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博物馆
江苏镇江大港龙泉村西汉墓地发掘简报
镇江博物馆
2012年,镇江博物馆在镇江市大港镇龙泉村清理汉代土坑竖穴墓10座,出土器物类型以罐、盒、鼎、壶、瓿为主。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测,墓葬时代应属于西汉中期。从墓葬的分布规律推测,该墓地应为一处家族墓地,家族内部又分为不同的家庭单位,墓葬之间的区别可能与墓主生活时代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有关。这批墓葬的科学发掘,为研究镇江地区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镇江龙泉村 西汉 土坑竖穴墓 家族墓地
1.硬陶瓿(M7:11)
2.泥质陶罐(M10:1)
3.硬陶壶(M4:4)
4.硬陶瓿(M4:7)
5.青铜剑(M9:9)
6.青铜剑(M11:9)
江苏省镇江市区东郊的大港地区位于宁镇山脉的东端,其北侧面向长江,南侧是向太湖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自西向东分布有粮山、青龙山、背顶山、烟墩山、横山、圌山、五峰山等10余座山体,各山体之间由低山和丘陵地貌相连接,山体之上曾发现多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大型土墩墓,而山体之间的地区则多分布有汉—六朝时期、宋—明清时期的古代墓葬。
2012年10月,镇江市文物局、镇江博物馆接到报告,在镇江市大港镇龙泉村一施工工地发现古代墓葬,并有文物被挖出。镇江博物馆立即派出考古人员赶到现场,通过实地调查确定该处为一古代墓地。
龙泉村墓地西距大港镇约1.2公里,北距长江约2公里,位于烟墩山与横山两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从地形图上观察,该区域因后期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仅保留下南北长约1.7、东西宽约0.7千米的狭长梯形地带,该处地表原应为农田(图一)。
龙泉村墓地位于狭长梯形地带的西南顶部,呈马鞍形,大致西北—东南走向,海拔约19米。墓地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2°11 38,东经119°40 35。龙泉村墓地以北约1.5公里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墩山墓地。
2012年10—12月,镇江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对该墓地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土坑竖穴墓11座,编号M1—M11(图二),其中M5为清代墓葬,本文中不做介绍,另外十座均为汉代墓葬。现将本次发掘的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发掘的十座汉代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这些墓葬按形制不同可划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类长方形无墓道,属于此类型的墓有M1—M3、M6、M7、M9、M10;第二类长方形带墓道,墓道位于墓坑一端,大致呈斜坡状,属于此类型的墓有M4、M8、M11。下面就两类墓分别进行介绍。
图一//龙泉村墓地位置示意图
图二//龙泉村墓地墓葬分布图
图三//M7平面图
(一)长方形无墓道的土坑竖穴墓
此类型墓葬共有七座,其中M1—M3、M6四座墓葬分别遭到盗掘和破坏,故选取墓葬形制较完整的M7、M9、M10进行介绍。
1.M7
(1)墓葬形制
