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崇
(聊城日报,山东 聊城 252000)
做好“三个结合” 凸显新闻价值
——浅谈地方党报如何创新时政新闻报道
高崇
(聊城日报,山东聊城252000)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报纸转型迫在眉睫。对于地方党报来说,创新时政新闻报道不仅是报纸转型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做好“三个结合”,创新时政报道,将有力引领和推动报纸转型,使报纸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创新;时政新闻;“三个结合”;新闻价值
时政新闻报道可以说是地方党报的重中之重,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关键渠道和重要载体,备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关注。
但长期以来在地方党报新闻报道中,领导活动报道、会议报道占据相当大的篇幅,这些内容具有政治性强、程序性强、工作意味浓等特点,记者在采写这类新闻时往往怀有“宁肯不出彩、但求不出错”“宁肯写长、不能写短”的心理,习惯于生搬硬套的惯有格式,在稿件形式和内容上不愿创新、不敢创新,导致稿件内容面孔僵化生硬,形成稿件篇幅冗长、空话套话多、贴近性不强、枯燥乏味等毛病。这些问题降低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对新闻报道的满意度。
时政新闻报道要创新,必须自足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搞好新闻报道。对全局工作指导性不强的时政报道要大幅精简,使其“短”下来;对全局工作指导性强的时政报道,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使该“长”的“长”起来,该“重”的“重”起来,增强时政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新闻宣传的效果。例如,2014年12月19日《聊城日报》头版,刊发了一条市长会见中科院院士的时政新闻。如果按原来的惯例来写,就是重点写市长、院士的讲话。而这篇消息没有重复原来的“套路”,而是大幅压缩讲话内容,增加了背景资料、院士介绍、来访目的和意义等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增强了稿件的新闻性和可读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闻稿件篇幅一“减”一“增”、一“短”一“长”,正是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第一步。有的会议本身没有多大新闻价值,我们完全可以尽量压缩报道篇幅,同时要努力挖掘会议新闻、领导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新问题、新情况,跳出局限抓新闻。特别是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亮点、新措施、新观点等,我们可以循着这一思路,寻找新的角度、新的线索,将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亮点新闻进一步做深做细,更好地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服务。
时政新闻因其政治性强,“严肃”、“庄重”色彩浓厚,给人一种板起面孔的感觉,导致可读性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在时政报道中搞好创新。当然,由于时政新闻政治性、程序性所限,很多领导活动、会议报道有其特定格式无法突破,但我们仍然可以做好“政治性”和“新闻性”的结合,做好“严肃”和“活泼”的结合,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领导活动、会议报道中增加对话内容、细节性描写、背景资料介绍,使其内容更加饱满生动。要学会转变报道角度,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和群众生活发生的变化。眼睛要向下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群众的视角采写新闻,采写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更多反映群众普遍诉求,让群众真正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
注重增加深度采访,对于时政活动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完成时政报道的基础上,深入采访工作经验、工作亮点,灵活运用消息、通讯、特写、言论等多种形式,将新闻价值最大程度挖掘和呈现出来,不断增强新闻的生命力。例如,2015年12月,聊城市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现场会召开,记者在会上发现很多地方和路段工作标准不同导致工作成效差距明显,这个问题也被市领导同志提了出来。于是,记者在完成时政报道后,紧接着撰写了言论《一定要坚持高标准》,对全市该项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原有新闻的厚度。
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产品的内容与结构、传播终端的形态与功能、媒体生产传播新闻信息的思路与模式、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心理和习惯,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新媒体日趋强势的大潮中,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特别是陈旧的语言体系和报道方式,如果照搬到新媒体平台上,水土不服的程度更为明显。时政新闻报道必须分别适应好、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平台,才能走进更广阔的天地。
首先,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加快融合发展,转变表达方式,更新传播模式和传播手段,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充分利用传统报纸的权威性强、深读性强、可信度高等优势和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势,拓展时政报道的传播度和覆盖面。
其次,注重提炼新闻性,凸显新闻亮点和新闻价值。学会进基层、接地气,使时政新闻真正放下架子,让群众喜闻乐见,走进群众的心中。从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从综述性的材料堆里发掘新闻价值,增强新闻的表现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再次,进一步创新形式和内容,多用“问答式”、“描写式”“悬念式”等形式活泼、手法新颖的语言,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读。例如,聊城日报刚开始建立官方微信时,只是将报纸上的时政报道原文平移到微信平台上,报道形式和手段没有进行再创新,导致阅读量很少。但后来采用灵动的标题、吸引人的告诉我们,做时政新闻也要做到“内容平实化、叙述故事化、语言通俗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和服务更多的读者群众。
G212
A
1674-8883(2016)09-0261-01
高崇(1989—),男,山东莘县人,本科,聊城日报记者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