的效果,家长也慢慢的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很乐意将孩子送到学校,家长也会经常在“巴扎”赶集的时候看望学生,对学生的情感照顾也是很必要的。

笔者访谈的教师说:“我们学校一个月开一次家长会,牧区的家长都能来参加,他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爷爷奶奶也有来的,但是不多,一般都是父母来,他们也知道孩子上学的重要性。”

(4)校园马拉斯文化节

少数民族有其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保持民族多样性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少数民族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应该时刻重视的议题。

雪松中学由于有“马背学校”这样的传统教育方式,现在的学校每年也会举办一次马拉斯校园文化艺术节,教师学生丰富多彩的说唱活、朗诵等将这种文化一直传承下去,此外,在课堂上也会将这些民族文化结合进去,给学生讲柯尔克孜族特有的民族文化风俗,这对柯尔克孜民族文化传承有一定的作用。

3.城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本文所选取的雪松中学是阿克陶县城镇化过程中,教育质量比较先进的学校,前文着重探讨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雪松中学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牧区孩子适应城镇化教育的问题,围绕这一主要问题,牧区孩子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难以适应城镇化、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

(1)牧区学生难以适应城镇化

牧区学生在城镇化以前长期在牧区的乡村学校学习,教学语言统一用母语,家庭教育中日常的交流也是母语,城镇化后,虽然国家的安居房政策给牧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城市教育的机会,但是牧区的孩子在刚进入城镇学校时,还是难过语言的“门槛”;此外,由于牧区与城市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牧区孩子很难快速地习惯城市的生活,牧区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两种文明主导下的产物,牧区孩子在进入城市时面临着语言和生活习惯上巨大的心理冲突,如何克服这些冲突,是需要我们反思的。从以下笔者的访谈就可以看到。

孩子们的汉语言基础薄弱,在家里基本上是母语,在学校学习汉语就很吃力,汉语学习比较困难,数理化学习还可以,我们老师对牧区孩子都要进行额外的课外辅导,对他们的汉语进行指导,在到我们学校一年后,差不多能适应这种语言环境里。生活上,牧区的孩子也不习惯城市的生活方式,牧区没有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每天都有洗漱什么的,刚开始他们不会注意这些,在老师的慢慢引导下,一两个月后,孩子们会慢慢的习惯,这些生活上的小的细节还是会适应的,最大的问题是:孩子们离家远,对家里的思念是我们学校怎么做都没办法克服的,学校离牧区很远,孩子们每年只能到放假的时候回家,加之交通不方便,牧区孩子心理适应问题很大。

(2)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代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老师,由于民族地区牧区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的影响,牧区家长的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这方面是比较缺失的,家庭教育缺失在牧区家庭中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牧区家长的汉语水平很低,大部分牧区家长不会说汉语,虽然他们积极支持孩子们进双语学校学习,但是他们本身不会说汉语,牧区孩子缺乏汉语言环境,这是在调研中笔者发现牧区孩子汉语言学习差的主要原因;第二,家庭变化对牧区学生的健全发展带来影响,家庭变化对牧区孩子的健康发展问题也是城镇化后,牧区孩子面临的问题,由于牧区孩子离家远,学校给牧区孩子统一安排住宿,但还是有一部分孩子在学校外面租房住,租房的时候学校规定父母双方必须有一方在学校照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多数都是母亲陪读,父亲在山上放牧,长期的两地分居导致父母双方离异,对牧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学生在外面住的,学校规定必须是父母在而且是签订了合同,才让住,这样学生出了事情好管,住在亲戚家里学校也是不同意的,因为亲戚家孩子多一起就会变坏。这样父母亲长期的分居会导致离异,我们学校单亲的孩子很多,每个班都有单亲的孩子,学生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都是由于父亲在山上看羊,母亲下来看孩子导致的。

从上面的访谈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变故给牧区孩子带来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加上牧区孩子本来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承受更多的压力。

(3)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

教育自诞生之时就担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教育也投射着一定的文化变迁。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牧区孩子被集中安置城市学校,接收城市的现代化教育,无容置疑,笔者在文中也指出,这样的现代化教育给牧区孩子带来了一定的福音,他们可以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权利,但是,现代学校传授的是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普世化的理论,牧区孩子在努力适应这些知识的同时,可能轻视或者遗忘了自己本民族的本土知识和文化传统,在这样的“适应”与“遗忘”的挣扎中,牧区孩子又成立“边缘化”的群体,从这个角度看,城镇化中的现代教育带给他们的或许是又一次不怀好意的“玩笑”,在接收现代教育的同时,民族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逐渐被边缘化。笔者所调查的学校虽然也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的活动,但这毕竟不能起到很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因此,民族文化传承也是城镇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一)提高民族教师素质

教师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教师在牧区教育中作用更是关键,应给牧区教师提供更多的国家级、省级的培训,提高双语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牧区孩子适应在城镇化发展中的语言障碍,城镇化发展中牧区教育给民族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帮助牧区孩子度过语言的难关,还要帮助他们习惯进入城市的生活方式,这些不是对民资教师的培训单纯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民族教师以“爱”关怀牧区的孩子,让他们很好的适应城镇化教育发展,但是这不是民族教师单一方面能担负起的,需要社会给予更大的关怀,国家更要重视,在提升民族教师素质的同时,以政策保障民族牧区孩子的教育。

(二)学校建立家校合作长效机制,提高农牧区家长综合素质

针对牧区家长汉语言水平低的现状,学校应创设条件开办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在学校的语言学习活动,提高家长的汉语言水平,为牧区孩子的语言学习创设很好的语言环境,但是考虑到牧区家庭的特殊情况,应在牧区农闲的时候进行家长学校的学校组织,这样既可以让牧区的家长定期看望孩子,又可以在学校学习,当然,这种学校内容也不能止步与汉语言的学习,还应该针对牧区家庭离异的现象进行说服教育,给牧区的孩子创设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让他们在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积极阳光地成长。

(三)城镇化教育应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民族地区优秀的文化传统进入学校教育提供保障,让牧区的优秀文化进入现代学校,在接受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很好的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做到“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同时,建议在课堂中,加强牧区孩子和城镇孩子的沟通,帮助牧区孩子顺利适应城镇化,在学校教育中要做到现代科学知识和本土知识并重。

[1][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新华出版设,1996.

[2] [英]保罗·威利斯.学做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荣国

G751

A

1008-8539-(2016)04-0005-05

猜你喜欢
雪松牧区双语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A FRACTIONAL NONLINEAR EVOLUTIONARY DELAY SYSTEM DRIVEN BY A HEMI-VARIATIONAL INEQUALITY IN BANACH SPACES∗
赵雪松书法作品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牛雪松教授简介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赵雪松书法作品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