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以《现代大学英语》教材为例

2016-05-08 07:34李晓梅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英雄道德德育

李晓梅

(荆楚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学校的教育宗旨和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高校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作为这个历史使命的传播者,既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送者,更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与播洒心灵阳光的引路人。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被普遍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1]由此可见,在教育的过程中,品德教育为育人之根本。作为这一教育目的实施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文化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将传播知识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使学生的认识及道德情感的认可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得以发展,这一“教育无痕”的方式能帮助教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重目的。本文以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基础英语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杨立民先生所编著的《现代大学英语》为例,阐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自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方式,塑造健康人格。

一、德育渗透与大学英语教学

何为德育?德育即为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即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德育渗透指的是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知识及交际技能传授的同时,深入地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积极思想及道德因素,并通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因素与学习内容自然渗透、交织、融合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引发学生与教师,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的内心体验进而上升到其道德情感的内化及崇高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精读》这门课程是学生的基础主干课程,教学课时最多,历经学时最长。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德育的载体。杨立民先生的这套教材中素材的选材上涉及到了多个领域,这为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有力保障,且教材中大多数课文具有一定的积极向上的意义,这就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创造了有力契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英语的交际技能与德育教育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也道出了“教育无痕”的真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现代大学英语》[2]这套教材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杨立民先生率专家组主编的目前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所选用的《基础英语》的课程教材。这套教材题材广泛,时代性强,主题新颖,在素材的选择上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内容涉及到西方社会的经济、历史、政治、文化等。经笔者多年的教学观察与总结,其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体裁下涵盖着许多丰富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德育题材,下面将列举出这套教材1~6册中的部分课文中所包含的德育题材(见表1)。

表1只罗列了这套教材中部分课文所包含的德育话题,而事实上,这套教材中所蕴含着非常丰富、广泛的德育话题,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可以充分挖掘其显性的或者隐性的德育因素,便能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下文将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6 The Man in the Water一文为例,详细阐述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表1 1~6册课文中德育题材汇总表

(一)深入挖掘教材,在课前准备时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很多,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往往要对课文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前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杂志及报纸,浏览网站,搜集罗列近年来的英雄事件。搜集英雄事件的过程便是学生心灵洗礼的过程,伟大英雄们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们的启迪和高尚的人格内化于心,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其形成伟大的人格。同时,在课前让学生们用英语介绍各自搜集的英雄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又丰富了课堂,在伟大英雄的感召下,学生心灵的洗礼也是不露痕迹地悄然进行着,可谓是一箭三雕。

(二)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德育渗透贯穿整个课堂

1.在课前导入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前的讨论和热身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良好时间。“在课前热身中精心地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可以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和教育。”[3]例如在“The Man in the Water”一文课前导入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

Does anyone know “Titanic”?Can you tell us the disaster of Titanic?(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海报,让学生讲讲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故事)

When you listened to the story,what’s your feeling?(当你听到这个故事时,你的感觉如何?)

And how can we avoid the disasters in our daily life?(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避免灾难?)

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学生的思维会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聚焦到灾难中来,教师便可以自然地顺势而为,教给学生如何避免灾难,在灾难中如何逃生的生活常识进而教给学生珍惜生活以及爱护地球。这种讨论方式便轻松地将“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的自然主题这一德育话题自然而然地传递给了学生,也为切入下文做了良好的铺垫。

2.在课程呈现及背景介绍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呈现新课时,在相关的背景知识中,教师可以在呈现新课时渗透德育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准确地把握课文主题,也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例如,在这一文中,教师可以先从Time,Place,Plot(时间,地点,故事情节)方面向学生介绍课文中所提及的此次灾难,介绍1982年的美国这次大灾难。除此之外,因为故事发生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向学生大致介绍华盛顿。同时,心细的教师会发现华盛顿的布局与中国首都背景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华盛顿与北京作对比,指导学生小组互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不忘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不但培养了学生对比研究的能力,也让学生更热爱本国伟大的文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细微观察的洞察力。在课文的学习中也为引导学生们下一步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课文讲解中自然地渗透德育:课文讲解为课堂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单纯的灌输和讲大道理往往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如果在讲解中教师能联系课文,将课文的寓意和道理慢慢渗透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体会,既传授了知识又洗涤了心灵。

(1)创设情境,通过设置开放式问题渗透德育教育。本文的故事中讲了灾难发生后,英雄们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人的故事。教师可以设置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与教学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

There is some descriptions on the heroes.Can you find some sentences?(请找出文中对英雄是如何描述的)

What did the writer think of their behavior?(作者如何看待英雄救人的行为?)

If you were a passer-by at the scene,what will do?(假如在灾难发生时,你正好是旁边的一位路人,你会如何去做?)

教师在课文讲解中,可以依托课文创造各种生活中的情景,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还可以悄然无声地弘扬正面教育,辨明是非,传播正能量。

(2)在例句讲解以及课堂练习中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以及教材内容,教师可以精选出适当的例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关心民族进而关心人类本身,养成优雅得体的行为规范,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这一文中,讲解“destination”这一词时,除了讲解词的构成及释义之外,还可以举出例句:Success is a journey,not a destination.(成功是一个过程,并非是终点。)同时,根据这个主题,教师还可以补充例句:Clumsy birds have to start flying early.(笨鸟先飞),Hard work can make up for lack of intelligence.(勤能补拙)

(3)在主题升华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地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道德因素并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自然融合,相互交织来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从而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激发学生心理结构上的变化,引发内化思想,最终升华道德情感。例如在这一文中,针对“英雄”这个主题,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英雄”(hero)在不同时代的意义,从而逐渐升华主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英雄”,通过对文中的英雄人物救人的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感悟人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从而鼓励学生明白“人定胜天”的道理。

(4)在延伸阅读及课外活动中自然渗透德育教育。课后延伸阅读是对课上内容学习的有效补充,应该精心设计,安排在全文学习之后。为了让学生抓住故事的主线,这个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制作舞台剧或广播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大家一起合作编排。学生们每人担任一个角色,另外还有解说员,鼓励学生全力扮演自己的人物角色。

给报纸或新闻报道写文章:教师让学生假定是一名此事故的目击者,按照新闻题材的要求写一篇新闻报道该事件。

做相关人物采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记者和英雄,采访当时的情景,课堂上进行书中人物访谈对话。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书评,或让学生续写故事:英雄成名之后,或把故事排成微电影,制作相关海报在全院播放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能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传递正能量,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

语言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4]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德育课题可以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悄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中外杰出的人物事迹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在悄无声息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就能以课文为核心把德育自然渗透,使教学过程成为高尚道德的渗透过程,让学生在吮吸知识甘露的同时,人格健康发展,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荣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1):56-60.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英雄道德德育
英雄犬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