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折射下的人性光芒
——解读纪录片《三十二》《麦田》

2016-03-01 01:37程莹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承人性生命

程莹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历史折射下的人性光芒
——解读纪录片《三十二》《麦田》

程莹靖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摘 要:纪录片《三十二》和《麦田》的主人公都是平凡的老人,他们或者在历史中经历磨难和摧残,或者守着历史的遗迹过着平淡清苦的生活。他们就像尘埃一样无足轻重,无人留意,但是他们对生命的真谛却有着深刻的理解。本文从观察视角、艺术构思和风格流派3个方面比较分析两部影片,探讨生命的真谛和历史的意义。

关键词:生命;人性;历史;传承

一、别致新颖的观察视角

同样是在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下表现的人物,同样是记录真实,同样是表现晕染进日常的伟大,同样是通过表现平凡的人物来展现对历史深刻的反思,《麦田》和《三十二》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两部影片在选题和内容上都体现出导演的独具匠心和强烈的个人风格,如果说《三十二》的故事是简单明晰的,那么《麦田》则是多义隐喻的。

《三十二》是由郭柯导演的一部与一段沉重的慰安妇历史有关的影片。与以往的同类题材不同,影片没有跌宕的剧情,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没有停留在同情怜悯,没有止于对历史的问责,只是通过介绍韦绍兰的用餐、行走、山歌等日常生活,将一个真实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试图走进一个“慰安妇”的内心世界。导演将老人惨痛的遭遇与她博大的胸怀相比较,将生活的苦难与顽强的生命力作对比,着重表现老人的良善和宽容,从而引发每个人对自己现实命运的思考。这是一种平淡中的深刻,人的生命本该如此坚韧。

黄伟麟导演的《麦田》同样将视角对准了两位平凡的守陵老人。全片以麦子生长的过程为线索,既表现了随着麦田的不断变化,曹万宝、张中凡两位老人如“石雕”一般的守陵生活,日复一日枯燥的差事并没有让两位老人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充满童真,与麦田,与石雕,与麦田中的一切生灵融为一体。整个影片基本没有对话也没有故事情节,只是两位老人生活片段的组合,但是导演巧妙地将神像表情的特写与两位老人形成互动。导演在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题材中发掘出蕴含其中的珍贵元素,为观众奉献了一幕动人心魄的人间史诗。

两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是老人,他们极其平凡,平凡到像一颗尘埃被这个匆忙的世界遗忘;他们处在社会的边缘和底层,大工业的物质文明与他们无关,所以他们只是守护着心灵的一方净土;他们苦中作乐,感恩生活,在饱经沧桑的笑容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对不公命运的问责,而是对生命的崇敬和珍惜。

二、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一)镜头语言独具风格

《三十二》与《麦田》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如构图精致、色彩表达精准;运用远景介绍主人公出场,将主人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和谐的画面;用特写镜头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但两部影片还是表现出不同的基调,《三十二》呈现出柔和舒缓的风格;《麦田》则表现出一种大气和苍凉。

配合着韦绍兰老人的声音:“那苦处难处难到这一步止了,自己忧愁自己解一点都没错。”《三十二》画面中是阳光射进屋,飘落的尘埃折射出细微的光亮,在这里导演已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像尘埃一样的普通人依然可以散发出自己的光亮,传递给观众。紧接着,桂林优美灵动的山水和伴着舒缓吉他声音的柔美女声:“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诗意的音乐和解说词在开篇就奠定了一种平静和舒缓的基调,让人忘记了老人经历的苦难,他们沉静在一片安静祥和之中。而在叙述韦绍兰和她儿子的冲突时,导演将矛盾与优美的广西农村的镜头轮流交换展现,使影片的节奏得以平衡,给观众足够的时间深思,让这些悲剧的故事得以在观众的内心沉淀。全片的镜头语言都没有刻意夸张伤痛的情绪,而是在富有灵性的画面中以深沉的人文情怀去审视、抚慰一段历史的伤痕,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抽离感。但是韦绍兰老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博大的胸襟又润物无声,让影像传递出醇厚的温情,如一记重锤深深地敲打着每一位观者的心。

与《三十二》的舒缓不同,《麦田》的开篇画面便在低沉而富有节奏感的击鼓呐喊声中展开:麦苗吐绿、麦穗摇曳、水灌入地,一组镜头接字幕:“一片麦地”;神像肃立、神态各异,乱云飞逝,一组镜头接字幕:“几十尊千年神像”;神像之间,站立着身穿大衣的守陵人,老人剔头、仰头喝蛋,一组镜头接字幕:“两位石雕般的老人”。一个神像的正面特写接着一个满是泥水污渍的眼部特写,眉眼之间显示片名:“麦田”。特写镜头和大远景的对接,极为洗练地对背景的介绍,这一组组的镜头和字幕的剪辑使影片的层次和节奏感立刻显现。在简练地介绍完影片背景之后,随着坠琴的琴声响起,具有传奇色彩的坠子大师郭永章边拉边唱的剪影画面出现,大师的6个唱段将全片串联起来,使得动静有序,节奏跌宕起伏,增强了片子的艺术感染力。这六个历史神话题材的唱段将没有故事题材的影片巧妙串联起来,好比在读一篇悲凉凄美的抒情散文,又好比在听一首感天动地、博大精深的历史史诗。