M7,方向80°。因长期生产活动,地表未见墓葬封土,铲平后即可见清晰的墓坑界限。墓坑长2.5、宽1.56、残高1.6米。坑壁近直,壁面粗糙,墓坑内填黄褐色花土,土质松软,无包含物。墓底未见棺椁痕迹。发掘中未发现盗洞,推测M7保存较好,未被盗扰(图三)。
(2)随葬器物
M7共出土随葬器物12件,均为陶器。
罐2件。泥质灰陶。敞口,圆唇,弧肩,斜弧腹,小平底。M7:5,口径7.8、底径3、高7.5厘米(图四:8)。M7:6,口径7.2、底径4.5、高6厘米(图四:9)。
盒3件。青釉硬陶。覆钵形盖,方唇,顶部近平,盖顶中心饰圆环形突棱。盒方唇,子口,斜弧腹,平底。盖通体施釉,盒身未施釉,饰弦纹。M7:3,口径15、底径10.5、高7厘米(图四:3)。M7:4,口径14、底径10.4、高7.5厘米(图四:4)。M7:7,仅存盒身,近斜腹。口径20、底径13.6、高13.4厘米(图四:10)。
鼎2件。青釉硬陶。覆钵形盖,顶部近平,上置三尖状钮。鼎身较扁,子口,上腹近直,下腹内收,平底,下承三素面蹄形足。上腹部置一对称耳,耳部外侧拍印兽面纹。盖通体施釉,已脱落,鼎身及足不施釉。M7:8,口径14、通高16.1厘米(图四:5)。M7:9,口径14、通高16.1厘米(图四:6)。
壶3件。青釉硬陶。M7:1,敞口,方沿,尖唇,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微凹。肩部带弧形系,系上饰叶脉纹。最大径位于下腹部,釉脱落。口径10.5、底径16.5、高29厘米(图四:1)。M7:2,喇叭口,尖圆唇,溜肩,鼓腹,下腹斜直,近底处突然内收,高圈足。肩部有对称系,饰三道弦纹,弦纹之间饰波浪纹。口径11.5、底径12、高31厘米(图四:2)。M7:12,鼓腹。口径10、底径10.5、高25.7厘米(图四:11)。
瓿2件。青釉硬陶。小直口,尖唇,溜肩,扁鼓腹,下腹斜收,平底微凹。上腹部置一对称兽面纹耳,肩部饰波浪纹,器身饰弦纹,釉部分脱落。M7:10,口径9、底径15.7、高17.5厘米(图四:7)。M7:11,口径9、底径15.7、高17.5厘米(图四:12;彩插一:1)。
2.M9
(1)墓葬形制
M9,方向72°。所在位置地表被平整过,未见封土。墓坑长2.3、宽1.04、残高0.8米。坑壁略有起伏,中部微鼓,壁面粗糙。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较疏松,无包含物。
M9东南侧被沟打破,沟深约0.4~0.5米,墓坑南壁东侧和东壁南侧上部部分被破坏(图五)。
(2)随葬器物
M9共出土随葬器物9件,包括陶器和铜器。
罐1件。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溜肩,扁弧腹,下腹弧收,平底微凹。素面。M9:3,口径11.2、底径8.8、高9.8厘米(图六:3)。
盒2件。青釉硬陶。覆钵形盖,顶部近平。盒方唇,子口,弧腹斜收,平底微凹。盖身和盒上分别饰弦纹,盖通体施釉,釉部分已脱落。M9:4,口径15.4、底径10.5、高18.5厘米(图六:5)。M9:7,口径19、底径12.8、高21.5厘米(图六:6)。
鼎1件。M9:5,青釉硬陶。覆钵形盖,弧顶近平。鼎身子口,弧腹斜收,平底,下承三素面蹄形足。上腹部置一对称耳,耳部外侧饰刻划纹,鼎身及器盖饰弦纹,盖通体施釉,釉部分已脱落,鼎身及足不施釉。口径16、通高17厘米(图六:4)。
壶1件。M9:1,青釉硬陶。敞口,尖圆唇,高领,束颈,溜肩,弧腹斜内收,平底微凹。肩部置一对称弧形系,系上饰叶脉纹,壶身饰弦纹,上腹部以上施釉。口径11、底径13.4、高29.2厘米(图六:1)。
图四//M7出土陶器
图五//M9平、剖面图
瓿2件。泥质灰陶。M9:6,小直口,平沿,尖唇,溜肩,弧腹斜收,平底微凹。上腹部置一对称兽面纹耳,下腹部饰弦纹。口径9、底径15.4、高24.6厘米(图六:8)。M9:2,敞口,圆唇,溜肩,扁弧腹,下腹弧收,平底微凹。口径10.5、底径8.2、高10.5厘米(图六:2)。
杯1件。M9:8,硬陶。直口,平沿,尖唇,直腹,平底,整体呈圆柱形。上部有一弧形柄,杯身外部饰两道弦纹,内底饰同心圆纹。口径9.8、底径10.5、高8.2厘米(图六:7)。
铜剑1件。M9:9,铜质,双面刃,尖峰,剑身中部起脊,剑柄扁圆,剑首端部残,残长32.5、最宽3.84厘米、格宽2厘米(图六:9;彩插一:5)。
