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征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沙坪坝区大学城 401331)
高职管理类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思考*
董征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沙坪坝区大学城401331)
相较于国外大量的实践与应用,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实践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2011年以来,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等基础教育学校相继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并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在高职教育领域,如何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并结合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有效提升高职尤其是高职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高职 管理类专业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改革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由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首次提出并运用于课堂。2007年,他们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讲解声音,并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这种教学模式一经推出便在美国的一些学校流行开来,并引起了众多教育者的关注,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我国近年来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试点也如火如荼,但多集中于普教领域,在高职尤其是高职管理类专业并不多见。对于高职管理类专业而言,翻转课堂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又应考虑到其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等因素。
目前,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为职业教育界所共识。在教学层面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探索建立符合工学结合要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其中引进自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最受广泛关注,各高职院校纷纷借鉴与效仿,逐渐成为高职课堂教学的范式。
然而,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本地化应用实践中,尤其是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学环境的限制。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教学做一体化的过程,具有符合生产实际的“教学情境”是满足行动导向教学的第一要求,而大多数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情境”却在课堂之外;二是课堂时间的限制。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来组织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而管理类专业中操作性的教学内容普遍较少,完整地实施整个过程又要保证各个小组的学习质量,则需要充足的课堂时间作支撑,这又会与课程学时的安排产生矛盾;三是教学资源的限制。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将需要大量教学资源来支撑,相较于工科类专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技术规范、操作手册、演示视频等等,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资源相对贫乏而且资源建设也相对滞后。[1]
在高职管理类专业行动导向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视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翻转学习、翻转教学等,是指在正式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而在课堂上则是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翻转课堂”是一种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学习,使教师课外建设教学资源、课堂组织与导演学生学习,这对于消除高职管理专业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制约因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2]
1.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现实可行。学生可在互联网上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
2.有利的政策环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这些政策无疑明确了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推进整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3.具备一定的资源基础。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奠定了硬件基础;近年来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省市区所开展的精品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奠定了资源基础。[3]
相较于高职工科类专业而言,课堂是管理类专业教学实施的主阵地。随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互联网的网络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实施翻转课堂对改变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方式,实现随时随点随情的自由学习; 可以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难度。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课堂提升课堂互动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实施翻转课堂,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及时地给予指导。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组织学生发展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4]
3.翻转课堂实现因材施教
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通常来自于高中、中专、职高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基础、习惯和学习水平的差异是比较大的,而翻转课堂则可以满足分层教学的要求,特别对学习困难学生有利。 翻转课堂实施起来的要求是课前学生在家观看视频自学,课内教师针对学生看视频后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由于教师是针对学生的预习和课堂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来教学的,针对性更强,这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1.教与学观念的变革是基础
要实施翻转课堂,教师与学生的观念变革至关重要。翻转课堂从本质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观念上从课堂演讲者转变为课堂导演和学习伙伴,教学活动的框架设计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而展开;同时要求学生在观念上从演讲聆听者转变为学习主体,认识到学习首先是自己的事, 自己是学习效果的第一责任人。
2.教师信息化水平是支撑
要实施翻转课堂,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以及网络设施环境必不可少,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侧重发生了转移,在课堂上由原先的知识传授偏向了知识的内化,在课后的主要工作则要完成教学资源的设计与组织,包括课程网络平台的搭建、微课制作、视频录制、图片设计等等,除了电教、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帮助以外,更多地需要教师自主设计完成,也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
3.教学评价方式是保障
要实施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结合到现在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和学习习惯较差的特点,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应该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从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入手。在教学评价中,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是要将课前的线上自主学习过程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内容,从而引导学生重视课前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随着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推进,对于高职管理类专业而言,是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变革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大好契机。如何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并结合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有效提升高职尤其是高职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还需要在翻转课堂的应用与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思考。
[1] 徐进.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
[2] 褚志涛. 基于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4,(9).
[3] 邢伟. 基于网络资源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5).
[4]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OL] . <http:// www.edu.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_3.shtml.>
董征宇,男,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
*教改项目:本文系2013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管理类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209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