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屡现不鲜的学生事件,看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

2016-03-01 08:08长春市汽开区第九中学小学部吉林长春130011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生活

穆 荣(长春市汽开区第九中学小学部 吉林长春 130011)



从屡现不鲜的学生事件,看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

穆 荣
(长春市汽开区第九中学小学部 吉林长春 130011)

2015年8月31日17岁的雯雯是长沙外国语学校一名学生,花季女孩生命定格在高三开学第一天。

2015年9月1日开学报名这一天一个年仅14岁的初二女生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了。 本该是高高兴兴去报名的一天,谁想竟成为一个让人们痛惜的一天。

纵观一系列学生的自杀事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功盖千秋的伟业,是教育良性发展,长久发展的基础。一个连做人都不会的学生,何谈做事?

那么回头看看,学校德育缺失的原因在哪?其实无非是这样几点,其一是学校德育内容太多、太杂,缺少层次感、没有主线和系统;其二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停留在理论和说教层面,缺少实际生活体验和亲身感受,脱离孩子生活实际,其三德育教育的时段不切实际,其四缺少有效的德育载体,社会、学校、家庭没有形成合力。

面对现状我们深刻的思考,并在实践中努力尝试着:

一、德育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1.在陶行知先生改编的那首《春天不是读书天》一诗中,他写道:春天不是读书天:关在堂前,闷短寿缘!显而易见,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春天不是读书天”,其实就是让孩子们“掀开被帘,投奔自然”,既可以开阔眼见,也能够提升综合能力,比关在书斋里死读书强上十倍!可见,要发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能离开生活,而应以生活为中心进行德育工作。为此,我们开展了许多有创意、有实效的活动,如如图书漂流、自制蛋糕、书店体验、耕种责任田、感恩系列教育、三育工程各种演讲、故事比赛等等,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不在那么惧怕学习,身心快乐,而且关键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质量,这种生活中的德育渗透强于更多的简单说教。

2.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校园里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要行队礼,并说:“老师好!”但客人大多不回礼,很多老师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更别说:“你们好!”了,对老师的行为表现,学生已经形成心理定势。学生向认识的老师行礼,还可以理解为对老师及其劳动的尊重。但是老师的不礼貌,则使学生自尊心受到打击,也使学生慢慢明白,大人具备自己不具备的优势。使得学生产生,我们应该尊重有优越地位的人,可以不尊重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的这样一种观念。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从这些小事中我们给予学生的影响确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教育我们的师者以身为范,以己为镜。日积月累,育德育于无形中。

二、诵读经典,修炼品格,为断层的文化撒种

南怀瑾老师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本,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始在师生中尝试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时间长短的确定、理解的程度都依据先生的观点,如今10年过去,经典诵读可谓更加成熟。由原来的《老子》《笠翁对韵》《论语》,到现如今分学年按学期分别制定的诵读内容,已经涵盖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毛泽东诗词、古今名著等,而且每学期都有专门的老师对固定内容进行讲解,阐述,最关键的是学会运用,如背诵了“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就抓住其中的德育点在学校中开展系列活动,让经典真正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讲背结合,背用结合,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关教育。 经典的诵读和坚持催生着学校的文化,让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育德育于文化中,让我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知己知彼,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记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曾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中写道:“我曾提倡,美育,从教师的仪容开始;德育,从教师的言行开始。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教师在仪态、表情、口语表达、着装、眼神等方面的修炼就很有价值。” 于是,我把这种观点在老师中传播,并尝试着这样做了,淡淡的妆,得体的衣服,微微的笑,果然,效果很好,工作的效率也高了,学生们在惊觉老师的变化后也更加敢于亲近老师了,在这样的影响下,孩子们也开始注重个人的整洁,卫生,一派和谐的场面。这就是潜在的美育教育吧。外在的影响有了,关键是教师了。我们首先通过活动提升团队的合力,如通过拓展训练、野外拉练提升老师们的团结意识和凝聚力;通过厨艺讲堂、模特表演展示老师们的才艺;通过为老师过生日、节日问候感受学校的温暖和关怀;通过讲述活动强化教师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示范意识等等。 然后就是德育理念的转变了,在讲座中,我们强调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德育主任、班主任的事,而是所有任课教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涉及德育时也是蜻蜓点水,我们要把课堂作为教学的基本途径,更是德育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透视着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准和行为能力。而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教育时机的把握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能够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种种言行,适时地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可能仅仅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而它的教育效果却是显著的。这样的德育才是实实在在的。如:独立完成作业、练习和考试,这是诚信教育;上课不迟到早退,这是守时教育……课程上每天发生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深刻的德育素材,关键是教师如何认知这些素材,并运用这些素材开展德育工作。确信,教育的道德性最主要来自教师的道德,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品行、德行等去影响教育学生,做到以行育人。

有位名校长在她主编的书中这样说道:无法改变中国人多,就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但能改变自己,改变教育理念,使之与时代发展同步;改变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心理;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用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去影响学生。目前怎样弥补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着面前的迫在眉睫的课题,我们在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中,但还需集思广益,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生活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