3.M10
(1)墓葬形制
M10,方向70°。因现场施工取土,墓葬封土被破坏。墓坑长2.8、宽1.8、残高0.7米。坑壁较直,壁面粗糙,坑底不平整。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松软,无包含物。地表铲平后,即可见清晰完整的墓坑界限,平面未发现盗洞痕迹,推测M10未经盗扰,保存完好(图七)。
(2)随葬器物
M10共出土随葬器物5件,均为陶器。
罐1件。M10:1,泥质灰陶。口微敞,平沿,肩部及下腹部斜直,折腹,小平底。肩部饰弦纹,下腹部饰绳纹。口径14、底径13.5、高29.5厘米(图八:1;彩插一:2)。
盒1件。M10:5,青釉硬陶。覆钵形盖,顶部近平,盖顶中心饰圆环形突棱。盒身方唇,子口,斜弧腹,平底。盖素面,通体施釉。盒身饰弦纹,未施釉。口径17.3、底径13、通高19厘米(图八:5)。
图六//M9出土器物
图七//M10平、剖面图
鼎1件。M10:2,青釉硬陶。覆钵形盖,顶部近平,上置三尖状钮。鼎身较扁,子口,上腹近直,下腹内收,平底,下承三素面蹄形足。上腹部置一对称耳,耳部外饰兽面纹。盖通体施釉,已脱落,鼎身及足不施釉。盖身和鼎上饰弦纹。口径16.8、通高20.7厘米(图八:4)。
瓿2件。M10:4,泥质灰陶。敞口,尖唇,弧肩,弧腹,平底。口径10、底径10.2、高12厘米(图八:3)。M10:3,青釉硬陶。小直口,尖唇,溜肩,扁鼓腹,下腹斜收,平底。上腹部置一对称兽面纹耳,肩部饰弦纹。口径9.8、底径14.5、高25厘米(图八:2)。
(二)长方形带墓道的土坑竖穴墓
此类型墓葬共有三座,均保存较完整,均带斜坡墓道。下面依次对其进行介绍。
1.M4
(1)墓葬形制
M4,平面呈“甲”字形,方向72°。全墓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墓室宽度略大于墓道。因现场施工取土,M4发掘前封土已遭破坏。地表铲平后,墓坑界限清晰可见。
墓室平面呈梯形,前窄后宽。坑壁较直,近坑底处略内收,壁面粗糙。墓底东侧高出西侧0.1米。墓口长3.1、宽2.04~2.14、墓底长2.8、宽1.84~1.94、残高1米。墓室内填土为黄褐色花土,较疏松,无包含物。
墓道位于墓室东侧正中,平面呈长方形,东壁近直,南壁、北壁上部较直,下部斜内收,壁面较粗糙。墓道底部呈东高西低的斜坡状,其中东侧较短较陡,坡度约为25°,西侧与墓室相连部分较长,坡度较缓。墓道长3.5、宽1.6、最深处0.9米。墓道填土与墓室填土一致(图九)。
(2)随葬器物
M4共出土随葬器物12件,均为陶器。
罐3件。泥质灰陶。M4:2,侈口,圆唇,矮领,弧肩,弧腹,平底。器身饰弦纹。口径9、底径6、高7.9厘米(图一○:2)。M4:10,形制特征同M4:2。口径9.4、底径9.2、高9.5厘米(图一○:10)。M4:9,侈口,圆唇,束颈,溜肩,扁弧腹,平底。口径7、底径7.4、高9.4厘米(图一○:9)。
图八//M10出土陶器
盒2件。青釉硬陶。覆钵形盖,顶部近平。盒身方唇,子口,弧腹内收,平底微凹。盖饰弦纹,通体施釉,盒身饰弦纹,未施釉。M4:1,口径19.5、底径13、通高19.5厘米(图一○:1)。M4:11,口径18.8、底径13、通高19.5厘米(图一○:11)。
鼎1件。M4:8,青釉硬陶。覆钵形盖,顶部近平,上置三尖状钮。鼎身子口,上腹近直,下腹折收,平底,下承三素面蹄形足。上腹部置一对称耳,耳部外侧饰刻划纹,鼎身及器盖饰弦纹,盖通体施青釉,部分已脱落,鼎身及足不施釉。口径18.2、通高20厘米(图一○:8)。
壶2件。硬陶。敞口,尖唇,高领,束颈,溜肩,弧腹斜内收,平底,矮圈足。肩部置一对弧形系,系上饰叶脉纹,壶身饰弦纹。M4:3,口径10.2、底径14.7、高30厘米(图一○:3)。M4:4,口径10.6、底径13.9、高31.5厘米(图一○:4;彩插一:3)。
瓿3件。青釉硬陶。M4:5,小直口,尖唇,溜肩,扁鼓腹,下腹斜收,平底微凹。上腹部置一对称兽面纹耳,器身饰弦纹,口至上腹饰青釉。口径10.2、底径17.5、高26.5厘米(图一○:5)。M4:6,器型特征同M4:5。口径9.3、底径16.6、高26厘米(图一○:6)。M4:7,整体呈鼓形,敛口,尖唇,溜肩,弧鼓腹,下腹斜收,平底微凹。上腹部置一对称弧形系,系上饰叶脉纹,器身饰弦纹,上腹部施釉,部分已脱落。口径14.5、底径18、高29.5厘米(图一○:7;彩插一:4)。
