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建构,构建快乐
——小班建构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2016-03-01 00:40浙江省湖州市诺亚舟春江名城幼儿园周敏
新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平铺墙面建构

□浙江省湖州市诺亚舟春江名城幼儿园 周敏



趣味建构,构建快乐
——小班建构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浙江省湖州市诺亚舟春江名城幼儿园周敏

一、主题内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游戏有很多种,其中结构游戏(即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游戏,是幼儿利用积木、积塑、沙土等进行建筑和构造的游戏,是反应现实生活的游戏。

建构游戏既是幼儿的自选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机会;也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幼儿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玩玩做做,能够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地学习。在建构游戏中,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的“教科书”,游戏材料的丰富多样可以为幼儿提供选择的多种可能性,支持和鼓励幼儿的主动学习。

二、案例背景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开学以来,我们班一直在开展建构游戏,但是发现在游戏中孩子的建构能力一直没有得到提高,大多数孩子热衷于“垒高——推倒——再垒高”的游戏,他们对于自己的建构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是无目的地摆弄建构材料。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开展建构游戏,促进他们感觉、知觉、思维、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呢?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予以提高,教师应当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环境的影响,着力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而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环境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案例描述

【案例1】房子倒啦!

区域游戏又开始了,今天小宝、伊娃、峰峰等人都来到了“小小建筑师”,活动开始了,他们便各自忙活起来了,峰峰和伊娃还有小宝三个人都选择了纸盒子和奶粉罐,他们用盒子和奶粉罐的相互组合搭成一座高高的“房子”。搭了一半的时候,我走过去问伊娃:“你们在搭什么呀?”她没有立刻回答我,而是想了想后说:“老师,我们在搭房子。”接着小宝和峰峰也在附和着:“是呀,是呀,我们在搭房子呢!”于是我又退到一边,看看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过了一会他们的作品已经很高了,本想过去夸奖他们,没想到“哗”的一声,房子倒了!“哎……真可惜!”我心想。没想到的是孩子们一点都没觉得可惜,反倒是兴奋起来了,“哈哈……房子倒了!”说完又重新自顾自的搭起来了!

【案例2】小小红绿灯。

为了给孩子有直接想象的空间,我们创设了“轱辘轱辘”主题下的建构区,对墙面进行了布置:创设“马路上的小汽车”,还新增了“停车场”,里面停放了很多孩子最喜欢的小汽车。今天轩轩、同同、瑶瑶、峰峰、伊娃等几个小朋友在建构区的停车场里玩起了开汽车的游戏,因为地上贴了路线,他们没有用任何材料搭建小路而是直接在路线上开起来,“滴滴”“嘟嘟”开的好开心,一会这里“砰”一声,一会那边“砰”一声。我走过去问:“哎呀!发生什么事啦?是出车祸了吗?”他们对着我笑笑,“是的,撞车了!”“那有什么好办法能不撞车呢?”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于是我说:“马路上小汽车为什么不会撞车呢?”瑶瑶立刻说:“因为有红绿灯。”真聪明,瑶瑶马上拿起我放在钢琴边的红绿灯对着小朋友说:“我们来玩红绿灯的游戏吧!红灯亮了!”轩轩、同同、峰峰、伊娃他们就赶紧把车子停下来,“绿灯亮了”,他们又开起来了,玩的好开心啊!

四、案例分析

建构游戏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造因素,又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但是从“案例1”中我们看到孩子们在封闭、无环境背景下的游戏区中建构能力根本难以发展。我对此进行了分析——

1.创设空间太封闭,孩子常规难建立。在环境创设的时候我们给孩子创设的往往都是封闭式的空间,但是在这种封闭式的游戏场地中孩子们很容易产生碰撞,因为他们都很想进入游戏,但是空间位置往往阻碍了他们,从而使得游戏中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增加,因而就出现了在案例1中的“房子倒塌事件”。由于空间太局限,孩子的走动就会引起碰撞(有的则是故意推倒),而碰撞(推倒)之后的倒塌给孩子带来的是兴奋,孩子们会很热衷于这种倒塌,甚至于参与倒塌后的破坏中,从而使得幼儿在游戏中的常规难以稳定。