(二)情绪传达精准贴切

《三十二》中舒缓的吉他声音与秀美的桂林风光融为一体,将温情和博大的情绪贯彻始终。破旧的老屋,简陋的生活,92岁的高龄,一身的病痛,这就是韦绍兰的生活。战争给韦绍兰老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战争的结束也没有带她逃离贫穷和免遭唾弃,但是老人却始终大山一般沉静、稳健。影片结尾处,老人面对着见证了她一生的大山说道:“天上落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在饱受非常苦难与人性摧残之后,老人依然能道一声“这世界真好”,那满面皱纹和沧桑遮盖下的笑脸,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麦田》的情绪则随着影片中各种音乐

的配合传递出来,长萧、鼓、钟、钢琴以及流浪艺人使用的坠琴,音乐的风格与画面配合带动着观者丰富的情感,开篇镜头给了晨霭、田野、村庄,抒情、徐缓的长萧背景音乐带着些许悲凉;在表现“四月杨花”的画面时,欢快的钢琴声吐露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容慈祥、神情专注的老人张中凡,无声无息、睁大双眼的石雕神像,还有辛勤忙碌、分享美餐的蚁群,这一组特写镜头,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钢琴声展示了护陵老人对弱小生命的关注与呵护,展现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还有传奇一样的流浪艺人郭永章原汁原味的唱段不仅渲染了浓烈的地方特色,担当起承上启下的重担,而且揭示了影片的主旨,给人一种如泣如诉、慷慨悲凉、动人心魄的感受。即使没有连贯的情节,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散文诗般的情绪在延续。

三、自成一格的风格流派

“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是纪录片史上非常重要的两大流派。两者其实有许多共通之处,都强调声画同步,甚至认为声音比画面更重要;都以真实人物和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以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对创作中的“主观成分”采取不同的策略。“直接电影”认为,要做“墙上的苍蝇”,不参与不评价。而“真实电影”在这一问题上则宽容许多,它认为可以有适当的采访,适当地刺激当事人而推进事件的发展并不妨碍纪录片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十二》和《麦田》显然受到了“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影响。两部影片均没有一句解说词,两位导演都尽量将他们捕捉到的情节尽可能地保持原貌,客观地呈现给观众。但是在细微处有不同的处理,这也正是“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主要分歧。

如果非要将两部影片分门别类,那么《三十二》的风格更倾向于“真实电影”。影片中尽管导演并没有出镜,在后期剪辑中导演也尽量抹去采访的痕迹。但是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导演的介入。开场几分钟,影片通过镜头和韦绍兰老人的讲述向我们展示了老人的家庭情况,在这不到三分钟的镜头里,导演的适当提问推进了老人的讲述,清晰地告知观众应该知晓的内容,也正是通过导演的引导才有后期呈现出来的非常明晰的主题。

《麦田》则完全没有这样的痕迹。全片自始至终不用解说词,只在关键处出几行字幕交代背景、季节、人物和不多的同期声内容。这完全符合“直接电影”的创作原则: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导演只用音乐传递整个影片的基调,让人“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虽然常常让人产生跳跃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做好比绘画中的留白,把想象的空间充分留给观众,让观众在主动思考中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产生“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结语

许多人都在挖掘历史的价值。大部分人对于历史的理解仅停留在挖掘历史文化和历史遗存,停留于物质开发和审美的价值上。其实,历史的最大价值和意义,不仅是其具备的历史性和审美性,更应该是现实性。于我们而言,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呢?是声嘶力竭的控诉,是悲痛欲绝的哭喊,还是言辞犀利的评判?《三十二》和《麦田》告诉我们都不是。

历史是由无数的单位个体组成的,而每一个单位的人都是一段历史的折射。无论历史带给我们的是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还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都要像韦绍兰老人一样,饱受磨难依然笑看生命,像曹万宝、张中凡两位老人一般在平淡清苦中保留童真。无论多么平凡,都能在历史的折射下展示“真善美”的力量,并把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光芒作为对未来的指引和传承的召唤,也许这就是历史之于我们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艾猷翔.《麦田》散发的艺术芳香[J].中国电视:记录,2013(06):22-26.

作者简介:程莹靖(1990—),女,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1-0104-01

猜你喜欢
传承人性生命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