甑1件。M4:12,泥质灰陶。敞口,平沿,圆唇,弧腹内收,底近平,底部可见6个小孔。口径13.5、底径6.6、高6.8、孔径0.4厘米(图一○:12)。
2.M8
(1)墓葬形制
M8,平面略呈铲形,方向85°。由墓室及墓道两部分组成,墓室与墓道宽度基本一致。M8所在位置因地表取土,封土已被破坏,地表铲平后,墓坑界限清晰可见。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壁上部部分坍塌,北壁、西壁保存较好。坑壁较直,略内收,壁面粗糙。底部东侧略高于西侧。墓口长3、宽2.18~2.28、墓底长2.9、宽2.08~2.18、残高1.3米。墓坑内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疏松,无包含物。
墓道位于墓圹东侧,西侧与墓室等宽相连,东侧宽度略窄。南壁上部部分坍塌,下部渐直内收,东壁较直,北壁较直内收,壁面粗糙。墓道底部分两段,东段较长,坡度较缓,西段与墓室衔接处较短,坡度较陡。墓道长4、宽1.6~2.18、深0.24~1.26米。墓道填土与墓室填土一致(图一一)。
(2)随葬器物
M8共出土随葬器物11件,均为陶器。
图九//M4平、剖面图
图一〇//M4出土陶器
图一一//M8平、剖面图
罐2件。M8:6,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束颈,弧肩,扁鼓腹,下腹弧收,平底。口径10.5、底径8.4、高11.5厘米(图一二:6)。M8:2,青釉硬陶,敞口,平沿,方唇,溜肩,弧腹斜收,平底微凹。罐身饰席纹,釉部分脱落。口径16.2、底径19、高30.5厘米(图一二:2)。
盒1件。M8:4,青釉硬陶。覆钵形盖,顶部近平。盒方唇,子口,斜弧腹,平底微凹。盖饰弦纹,通体施釉。盒身饰弦纹,未施釉。口径19.4、底径13.6、通高19厘米(图一二:4)。
鼎2件。青釉硬陶。覆钵形盖,顶部近平。鼎身子口,上腹近直,下腹折收,平底,下承三素面蹄形足。上腹部置一对称耳,耳部外侧饰刻划纹,鼎身及器盖饰弦纹,盖通体施釉,部分已脱落,鼎身及足不施釉,鼎腹中部有一道折棱。M8:5,口径19.5、通高19.2厘米(图一二:5)。M8:8,口径19.5、通高21厘米(图一二:8)。
壶2件。青釉硬陶。侈口,方沿,尖唇,高领,束颈,溜肩,弧腹斜内收,平底微凹。肩部置一对称弧形系,系上饰叶脉纹,壶身饰弦纹,上腹部以上施釉。M8:3,口径12、底径13.5、高29.8厘米(图一二:3)。M8:9,口径11、底径15.8、高30.2厘米(图一二:11)。
瓿3件。M8:7,泥质灰陶。敞口,圆唇,弧肩,弧腹斜收,平底。口径10.6、底径12.8、高10厘米(图一二:7)。M8:1,青釉硬陶。小直口,尖唇,溜肩,扁鼓腹,下腹斜收,平底微凹。上腹部置一对称兽面纹耳,器身饰弦纹。口径9.8、底径15.6、高25厘米(图一二:1)。M8:10,器型特征同M8:1。口径9.8、底径15.6、高25厘米(图一二:10)。
灶1件。M8:11,泥质灰陶。船形,前部有一圆形灶孔,孔上置有一圆柱形烟囱,中部置一陶甑,后部有一方形灶孔。长34.8、宽16、高9.5厘米(图一二:9)。
3.M11
(1)墓葬形制
M11,平面呈长方形,方向75°。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墓室部分略宽于墓道部分。因现场施工取土破坏,M11封土不存,地表面铲平后,墓坑界限十分清晰。
图一二//M8出土陶器
图一三//M11平、剖面图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西壁上部部分坍塌,下部近直,微内收,北壁、南壁保存较完整,坑壁近直,微内收,壁面粗糙。墓室底部不平整,东部较西部高出0.1米。墓口长3、宽1.8~1.9、墓底长2.9、宽1.7~1.8、残高1米。墓室内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较疏松,无包含物。
