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翻拍电影比较研究
——以《十二公民》和《十二怒汉》为例

2016-03-01 01:37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叙事手法符号学文化背景

刘 芳(西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美翻拍电影比较研究
——以《十二公民》和《十二怒汉》为例

刘 芳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翻拍电影已然成为时下最为风靡的电影潮流之一,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导演们总是在绞尽脑汁、花样百出地呈献出各种形式的翻拍电影作品,供广大观影者欣赏。尤其是2015年上映的《十二公民》,该片翻拍自奥斯卡最佳影片《十二怒汉》,影片一经上映,在国内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因此,本文旨在比较分析这两部电影,以此探寻中美翻拍电影在专业视阈下的异同点,为今后的翻拍电影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翻拍电影;叙事手法;符号学;文化背景

翻拍,是一种常见的影视创作手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之前的经典作品通过编剧、导演和演员的二度创作呈现出的全新作品。众所周知的有美国的《无间道风云》翻拍自香港电影《无间道》;《我知女人心》翻拍自《男人百分百》;世界文学名著《悲惨世界》先后有多次翻拍经历。国内知名的翻拍作品有:2004年上映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翻拍自1948年的好莱坞同名电影;冯小刚导演的《命中注定》翻拍自小罗伯特·唐尼的《我心属于你》;《三枪拍案惊奇》翻拍自《血迷宫》;《保持通话》翻拍自《一线生机》;《一切都好》翻拍自《天伦之乐》,等等。目前,国内的翻拍电影中,《十二公民》在各大国产电影排行榜上的地位都居高不下,而它的“前身”正是好莱坞经典电影《十二怒汉》。本文将从叙事手法、符号学角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两部影片。

一、电影叙事手法

首先,两部影片都将戏剧性冲突的“点”放在了群体矛盾上,而非重点凸显单个角色的特质。这就令每个人物个性鲜活且具有张力。通过陪审员们一次次的心理自我认定与道德正义之间的激烈博弈,将他们的阶级立场、社会地位、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与影片当中层层递进的逻辑推理,“有罪”和“无罪”的两方阵营不断被打破与重构,使得影片引人入胜,精彩纷呈。

其次,《十二怒汉》通过12位陪审员的口述和辩论向观众还原了真实案情。《十二公民》在此基础上,在影片开头部分加入了情景再现,并且在分析“老人能否在15秒内走到门边”时特意制造出画外音,使得“众人假想的案发时老人的脚步声”承担起了重要的叙事作用,烘托了案情的紧张严肃氛围。

二、符号学象征

罗兰·巴特在《符号学原理》中提到:所指不是“一件事物”,而是该事物的“心理表象”。[1]符号表征在电影当中的体现更是可圈可点。

封闭空间。两部影片都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封闭空间作为场景。《十二怒汉》在拥挤狭小的陪审室中展开剧情;《十二公民》的地点在学校的体育馆。同样都是一张桌子,12把椅子,简单的陈设和复杂的案情、激烈的辩论争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没有场景的转换,自始至终都凭借剧情的精彩脉络和演员的精湛演技来叙事。

电风扇和雨。在两部影片当中,这两种事物在叙事功能上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十二怒汉》里,刚开始出场的所有演员都显得十分闷热急躁。在公平正义尚处于劣势,也就是投票结果6︰6之前,电风扇一直都是坏的。而在票数持平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天降大雨,电风扇竟然莫名其妙地正常运转了。这也在侧面隐喻了接下来的一切将会向好的形势转化。同样的,《十二公民》也是在正反两方票数相等的时候,外面开始下雨了,电风扇开了,此时此刻,每个人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的情绪。

证物(刀)。作为案情的主要物证,8号陪审员拿出的他在街上购买到的弹簧刀成为案情的关键所在。它不仅证明了被告有可能是被冤枉的,更说明了司法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三、文化背景

《十二怒汉》的文化背景主要依托于美国法律的陪审团制度,体现权力应该交给人民而不是法官,所以12个陪审员必须要一致通过投票才可以判定被告有罪。中国虽然提倡民主法治,但依旧奉行的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判定方法。因此,《十二公民》的电影主创在进行本土化改编的时候巧妙地将拍摄背景放在了法学课的“虚拟法庭”上,使得剧情设定合情合理。

《十二怒汉》集中体现了美国社会的阶级歧视问题,以及对人性价值的思考。对于一个贫民窟的孩子,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便被“画地为牢”,自然而然地被扣上问题少年的帽子而很难博取同情。因此,电影很好地契合了美国倡导人性自由的理念,是对宽容与苛刻的反思。《十二公民》则集中反映了中国的贫富分化、地域偏见、代沟矛盾和空巢老人等深刻的社会问题。尤其在电影当中,将被告设定为弑父的河南富二代,更加激起了众人的愤怒与不满,以及国人对河南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偏见,再加上其中一个陪审员“空巢老人”的身份认同,就使得影片的戏剧冲突进一步激化。罗马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的群像作品,对经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2]

四、结语

国产电影在现下这个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环境中正逐步走向成熟,包括翻拍电影在内的众多本土电影也在多年的求索中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十二公民》作为好莱坞经典电影的翻拍作品,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影片的在地性与母本的完美结合,也为今后的翻拍作品树立起一道新的标杆。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9.

[2]《十二公民》成为罗马电影节首部摘最高奖国产片[DB/OL].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4-10-26/ content_12596545.html.

作者简介:刘芳(1988—),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1-0100-01

猜你喜欢
叙事手法符号学文化背景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当代舞蹈作品的叙事类型和手法研究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浅析日本银行题材类职场剧中的叙事手法与风格差异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