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梦君
(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安徽芜湖 241002)
论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
谢梦君
(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安徽芜湖 241002)
摘 要:心理疏导的含义是疏导者按照人们心理活动规律,对人的心理问题通过疏导的方式,协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改善认知,建立合理的情绪以及生活方式的一种方法。思想引导是促使被引导对象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上发生符合引导者意图的改变,它的本质是对被引导者的思想、行为加以改善和矫正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心理疏导是思想引导的前提和基础,思想引导离不开一定的心理疏导,相反,心理疏导也离不开一定的思想引导,思想引导为心理疏导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共同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关键词:思想引导 心理疏导 相互关系
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虽然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作用,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以对两者的研究被提上了日程。
“心理疏导”有广义狭义之分,它是一种针对人的心理问题所采取的一种治疗的疗法,“所谓的治疗疗法就是在医院以及相关的咨询机构中,通过那些经过相关培训以及学习的诊疗人员,采用一种咨询和指导的方式,根据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对那些存在心理障碍的群体或个人进行的疏通与引导,实施相应的咨询或诊疗,从而来缓解或消除咨询者的相关心理问题和思想障碍,促使他们的人格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最终获得一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一种内外部平衡的状态的目的”。[1]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理疏导也可以被解释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正确有效的思想的指引之下,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行有效的疏理和指导,创造条件,协助人们理清各种障碍,增强对事物的判断以及认识能力,建立一种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法的手段。
“思想引导是指思想教育工作者为了排除受教育者认知、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疑问、困惑,解决其生活意义失落和人生价值偏差等问题,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利于个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2]思想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高校稳定,关系到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从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角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引导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有效的措施,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引导主导权,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和创造先决条件。
1.心理疏导与思想引导相互区别
心理疏导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上面提供充分的指导与帮助。它能够促使大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本身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并且深入挖掘自身的潜力,使他们不断的突破自我,冲破自己的限制性,最终达到心理与社会的有机平衡。综上所述,虽然两者在内涵上存在非常大的区别,但是在具体的运行中,他们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心理疏导要求坚持遵循平等自愿原则,强调有效的疏通与引导,比较注重感情上理解与共情。它也非常强调合理有效的人际沟通。它经常采用一系列专业化的心理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来进行有效的诊疗,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也能够深入地探索出学生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和障碍,从而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思想引导则是鼓励引导者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探索,分析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强调教育与引导,注重通过劝诫达到的作用同时更加强调引导者的榜样示范的作用”[3]。思想引导大部分采取一系列有经验的方法,来解决学生认识领域中所面临的问题。思想引导是通过向大学生传授教育相关的思想,从而转化大学生原有的不合理的观念和认识,提高他们在思想上的认识和觉悟。但是,这些转化和改变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这其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思想斗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即客体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要仔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仔细分析原因,然后对问题进行解决与处理,由此解除个体面临的问题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心理疏导的切入点就是个体的行为和思想,个体的行为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变化,抓住这些心理变化,并且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解决。相对于思想引导来说,心理疏导更加注重个体原有规律以及行为特点,更加强调人本主义思想,带有更加浓厚的人文气息。
2.心理疏导与思想引导相互统一
思想引导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引导人们,促使其朝着积极、阳光、向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发展,提升人们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从而让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培养一种正确价值观。人格的教育在思想引导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它是一个必备的前提条件。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条件,思想引导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其根本的作用,它只能流于形式上,不能达到它的最终目标。另外人格也是人们形成对于整个世界,整个人生,以及自己有无价值的观点的基本依据,被心理疏导划为一个关键性的研究内容。而心理疏导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某种手段和方式促使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深入细致地剖析自己,认识自我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增强他们的抗压和抗挫折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自己身体的心理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全面统一以及健康的均衡的发展。因此,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具有密切关联性,对人格的教育他们的共同基础,同时也是它们共同的发展目标。最终都是为了促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以及完备的人格,从而使它们积极地、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地成长着。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2009( 7):30.
[2]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鲁龙光.心理疏导疗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