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媛(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小媛
(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工作上仍存在较多的不足,这是因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方式、体制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更加促使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存在弊端。因此本文针对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衔接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衔接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了教师的课程进度,同时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能力下降,为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帮助衔接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其次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加强对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1.课程标准的差异
(1)方法要求的差异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主要以朗读为主,即使要求背诵的文章篇幅也多半较少,因此在背诵和记忆上较为轻松,其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能够掌握略读和速度的方法。而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上要比小学更为严苛,这是因为单从阅读的速度上就要有较大的提升,从每分钟阅读300字达到每分钟500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看重学生的自我表达,而中学语文阅读要求的是学生自主阅读和共同探讨。
(2)能力要求的差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能力要求不高,尤其是在对词语、文本的内容上了解,只要达到基础的认知和了解字面上的层意即可。而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其不仅要求中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诵本文,同时也要对文本的情感色彩、语句段落的文字美感进行推敲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并表达出来。
2.教材的差异
(1)内容之间跨度大
相对来说中学语文阅读的难度要高于小学语文阅读,因而很多学生习惯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在接受中学语文阅读时就会觉得较为吃力。内容之间的跨度较大是中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差异之一,也是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衔接的障碍之一,因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2)教材编写及使用缺乏统筹
现行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在内容上各不相同,编写人员也是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中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编写上缺乏统筹。不仅如此有些地区和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学上采用的是A类教材,而在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上却采用的是B类教材,这样让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做到合理衔接?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编写思路,因此这就更加加大了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工作难度。
3.教师教学的差异
小学语文教学课时较多,因此小学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工作量上较少,这就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更加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而到了中学时期语文阅读的量不仅进一步提高,就连阅读的内容难度也有所增加。尤其是中学教学的课程也要相对增加,这就给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增加了负担。加之教师的课程任务量也会逐步提高,更加加大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难度。
4.中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差异
(1)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差异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文阅读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再加上学习时间较为充裕,所以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上课所教的内容。但是相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初中生必须要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自己把握学习内容和时间,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自己的学习和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2)身心特点的差异
小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对一些带有抽象含义的内容不能理解,因此只能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因此在语文阅读内容上的理解也要高出一个层次。
5.办学体制的不足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间之所以无法得到衔接,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学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其次在办学体制上缺少对教师的评估,这也使得很多中学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不够上心,对于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方法没有了解。
1.研究语文课程标准
首先初中教师应加强对语文课程的标准研究,从而更好地衔接中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之间的跨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所指定的,引起其具有法定的性质,而学校和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给出的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尤其是在课程教材的选取上、教育管理模式上,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2.掌握教学方法
(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针对中小学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给出具体性的分析,尤其是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了解。由于小学学生的身心不够成熟因此在较为复杂的内容上理解较为困难,刚刚进入小升初的学生,教师应给与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上必须要做到由易到难的循序渐渐,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阅读的内容。
(2)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及方法
由于小学时期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较为单一,多半是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但是进入初中阶段就不能再仅仅依靠教师的辅导,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逐渐掌握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同时,也会逐渐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3.完善体制建设
(1)管理体制衔接
做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对中小学管理体制的衔接。这主要体现在教育部应加强小学与初中教师之间的流通,这样做不仅可以起到增进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作用,还可以带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良好衔接。尤其是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差异,教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和增进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良。
(2)评价体制衔接
教师评价体制的建立也要做到科学衔接,其在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当前的教学水平,同时要想真正意义上做到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体制的衔接,就要将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效果作为评定教师的标准之一。不仅如此家庭与学校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对于教师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提出批评和指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对于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学校和领导应给与充分的重视,加强对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提出了几点改善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中问题的措施,其主要是从语文课程的标准研究、语文教材的内容熟悉、教学方法的掌握、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这几个方面着手考虑,希望能够对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小丽.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滕蕾蕾. 六年级与七年级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