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区幼儿混龄活动初探

2016-03-01 04:09:03陈晓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班哥哥妹妹

陈晓燕

(晋江市西滨镇中心幼儿园 福建晋江 362200 )



生活区幼儿混龄活动初探

陈晓燕

(晋江市西滨镇中心幼儿园福建晋江362200 )

混龄教育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在我国得到广泛关注、 探索与尝试,尤其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它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不同年龄间的幼儿进行相互交往,使他们从中受益。而教育的生活化,从生活实践中选取教学内容,可以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并获得必要的生活经验。为此,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生活实践能力。于是我选择大班和小班作为研究对象,并为这组幼儿在生活坊提供真实的现场,以下是我所做的研究。

混龄 幼儿 活动

一、选择生活馆——做闽南小吃为主要内容。

区域活动是一个让幼儿获得能力发展的形式之一,更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在活动中获得社会生活经验的契机,也是教师发展的摇篮之一。我结合幼儿园特色区的开展,在幼儿园公共区域——生活馆开展混龄活动,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的劳作兴趣。如《做糖粿》,活动中幼儿自己动手做糖粿,看着一堆堆的糯米粉在他们手中变成了糖粿,每个幼儿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在做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喜欢做大大的糖粿,有的幼儿喜欢做小小的糖粿,这些大大小小的糖粿放在一起,充满了童趣。幼儿们品尝着自己的“手工作品”,都吃的津津有味“弟弟妹妹还要吃,姐姐哥哥还要吃,我还要吃”的声音此起彼伏,真是热闹极了。由此可见,选择幼儿最感兴趣的生活材料,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幼儿也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闽南小吃,真正地感受生活。

二、运用大小一一结对为主要形式。

小班幼儿入园不久,对幼儿园环境、公共区域还比较不熟悉,我采取“大带小”一一结对的形式,让幼儿更快地融入在活动中,让大班幼儿体验长大了的自豪感和帮助小弟弟小妹妹的责任感;让小班幼儿体验幼儿园集体活动的愉悦和来自哥哥姐姐的关爱,愿意参加活动。每次活动前,大班的幼儿会到小班带弟弟妹妹到生活馆,然后带他们洗手、戴帽子、围围兜等。如在《做糖粿》活动中,哥哥姐姐揉面团,弟弟妹妹加水。搓糖粿时,哥哥姐姐学会了,手把手教弟弟妹妹搓糖粿。搓完糖粿,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送糖粿给阿姨煮,然后去洗手。阿姨煮完糖粿,哥哥姐姐先喂弟弟妹妹吃,弟弟妹妹也会叫哥哥姐姐一起吃,有时候你吃一颗,我吃一颗,其乐融融。吃完,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一起收拾杯子、碗、盘,手把手教弟弟妹妹擦桌子,然后互相帮忙取下帽子、围兜,哥哥姐姐教弟弟挂帽子、折围兜,最后将弟弟妹妹送回班级,交给老师。这样一对一的形式,由于年龄差异大,大班幼儿在组织活动中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大小幼儿间的关爱、分享等互动频率更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好。

三、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要目标。

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会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可养成幼儿之间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幼儿,让他们参加混龄活动,就会让这些幼儿知道世界上有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也有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对比自己大的小朋友要学会尊重,对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要学会谦让。当他们有了好吃的或好玩的玩具,就会和那些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会把好吃的东西让给比自己小的小朋友,仅有的一份好玩的玩具也会让给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先玩。

一次,在混龄活动中,幼儿对粉色糖粿很感兴趣,都在很认真地包糖粿,包到最后只剩下一块面团,这时一位大班幼儿卢佳敏与一位小班幼儿恺恺同时拿起了这块面团,大家谁也不肯放手,恺恺还急得大哭:“这是我的!”“算了,给你吧!”卢佳敏就去其他桌子看看还有没有。这时,我就问:“你刚才为什么会放手?我看见你们是同时拿到的?”“因为我是姐姐嘛,就让让他吧!”卢佳敏说。听了这话,我当即表扬了卢佳敏,但也批评了恺恺,因为他应该对卢佳敏的谦让行为说声“谢谢”。

每一次的混龄区域活动,只要用心观察,都会看到这些感人的场面。每一次,幼儿在参加混龄区域活动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说还没有玩尽兴,还会问:“我什么时候参加下一次混龄区域活动呀?”

这样的混龄活动促进了幼儿语言、交往、责任感等社会性的发展。儿童需要被爱,也需要学会爱别人;需要接受,也需要学会担当责任;需要自主,也需要在交往合作中学习。这些品质的培养在混龄教育中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好的条件,有更充分的锻炼。

在混龄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到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提供所需要的材料,并及时高速和生成新的材料体系,使活动能不断生成新的内容,不断延伸下去,同时材料提供的层次性、多样性、操作性日趋科学合理。

猜你喜欢
小班哥哥妹妹
哥哥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30
我的妹妹不爱我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妹妹出生后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分成三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