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鹏飞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广播电视台)
让电视主题报道多接地气
姚鹏飞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广播电视台)
摘 要:主题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媒介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影响舆论、教育群众功能的主要手段。要不断创新主题报道的方式与方法,在报道视角、场景、形式、选材、作风等方面下功夫,在选题立意、采编方式和深入基层等方面“接地气”,才能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电视主题报道,从而营造有力的宣传声势和舆论氛围。
关键词:电视主题报道;接地气
主题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展开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规模化、系列化报道。要让观众喜闻乐见,就要不断探索创新,转作风改文风,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街道社区、企业车间,用心体验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在深入基层、选题立意和采编方式等方面“接地气”,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和感情,扩大主题报道的影响力,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舆论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上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最生动的风景在基层,最动人的故事在基层。迈开双腿走下去,放开身心沉下去,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采访,这样做出来的主题新闻就会更加生动、新颖、活泼,真正做到贴近群众,打动群众,引领群众。
主题报道固然应该突出主题,但绝不意味着它就是“主题先行”的新闻,它同样需要甚至比其他新闻更需要记者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去挖掘鲜活的素材,从中找到与当前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契合点,进而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把相关重大主题展示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主题报道的记者应脚踏实地,做到脑勤手勤腿更勤,敢于大胆扔掉会议、文件的“拐棍”,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基层群众的生活中去找寻主题新闻的鲜活选题。
自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会宁电视台对每位记者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年年走基层,月月有任务,让记者走出办公室,跳出文件堆,扎根基层一线,在基层摔打锻炼。每年的每一阶段,台里确定重大主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记者走进广阔田野、纷繁社区、喧嚣菜场、偏远山村,走进百姓生活,体会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普通人的切身感受。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2015年推出的系列报道《在希望的田野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了连续、多次报道,在同一“母题”的统领下,既让每一个单篇“子题”鲜明,独立成章,又做到统筹把握,整组报道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人耳目一新。主人公都是平凡的农民,有脑子活泛、勤劳致富的农村蔬菜经纪人;有带领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削地造地的村支书;有移民新村里引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张玉珊:让小杂粮走向国际市场》《山村走出的蔬菜经纪人》《蔺守强:带领群众苦干实干 千亩荒滩变良田》《会宁:中药村成为致富大产业》等集中反映了新农村建设中各种新作法、新思想、新经验,没有空洞的说教,以情感人、以事服人,报道接地气、有底气、出灵气、充满生命力。这些要素大大提升了主题报道的气势和价值深度,取得了良好的收视和宣传效果。
当前,不少主题报道,生拉硬扯,内容干瘪,枯燥乏味。主题报道故事化就是借助讲故事的形式,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揭示由矛盾、冲突构成的曲折情节,依托过程的展现来表达主题,以增强报道的可看性。主题报道故事化表现手段的运用,使新闻的展开过程充满了魅力,使报道更加耐看,进而吸引观众,激起共鸣。
《会宁新闻》推出的“辉煌十二五”大型系列主题报道,就较好地贯彻了故事化的理念,从始至终坚持“用小人物衬托时代大主题,用小故事反映社会大背景”的原则,寻找新闻事件的载体,以最典型的人物或最具有说服力的事件为由头,小切口进行采访报道。其中《棚户区改造: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把新闻由头定格在刚刚竣工的一个住宅小区,从一户棚户居民正在喜迁新居入手,把新旧住宅进行前后对比,用故事化的手法反映党委、政府实施该项工程取得的成效,片中喜悦的笑脸、崭新的家具、整洁的屋室等画面,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过目不忘,新闻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做到大主题,小故事,深影响。
新闻业内人士常说这样一句话:“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问题,蹲在田间地头找感觉”,这充分说明新闻报道要从宏观着眼,要从微观着手,在选题立意上要“接地气”。《会宁新闻》在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宣传报道时,要求记者深入领会报道要求,准确把握报道内涵,聚焦基层实践、关注基层民生,把镜头对准人、对准事,将主题报道做新做细。在最近开展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列报道中,记者通过人物的切身经历与感受,印证报道主题。反映在坚持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后,家乡的变化以及他们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同时通过捕捉细节和变化,以一个村庄、一户人家的故事切入,精心挑选人物故事细节,通俗易懂地叙述事件的意义、过程和重点,一个个细节承载了一个个有深度、有厚度的时代主题,提高了报道的可视性,让主题报道入脑入心。
主题报道要时时贯穿对人文的关怀,体现新闻的“温度”。体现人文关怀要以平等的姿态与群众交流,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要用平民视角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关注不被注意的“小人物”,用一种真实平等且不乏感情的交流方式来叙事,与受众在心灵和情感上达成契合。以人为中心的主题报道,更要注重从微观角度,展现大的历史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在新闻叙事上,要多让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开口说话。
会宁电视台在主题报道中,一再要求记者要放下身段、扑下身子、眼光向下,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把自己当普通人,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面对面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认真捕捉他们发自肺腑、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话语。去年,在“富民产业”主题报道中,记者采访了郭城驿镇八百户村蔬菜示范园的种菜农民贾旺业。刚一开始,贾旺业在大棚劳作,记者站在一旁问这问那,采访非常被动,人物形象显得得很硬,拍摄过程绷得很紧。接下来记者与采访对象一起在大棚劳动,搭架、浇水、掐茎、除草,一起吃住,仿佛一家人。几天中,采访进展非常顺利,贾旺来一边劳动一边回答记者的提问,整个同期朴实无华,在平心静气的交流中,他说出了许多以前不愿说出的真心话,其中有这么两段同期让人记忆犹新。
记者:你觉得打工好还是种蔬菜大棚好?
贾旺业:种棚比打工累的多,但人心情畅快,一年下来,收入要好得多。
记者:在家里累,怎么不去外面打工,让自己轻松点呢?
贾旺业:自已劳累些,有了收入,我觉得更有面子,更有尊严。“好出门不如破家里坐”,我在家门口劳动,跟老人、孩子、妻子在一起,心里踏实,现在有了党的好政策,不出门照样能致富。
记者切身体会到,种菜虽然比打工累得多,整天忙出忙进,棚里温度高、湿度大,但他致富的信心很足,干劲很大。朴实无华的话语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一个新型种菜农民依靠辛勤劳动致富、轻松自在的形象跃然荧屏。
电视是一门视听艺术,如果仅采用画面配解说的方式,就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无法凸显电视媒体的自身传播优势。在策划主题新闻报道时,手法要灵活多样,形式要不断创新。采访中要尽可能多地采集一些能打动人心的同期声。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是新闻的重要事实,在陈述新闻事件中如果没有同期声做支撑,整条新闻就显得苍白无力,同斯声在新闻中起着最有力的证据作用。同时要运用记者现场出镜的方式,进一步突出现场感,给观众设置真实的场景,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往往会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总之,集新闻与宣传价值于一身的主题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精心组织记者采用走基层的报道方式和人性化、故事化、生活化的采编手法,在报道选材、作风、视角、场景、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让记者更加有底气,使新闻作品更加接地气,切实发挥电视主题报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影响舆论、教育群众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蒋一娜.重大主题报道:见高度也要接地气[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12-01.
[2]马琴梅.增强地方电视台节目中的受众意识[J].甘肃视听,2010(2).
[3]韩红.电视主题报道的困境与突围[J].甘肃通联月报,2011(5).
[4]夏金海.让主题新闻多一些地气[J].视听界,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