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映红 张泸月(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 四川成都 610101)
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运用的思考
万映红张泸月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学科博客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用户心理、博客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学科博客 学科化服务 策略
随着信息环境及服务理念的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面临着重要的挑战,这就使得学科化服务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为了使学科化的服务更细致、更优化、更高效,学科博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引入了高校图书馆,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
学科博客,是将学科馆员与博客结合起来,将博客技术运用于图书馆服务中,是学科化服务的创新。一方面学科博客具有博客的优点,能快速地传递信息,做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能体现出学科特色,在博客中对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图书馆学科馆员和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最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1]。学科博客主要具有以下的特性:
1. 知识的专业性
不同于一般博客内容的随意性,学科博客要求在博客内容上一定是某类学科相关的知识信息,它所显现的内容可以是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研究、也可以是该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的前沿问题、发展趋势、发展综述等,或为学科馆员针对该学科的馆藏文献知识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后浓缩的知识,也可以是为用户与学科馆员就该学科知识的问答,探讨等。
2. 服务的主动性
学科博客是学科馆员与用户最有效的交流途径之一。在学科博客这个服务平台中,学科馆员要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与相关院系联系认真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对学科做出深入研究,分析该学科领域读者的需求,在博客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揭示图书馆现有的学科资源及能在该学科领域提供的服务内容。
3. 学科的创新性
学科博客是专业学习的平台,博客用户可以在博客平台上进行学科知识求解和问题探究,可以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想法。用户在学科博客平台中,用户即可以是知识的寻求者,也可以是知识的提供者,双重的身份使得用户保持着较浓兴趣与欲望,愿意参与到学习交流的平台中。
为了适应学科服务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创建了学科博客。如清华大学创建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科博客、上海交大、北京大学创建了的多个学科博客,上海师大创建的教育、金融学科博客等。这些学科博客的创建与运用,为学科化服务提供了新的模式,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进行,学科博客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1.读者参与度偏低
在我国,学科博客的创建与发展,已经历了几年,但通过对学科博客中的留言与评论可以发现读者参与学科博客的热情不高,浏览与交互量都偏低。博客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即为交互性,只有通过不断的交互,学科用户的学习的动机才能被调集起来,学科博客中的资源才能被充分利用,学科用户才能进行充分的学科知识分享与学科疑难讨论,从而实现学科博客在学科化服务中的作用。
2.服务内容的欠缺
通过观察、分析已有的学科博客,可以看出,学科博客在服务的内容方式也存在着欠缺。首先,大部分的学科博客内容只是一些简单学科专业知识的博文堆积、学科数据库的导航、新书的介绍、学科网页的链接等,内容较为单一,枯燥,缺乏生动性、新颖性;其次学科博客的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同用户对学科知识有着不同的层次需求,这就要求学科内容在博客上的呈现必须有难度深浅的划分,逐步实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再次,学科知识的实用性也应该受到重视,如向学科用户介绍生活中某一学科知识的应用,或学科中某一技术在最新成果中的体现等。
3.服务层次不高
当前的学科博客平台大部分功能局限于提供信息资源及其链接,个性化的服务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科馆员对用户的学习爱好、研究方向,了解的不够,因此,这就造成无法确定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不能按照用户不同的需求,收集科学性、实用性的学科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挖掘,从而形成相对较为完整的信息,按照不同用户的阅读倾向,以不同的方式推送给学科用户,满足其增长学科知识或学术研究的需求,从而实现个性化支持服务。
学科博客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它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能顺利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用户能通过学科博客平台得到学科知识的提升与发展,同时使得学科馆员也能肯定这种服务模式与理念。
1.学科博客要适应用户的心理
学科博客的用户以高校师生为主,而对于高校的师生,都属于成人。成人的心理较为成熟,理解力、应用力、思维能力较强,有自制能力、善于学习,学习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多样性[2]。因此,学科博客的建立必须满足其学习的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动机,使其乐于通过学科博客开展自主、多样的学习。
首先,学科博客的内容必须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除了专业学科的内容,学科博客中应尽可能提供一些与该学科相关的普及知识、幽默故事、实用案例、学习游戏、知识竞猜等,使较为枯燥的学科知识变得有趣起来。让博客用户在学习的同时,进行了休闲和娱乐,提升其参与学科博客相关活动的意愿,积极学习态度,让学习的动机更为强烈,使学习更富有弹性与创意。
其次,鼓励用户在学科博客中分享其学习过程。博客是一个表达的空间,提倡用户在学科博客中记录下自己的学习难点、学习疑问、学习心得及体会、甚至于自己创新结果。让用户在写博客的过程中,一方面,体会到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另一方面,通过博客记录的学习过程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有利于与他人开展起学科学习的分享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科学习环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且在相互的学习、讨论中,思维不断地活跃,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创新思想的火花竞相迸发,这不仅便用户的学科知识更具有深度化,也可能产生出创新的成果。
