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探析

2016-03-01 16:23扈志东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人文精神理想信念

扈志东

(西南林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昆明 650000)

随着党中央和教育界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关于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探讨不绝于耳。在高等院校,除了专门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之外,还要求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对此,学者们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内容、途径、策略、原则等方面做了不少探讨和研究,取得了较大理论反响。但是,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形式和具体内容上,而是要上升为价值理念上的融合。具体来说,二者的结合应该充分体现三层价值意蕴之间的融合,即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价值;理想信念,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自我价值;人文涵养,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本价值。

一、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价值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这样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内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文化精神的最高体现。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其目的之一便是培育广大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思想行为上符合国家利益,顺应民族诉求,具有崇高的民族情感。

然而,在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如何将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崇高而神圣的固有情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首先应该厘清对原有观念上的认识误区,特别是对爱国、进取、自强等体现民族精神核心理念的认识偏差。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有些人爱国情感淡漠,对中华民族历史缺乏深刻理解和领会,恶意曲解历史事件,对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观念的多元并存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价值立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加之不法分子蓄意误导和扭曲,使他们在是非面前无所适从。针对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一方面,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教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对峙,剖析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历史事件纪念仪式,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还原真相,澄清更多的历史细节,教导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其次,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中凸显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文化源头。爱国忠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苏武牧羊北海,不变气节,终归汉朝;昭君出塞,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民族着想;苏轼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表达了爱国忠贞的豪情壮志;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维护民族利益的坚定决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既是历史画面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生动结果。因而,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必须与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不了解、不懂得祖国的历史文化,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是很难自觉、牢固地树立起来的。”[3]爱国、进取、自强的民族精神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最后,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平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一体。理论的教导若没有情感的支持,则无法真正穿透人之心灵,“知”与“行”之间、“说”与“做”之间将缺乏桥梁,无法合一。[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是以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基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课堂理论的一种情感认同和共鸣。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活动、社团表演活动;以自强进取为核心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活动、社会考察调研活动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理想信念: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核心的自我价值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6]因此,对青年大学生而言,坚定理想信念,就意味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既需要内在动力,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保证。自我价值的形成离不开一定时代人对自然、社会的基本态度和理解。对宇宙自然的理解无形当中会影响人对社会、人生中诸如生死、人生之意义等重大问题的基本价值取向。进而,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于理想信念问题的认识。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逐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经历为典范,教导学生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人的内在动力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原因。每个人的人生中都需要动力,人生的动力就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个人价值和人生目标得以实现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自身价值,而错误的理想信念可以把人引入歧途。个人理想信念的养成就如“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一开始就要扣好”。[6]大学既是追求真理的地方,也是树立个人理想信念的场所。根据调查所得,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学生空谈理想,信念模糊,将人生发展的动力归因于外界条件和环境。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知识,以具有远大抱负的历史人物为主线,突出理想信念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最后,自我价值的实现还必须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个人的理想信念应当与社会及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相契合、相适应。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本质上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个人的理想信念离不开社会国家层面的价值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6]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个人理想信念的树立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中国梦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可以说,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更是大学生的梦,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生活理想相统一。

三、人文涵养: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本价值

人文涵养指的是人文精神方面的修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无疑是其本质的体现,但是如果缺乏人文精神层面的培育,缺乏对人本身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则会显得枯燥乏味,或许只能流于形式,而未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结合,不仅是课程本身的要求,而且更加符合教育自身的规律。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需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对人的自我关怀,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尊重和关切等人本价值。通过这些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

人文涵养首先应体现在大学生对基本人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原因诸多,其中与高校人文教育内容的欠缺有着直接的关联。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是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认知条件。没有一定人文知识的涵养,人文精神的养成很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仅是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且容纳了诸多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因而,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政治品格的同时,可以通过人文知识的教导和熏陶内化学生的人格、气质及心灵,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人文精神,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真正做到爱国、守法,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稳定和谐。

其次,人文涵养体现在对人自身的理解,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认可和尊重。人文精神的核心就在于以人为本,将人的价值和地位置于最高地位。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缺乏对“人”自身的反思和认识。反映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乃至敌视,对生命的随意剥夺,人格的扭曲。这些问题是当下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症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化育人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价值的宝贵资源。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着丰富的关于“人”的思想,荀子提出人“最为天下贵也”;董仲舒指明人的价值,道出天地与人为万物之的根本“唯人道为可以参天”。这些都是古代先贤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另外,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生活和死亡的意义。譬如,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将死亡看做是精神的历练,而庄子则认为生、死无非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而已。将传统文化中的有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接受文化教养的过程中逐渐领会“人”的意义,以及生活、生命的价值所在。

最后,人文涵养还体现在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完善和理想人格的健全。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指示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善美德,达到“成仁”境界。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彰显的是规范有序的人伦关系,是一种文明程度的体现。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混乱,道德判断力下降,道德素养弱化,为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能够作为传授人文精神的平台,将传统文化的人伦精神、道德精粹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农淑英.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核心向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105-106.

[5]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猜你喜欢
理论课人文精神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