2.投放材料不适宜,孩子水平难提高。游戏材料的投放非常重要,在游戏区初建时我们老师也是考虑得不够周到,只给孩子们提供了“木质积木、易拉罐、奶粉罐、纸板”,而这些材料只能满足于孩子的机械垒高和平铺的技能,缺少想象的空间,因而在活动中孩子所表现出建构能力相当的薄弱,处于“低水平”状态。

3.墙面布置不形象,孩子想象难满足。“小小建筑师”却看不出是建构游戏区,这是环境创设中的一大失误。在“案例1”中我们看到的墙面只有一块简单的标识牌,没有其他任何的装饰,孩子们在这样的“空白环境”下如何发挥想象呢?更何况是小班的孩子,他们现在还刚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因而好的环境创设非常重要。

五、对策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而建构游戏又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那么该如何引导他们开展结构游戏,促进他们感觉、知觉、思维、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呢?

1.创设开放性的空间,让孩子轻松的游戏。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开放性的物质环境,既游戏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既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在“案例1”中,孩子们都局限在一个小区域内,无法得到发展,因而我们经过思考,将建构游戏区域范围扩大,让孩子们从封闭性空间走向开放性空间。游戏空间开放了,孩子们不再拥挤了,出现的矛盾自然而然也少了。

2.创设主题性的环境,让孩子快乐的游戏。当我们走进活动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活动室的墙面,墙面的布置可以直接反映当前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巧,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功效。为此,教师要围绕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及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有目的地将墙面布置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地让墙面布置说话。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及活动的生成,变“静态不变”的环境为“动态发展”的环境。如根据主题“轱辘轱辘”,我们将“空白环境”进行了改革,我们把马路搬到了墙上,从“案例2”的墙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游戏区的墙面从“空白”变成了“场景”;有了场景的变化,孩子们的兴趣立刻上升了。

3.提供有情境性的材料,让孩子学习性的游戏。现在很多教师在指导建构游戏时,不重视幼儿建构技能的学习。现在提倡幼儿自主游戏,要把自主权交到孩子手中,老师们就认为把自主权完全抛给孩子,只要他们能够运用游戏材料就行了,会不会平铺、围封等技能没关系,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幼儿建构技能的发展需要经历摆弄——垒高、平铺和重复——架空——围封——组合——表征为游戏而建构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件建构作品都是从简单的建构技能组合而成的。因此,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建构技能呢?

提供有情境性能激发孩子想象和感兴趣的材料,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进行建构创造。如在“案例2”中,我们对“小小建筑师”在材料上做了调整,结合现在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轱辘轱辘”,请孩子带来了小汽车、罐头(牛奶罐、奶粉罐、薯片罐等)等会滚动的物品。有了新材料的吸引,孩子的兴趣点立刻上升。而车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车,每天上幼儿园要用到车,出门游玩要用到车。这些都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基于孩子对车的熟悉,便有了极大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孩子们对于建构游戏便有了更多的构想。孩子们乐在其中,想象力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除此之外,墙面上还可以张贴积木、插塑玩具,其构建步骤图有:平铺(直线平铺、平面平铺、弯曲平铺、规则平铺)、垒高(单一积木封闭垒高、半圆相对垒高、单一积木间隔垒高)等。那么建构区的墙面如何布置才更有效呢?首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及时加以补充和完善,突出“示范、欣赏、提示和分享”四个功能。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游戏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大。但是孩子们的建构游戏依然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合理地指导他们建构游戏,不仅能促进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思维、想象、合作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平铺墙面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亲自动手做顶皇冠就算落单也不孤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清扫机器人对光伏发电量的提升分析
清扫机器人对光伏发电量的提升分析
可折叠3D魔方
建构游戏玩不够
开关的美丽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