学科博客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交流平台,这需要在这个平台中要建立一种宽松、自由、平等、安全的学习氛围。学科馆员在提供学科资源或提供学科化服务时,应营造一种平等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在与用户交流的过程中,平等对待每一位用户,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尽可能的及时回应他们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交流学习过程中不仅感觉到被尊重,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学习需求被重视、被肯定;另一方面,还应注重保护他们的学习隐私,这不仅可以维护用户的安宁与安全感,而且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信任度和认同感,使用户愿意参与学科平台中的学习,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与其它用户开展学习交流和科研探索,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动学习意识[3]。
2. 学科博客要具有学科专业性
学科博客的核心功能在于:向高校师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学科学习资源及服务,帮助师生获得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促进学科专业水平的发展。对于专业层次还不太高的一般学生而言,学科馆员可以在学科博客中可以加入介绍该学科内涵和体系结构的资料、提供入门教学的资源,如:提供该学科基础教学或讲座的视频,列举学科参考资料书目、链接学科考试题库等,提供在线答疑服务,为学生在该学科的入门起到引导作用。还可以在学科博客搭建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形成学科学习共同体,使学科用户相互间形成同侪互助的学习关系,便于其自主的学习。
学科馆员还可以通过对外界专家人士、从业人员、企业开展咨询工作,了解该学科内最新的成果与动向,明确社会、企业对该学科研究的需求,产生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博客进行发布,引导学科用户开展具有实践性的研究工作。学科馆员还可以就了解到的信息尝试进行专业学科信息资源的开发[5],对该类信息资料进行深度挖掘、鉴别、对比、分析,最终融合成具有创新性的资源,反馈给学科用户,提升用户学术研究的实用性、针对性,以期能帮助社会、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
3.学科博客还应适当整合其它学科知识
现在高科技领域的许多科技成就很少是某一学科的尖端发展,更多的是多学科相互整合而形成的边缘科学的巨大进步。学科博客要为用户提供推送服务,帮助用户开展学科的科研和创新工作,就要适当增添与该学科可能相关、或交叉的其它学科知识。如在教育学科中,经常会对教育实践开展数据分析的工作,这就可能运用到统计学的知识;在机械设计学科中,通常会运用到力学的知识。将其它相关联学科的知识高效融合在本学科的学习研究中,有利于该学科知识的创新。
4.学科博客的个性化服务
由于用户对于专业学习深浅的不一致,这就要求学科博客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学科博客中开展RSS服务,是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在学科博客平台中,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RSS阅读工具,向读者推广RSS服务并帮助读者快速掌握RSS的订阅方法。学科馆员应主动与学科用户沟通,帮助用户明确自身对该学科的学习、科研目标,并根据用户个自不同的需求,帮助其订阅相关的学术信息资源,使之更加快捷地了解、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学科信息动态;查询到更丰富的、符合用户自身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科资源[6]。
5.注重学科馆员的继续培训,无论从心理或知识技能等方面
学科博客的开展,是学科化服务的一种新方法。它要求学科馆员拥有专业的学科知识、数据的检索挖掘能力、博客平台建设的能力、科研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熟悉外语、具有创新性等等,毫无疑问这对学科馆员的心理素质和知识技能都是极大的考验。
从心理方面来讲,这些诸多知识能力的要求会对学科馆员产生工作的压力。若压力长期存在,不仅会影响到学科馆员个人的身体健康,更会造成对工作的不满,厌倦,这将在与用户的交流互动环节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图书馆领导应多理解、关心、爱护自己的馆员,经常性的与馆员开展沟通交流,鼓励馆员诉说自己的工作困难、即时疏导其不良情绪,使馆员清楚意识到,在新的变革期,运用新的服务手段、开展创新服务势不可挡,员工个人必须快速调整自己的心理,化压力为动力,制定可行的工作目标,投入到学科博客的服务中。
6.注重对整个服务过程的反思,不断地完善
学科博客,如任何一种新生事物一样,他的发展和运用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触而就的。它需要在整个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调整以期达到最初预想的功能。因此,在学科博客的运用中,学科馆员应通过不同的渠道,不断地收集来自用户对此平台的相关反馈。
虽然,当前学科博客的发展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但随着学科博客的不断改进、完善,可以预见学科博客将在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因地制宜、循序渐近地发展学科博客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创新学科化服务的重点方向,也是图书馆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Joanna Blair,Allison V. LevelCreating and evaluating a subject-based blog: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EB/ OL].http://www.emeraldinsight.com/0090-7324.htm, 2012.7.11
[2]张艳萍,李海.成人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3]易斌,方锦平,陈淑文.图书馆读者隐私的自我保护问题与对策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9): 93-95
[4]宋惠兰.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创新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8,(11) :88-90
[5]Clyde,Laurel A.Webolgs and Libraries :The Potential and Reality[J].Online Information Conference,2004:207-211)
[6]于宁,庞海燕.国内外高校图书馆RSS 服务及技术应用[J].图书馆学刊, 2009,(7): 102-104
[7]Rachel Adams.Building a User Blog with Evidence:The Health Information Skills Academic Libraty Blog[J].Evidence Base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 ,2011,(6):84-89)
万映红,女,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流通部主任
张泸月,女,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