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

2016-03-01 04:09:03黄耀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政治

黄耀黎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

黄耀黎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大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表现为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认识水平的提高及综合素养及能力的提升影响颇深。本文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为题,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为切入点,进行浅析与策略探究。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大学是社会实践性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教育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责任,担负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重任。在现行经济体制下,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从诸多的机遇与诱惑中选择和规划正确的人生之路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核心。[1]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道德进行培养的基本形式,掌握并内化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不但有利于学生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而且可以在思想上指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因果归因观,丰富学生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首先,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学习阶段与今后的社会化择业、就业实践阶段有着很大的区别,如何在这一关键性的过渡阶段不断自我提升、自我调适、自我完善,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是关系学生一生之事。其次,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理想主义情怀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大有裨益。人文情怀是情感化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学生的根本学习诉求为出发点的教育实践理念,有效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更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切实提高,更加强调课程本身的社会实践价值与意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浅析

首先,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相对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大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套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相对机械、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的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互动与共鸣,是一个动态、交流、沟通的学习过程,忽略了情感关怀的教育,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情感需求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其次,重视社会需要,相对忽视个体差异性认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把政策文件中有关思想政治导向的规定和条款作为硬性指标,并以此为唯一的依据要求、约束、衡量与评价学生,其立足点往往没有落在对人性的完善、尊重与关怀上。大学生是情感丰富的有机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机械、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受到大学生的的认同与肯定,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缺乏个性、针对性教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共性教育受到传统的差点教育的影响,轻视学生的个性、自我价值与正当需求,学生的个人能力无法得到教师的充分认可和鼓励。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个体内在的学习动机、探究兴趣及个性化潜质的发掘,没有真正实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实践策略

1.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情感关怀教育

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形式都比较单一,以课堂实质性讲解为主,缺乏创新式教学模式的开发和创设,缺乏对学生切实学习感受和体验的客观反馈,忽略学生的个性化,轻视创造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排斥的消极心理。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如此,学生通过识记牢固地掌握了课堂所讲内容,但对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实践思想政治理念缺乏独立的思考,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政治理念的实践价值与意义缺乏必要的感悟。教师不但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认知水平,更应注重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循序渐进地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切实的辅导、帮助,为学生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加积极向上、和谐良好的精神文化体验。[2]

2.改建拓展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大学校园也应是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圣地。在信息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飞速发展,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水平如果仍然停滞不前,必将与新时代脱轨。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本,是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制定的纲要性教学文本,其内容具有逻辑性、实用性、科学性、基础性等特征,是课堂教学的必要依据。教学内容的改革离不开教材的创新,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针对性改进,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都非常有利。另一方面,教师应组织学生在大学校园积极开展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教学辅助,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学习和感悟思想政教育的重要性。[3]

3.合理构建评价体系,促进有效信息反馈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革新有着调节、激励、指导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相关评价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评价的客观性。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进行评价、反馈;其次,评价的主体性。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情况为主,同时注重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切实提高;评价的过程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生成,同时注重评价人文关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细节、环节、问题及表现。

结语:

新时代,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情怀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原则,也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核心理念的体现。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和社会化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1]张琳,王雪莹.浅析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J]. 赤子(上中旬). 2016(03)

[2]陈榕炜.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双辐射”机制探究[J]. 科技视界. 2016(08)

[3]魏春华.依托学生社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 科教导刊(下旬). 2016(02)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政治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