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实验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6-03-01 19:23荆丽丽张志芳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传感器考核

□荆丽丽 张志芳

传感器实验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荆丽丽 张志芳

本文对当前传感器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观摩实验,调动学习兴趣;改革传感器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考核方式多元化等。

传感器实验;分层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评体系

现代信息更新迅速,而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起决定性的作用。“传感器技术”课程是一门发展很快而且和实际结合密切的信息技术类专业课。传感器实验是传感器技术的实践课程,对于理论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师范类院校中传感器实验课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传感器实验课程存在的弊端

1.传感器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陈旧、方法呆板

传统的传感器实验课程只有基础性实验,大多为验证型。教学模式采用的还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模式,以教师、课堂、教材三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先是由教师按照实验指导书来讲述实验目的、内容、原理,甚至是实验步骤,随后学生再按照实验指导书上实验内容步骤,测得数据。至此,很多学生便认为实验结束,不再思考实验原理、方法、目的等,也不关心实验验证的理论,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更不会思考用多种方法验证理论,实现实验设计,长久下来,学生养成了懒惰不爱思考的陋习。这种实验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2.实验考核体系不够科学

传统的传感器实验考核中,对学生的实验成绩的评价是按学生上课出勤率、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综合期末实验操作考试得出成绩的,这样的实验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出现了如下弊端:

(1)考核方式方法单调。现行实验考核,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的70%操作考试或者笔试,与30%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办法。考核成绩虽然结合了学生平时表现,也不过是以出勤与实验报告的方式计分,基本上还是“一锤定音”,缺乏平时对学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等能力,以及对知识理解程度、实验素质的综合考查;仍然使部分学生平时处于被动实验的状态,甚至同学之间实验数据、实验报告互相抄袭,形成平时不努力最后搞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这局限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空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2)考核内容较为局限。考核内容局限于实验指导书,特别是平时做过的实验项目,没有强调以能力为主线,不够重视技能训练,也没有根据专业的特点,学生的层次,突出个性化培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其结果是学生考前机械记忆,应付考试,既不利于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

二、传感器实验课程的改革思想及措施

基于上述所存在的传感器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内容,及其考核体系方面的弊病,致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并且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发挥。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弊病,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1.以观摩实验的方式,调动学习兴趣

为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避免学生不知学之有何用,学时迷茫感的状况,教师有必要以观摩实验的教学方法引学生入门。自古就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说法,可见修行的前提,要为师先领其进门。观摩实验以简单有趣,贴近生活为主,我们采取了电子体温计、烟雾报警器、银行智能一米线外语音提示装置等作为演示实验,讲明传感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除此还以视频播放的方式,教师辅助讲解生产中传感器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传感器实验课程教学方法

当今科技更新的速度越来越迅速,教育对象也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技术手段、方法也应随之革新。传感器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不但要对不同专业有所区分,更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教学方法,以达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目标。

3.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

为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以“厚基础、宽口径、求创新”为实验教改原则,实行了“一体化,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即将实验教学一体化,分为基础实验(必修)、综合设计型实验(限选)、项目工程化实验(任选)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这样从低到高、从基础到综合设计、从知识的学习到工程应用逐级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及综和设计能力,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有利于对拔尖学生因材施教,建立层进式的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符合社会需求多才能、高水平、强技能的多元化人才。

4.考核方式多元化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用多种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传统的传感器实验课程评价体系明显滞后,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只注重学习结果,而不考虑学生学习过程,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诸如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矛盾等综合能力的评价导向。

过程性考核形式很多,主要形式有:平时实验报告和实验学习表现考核。按学习内容的层次模块,分阶段考核。方法有笔试、操作、口试、项目设计论文、答辩等。分层次递进式加分,第一层实验考核得及格基础分数,第二层实验完成可得良好分数,第三层实验完成可得优秀分数,甚至可得满分。因实验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工程化实验,所以应根据实验内容模块的层次性,将考核的内容及方式方法也分层次考核。对于基础性实验是学生必做的,根据基础实验内容的不同,分多次考核。综合设计型实验和项目工程化实验,除平时成绩外,均以完成情况、撰写论文和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分,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三、结论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实验教师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修正。该文对传感器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因课制宜、因材施教”的传感器实验课程教学策略不仅使学生得到了系统的技能训练,更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化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传感器课程实验考评体系,更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已达到培养创新性的科技人才之目的。

[1]苏禹,黄慧汇,安玉磊.传感器综合实验项目群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157-159.

[2]刘宇霞.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35):95.

[3]王咏梅,王印松.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4,(15):25-30.

[4]吕玉才,陈锌宝.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2,(2):55-58.

(编辑:郝 婵)

本文系2016年集宁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项目“‘传感器技术’课程隐性分层异步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GKT2016033)的研究成果。

G642

A

1671-0568(2016)29-0021-02

荆丽丽,硕士,集宁师范学院物理系讲师。研究方向:控制工程;张志芳,硕士,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中级讲师。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传感器考核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内部考核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跟踪导练(三)2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