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定建
(四川隆昌界市镇天华小学 四川隆昌 642155)
小学作文快乐教学实践初探
刘定建
(四川隆昌界市镇天华小学四川隆昌642155)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改革也在日新月异。其中“快乐作文”的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想写、会写、乐写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体验生活,积极思考,最后学以致用。教师应抓住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之祥云,鼓励学生自主写作,构建快乐作文有效的教学模式
小学作文 快乐教学 兴趣
小学作文不仅能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抒发内心的情感,还能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老师和家长十分重视学生作文写作的培养。而小学生由于心理和年龄段的特殊因素,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充分。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们值得共同探讨的课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小学生这个特殊年龄段的群体在快乐舒适的放松环境中的学习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单板课堂教育。小学作文教学任务重,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快乐教学的新模式,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又能塑造小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多种快乐教学模式,从身边的实际出发,总结归纳,将快乐作文教学模式融入到日常小学作文教学中。[1]
1.因材施教
首先,在目标上分层。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语文功底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遵循“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在写作目标、指导和评价上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笔下的习作各显风采,从而使他们都有机会享受写作的快乐。例如,在学生在完成题为《我最尊敬的人》的习作时,首先在三维目标上分层,即:高层目标——中心鲜明,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具体,事例典型,感情真挚;中层目标——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按一定顺序描写人物的外貌特点,中心明确;最基本的底层基本目标——语句较通顺,结构基本完整,能围绕人物的有关方面来写。
其次,在指导上分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适时、培优、补差,引导学生参与实现教学目标的全过程。在学生练笔前,可以用精炼有趣的语言描述班里的一位优秀教师,请大家猜一猜他是谁,这样的开场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然后启发全体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人最值得你尊敬?此人为什么得到你的尊敬?”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接着,教师再适时予以指导,使全体学生明白本次写作的重难点。
最后,在评价上分层。对于中低层学生,遵循“多就少改、积极引导、耐心搀扶”的原则,善于捕捉其习作中的闪光点,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当发现优秀的文章时及时拿到课堂上评议、鼓励;对于优等生的精彩文句不但要给予适当表扬,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大胆创新,精益求精。
2.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情感是学生写作最积极,最有效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只有合理创设情境,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自信心。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例如,在春天来临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的小花园里寻找春天,感受春风拂面、阳光和煦的明媚春光;下雨的时候,让孩子们趴在窗口观察雨景及行人的反应;秋游时,让他们看看秋天的田野,感悟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其次,利用游戏、音像、图片、故事和作品欣赏等来创设情境,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在真实地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后,才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真正感受到写作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2]
3.在作文教学中体验课堂快乐
小学生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课堂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快乐“课堂,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到极限。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作文教学。首先要求所有的学生排成四列队伍,然后教师用纸条写下四句话,这四句话组在一起会成为一个有逻辑性的句子,然后把四张纸条分别递给每列队伍的第一位学生。第一名学生看完纸条上的话后,便悄悄告诉后面的学生,这样依次传下去知道直到最后一名学生,而最后一名学生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听到的句子写在黑板上。在四名学生写下自己听到的句子后,其他学生就进行句子重组,排成一句通顺的语句。在这种游戏中,教师就充分结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传话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传话的快乐,在写下最后的句子时也能够感受到集体力量带来的快乐。最后大家一起重组句子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中语言逻辑组织能力的训练,这样在玩与学的过程中体验了快乐,增加了课堂的活跃度。
关于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还在摸索阶段,具体哪种教学模式是真正会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己总结,互相借鉴教学经验,共同取得良好的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模式,更好地帮助孩子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1]吴静,张桂萍.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模式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3).
[2]姜海燕.天高任鹏飞 海阔凭龙跃——试议小学快乐作文教学之良策 [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07).
作者介绍:
刘定建、男、1970年12月、四川隆昌、大专、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高级、四川隆昌界市镇天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