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垛石镇中心小学 山东济南 251400)
浅谈在比例的意义教学中,如何构建使用数学模型
周振华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垛石镇中心小学山东济南251400)
摘要:比例的意义这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比的意义的基础上进的数学课题。它对于学生学习正反比例并会用比例解决数学问题起着重要作,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应围绕建模展开,那么在比例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构建数学模型呢?
关键词:比例 数学模型
课堂开始,我请同学们回忆上学期学习过“比”的知识。学生说说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就叫两个数的比),及怎样求比值,化简比。出示课件,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1). 2:3 12:18 (2). 0.6:0.3 1.8:0.9
(3). 1/5:3/4 0.8:3 (4). 2:10 9:27
用竞赛的形式看说算的最快,学生独立完成四组两个比的比之后汇报交流。我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前2组比值相等。后两组不相等)然后将前两组式子用个等号项链,引导学生观察,告诉学生想这样的式子(2:3=12:18 )就是比例。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求比值,将其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相衔接,激发学生学习比例的意义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索比例的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比例模型的雏形,像2:3=12:18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为建好数学模型做好准备。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数学模型就是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表达一种数学结构。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雏形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关键点: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学生读一读,明确有2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2个比,且比值相等。
算一算,分别写出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并求比值。
操场上的国旗 长2.4米 宽1.6米
教室里的国旗 长60厘米 宽40厘米
学生通过计算化简比(60:40=3:2 , 2.4:1.6=3: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怎样用含字母的式子表达?(a:b=c:d)从而建立模型。
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计算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再分析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并注重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从而提炼出比例的意义数学模型中所蕴含的结构性关系,并运用形式化的关系式刻画出这种数学结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从而建立a:b=c:d的基本模型。
在总结出概念后我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引导学生用含字母的式子表达比例的意义。接着请学生写一写(你能写出几个比例吗?)学生举例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如何检查验证自己写出的是不是比例,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组成的关键条件即两个比相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1,分析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
名称 举例 含义
比 4:6 由2个数组成,是一个式子,表示2个数相除
比 2:3=4:6 由4个数组成,是一个等式,表示2个比相等
学生通过思考总结比和比例的不同之处,它们的意义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比表示2个数相除,由2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2个比相等(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2个比组成,有4个数;比是1个比组成,有2个数)
练习2,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 6:10 和 9:15 2. 20:5 和1:4 3. 1/2:1/3 和 6:4
4. 0.6:0.2 和 3/4:1/4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明确比例的意义可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练习3,下面4组相对应的2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年龄12岁身高1.4米
年龄14岁身高1.5米
(2)箱子数量 2 个质量30 千克
箱子数量 8个质量120 千克
(3)电动车2小时行驶30千米
电动车30小时行驶45千米
(4)5件衣服100千克
1.件衣服200千克
这四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比例的意义,对数学模型做进一步解释,学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4.利用下面4组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1.5cm 2cm 3cm 4cm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运用这4个数不同的学生写出的比例可能不相同,这里应充分发挥交流的作用,让每个学生的思考都变成有效的教学因素,加深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认知,并逐步灵活应用数模。
练习5.今年2月份我市晴天和阴天的天数比是3:4,去年2月份,我市有12天是晴天,16天是阴天,去年和今年2月份晴天和阴天天数之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小组合作探究,3:4和12天:16天能够组成比例,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对数学模型活化应用。
最后的练习设计是对数学模型的拓展,使学生更加熟练地应用模型。动脑筋:下面的( )里应该填几,1. 5 : 3=( ):4 2.
12:( )=( ):5 3. 在比例2 : 0.3 = 20 : 3中,如果第一项加上4,要使比例仍然成立,第三项应加上( )。学生充分讨论,分析后汇报结果。设计此题目的让数学模型成为学生心中灵活应用的工具,在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地发挥作用。本节概念课我力求不对只是简单的复述和模仿,而是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归纳出数学模型 a:b = c:d,并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解释与应用数学模型。
总之,数学建模就是学生通过在脑中建立数学模型,并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课堂应围绕建模展开,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学习内容;这一过程可解释为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通过数学建模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建模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验数学的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