墓道位于墓室东侧,平面呈长方形。墓道与墓室相连处与墓室宽度相同,东侧略窄,部分被沟打破,沟深约0.4~0.5米。墓道壁近直,底部微内收,壁面较粗糙。墓道底部分东西两部分,长度大致相同。东侧部分坡度较陡,西侧部分与墓室相接,坡度较缓。墓道残长3.3、宽1.76、最深处0.94米。墓道填土与墓室填土一致(图一三)。
(2)随葬器物
M11共出土随葬器物9件,包括陶器和铜器。
罐2件。M11:1,泥质灰陶。侈口,圆唇,矮直领,鼓腹,平底微凹。器身饰弦纹。口径10、底径9.2、高9.4厘米(图一四:1)。M11:6,硬陶。敞口,圆唇,溜肩,鼓腹,下腹斜收,平底微凹。罐身饰席纹。口径14.4、底径19.3、高31厘米(图一四:5)。
壶2件。硬陶。敞口,尖唇,低领,束颈,溜肩,弧腹斜收,平底,矮圈足。肩部对称置两弧形系,系上饰叶脉纹,器身饰弦纹。M11:3,口径10、底径14.7、高31.4厘米(图一四:2)。M11:4,口径11.8、底径15.4、高32.4厘米(图一四:3)。
瓿3件。M11:5,硬陶。侈口,平沿,尖唇,溜肩,弧鼓腹,近底斜收,平底。肩部置对称弧形系,系上饰叶脉纹,瓿身饰弦纹。口径12.8、底径15.7、高26.5厘米(图一四:4)。M11:7,青釉硬陶。直口,尖唇,溜肩,扁鼓腹,下腹斜收,平底微凹。上腹部置对称兽面纹耳,器身饰弦纹,口至上腹施青釉。口径9.6、底径19、高24.5厘米(图一四:6)。M11:8,特征同M11:7。口径9.6、底径18.3、高23.6厘米(图一四:7)。
灶1件。M11:2,泥质灰陶。船形,顶端有一烟孔,中部置一大一小两个灶孔,灶孔上置有两个罐形炊器。长23.2、宽11.6、高8.2、大灶孔直径10.4、小灶孔直径7厘米(图一四:8)。
剑1件。M11:9,铜质,双面刃,尖峰,剑身中部起脊,剑柄扁圆,剑首中部有一穿孔,剑格微残。通长34.8、最宽4.08厘米、格宽3厘米(图十四: 9;彩插一:6)。
图一四//M11出土器物
龙泉村墓地发掘的十座墓葬,均没有发现明确的纪年材料,墓葬年代只能从陶器、铜器等出土器物的器形和纹饰等并结合墓葬形制和墓葬布局等因素加以分析。十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并且均以木棺作为葬具,这些特点均属于长江下游汉墓的特征。陶器组合为罐、盒、鼎、壶、瓿,纹饰以弦纹、波浪纹、兽面纹、叶脉纹、刻划纹为主,或为其中一种纹饰,或为其中两者的组合纹饰,这些均属于西汉墓的基本组合和特征。其中罐(M11:6)和陕西宝鸡凉泉M5:10[1]相同,盒(M10:5)和盱眙小云山M7e:7[2]相同,鼎(M4:8)和江苏盱眙大云山M2:71[3]相同,壶(M7:12)和江苏镇江长岗许前村M1:5[4]相同,瓿(M8:1)和盱眙小云山M7e:3[5]相同。随葬器物中未见豆、钫等西汉早期典型器物。综上判断,龙泉村墓地发掘的十座墓葬其时代应为西汉中期偏早。
龙泉村墓地发掘的十座墓葬分为长方形无墓道和长方形带墓道两类,两类墓葬各自形制相似,墓向基本相同,随葬品除数量略有多寡之分,器物组合相似,均以罐、盒、鼎、壶、瓿为基本组合,且器形相近。通过对比分析,这些墓葬年代均应相去不远,该墓地应为一处家族墓地,这十座墓葬为同一时间段的墓。
此次清理的十座墓分布在龙泉村墓地的南北两个区域,其中M1—M4,M8—M11八座墓葬分布在南侧区域,M6、M7两座墓葬分布在北侧区域,据此推测,南北两个区域的墓葬应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家族,这与汉代统治者提倡儒家思想,宣传同地而居、同族而葬的观念相一致。《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所说“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即是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映。其中,在南侧区域的八座墓葬中,M4为典型的长方形带墓道的土坑竖穴墓,墓道位于墓坑一端,墓道大致呈斜坡状,M8、M11也属于此类,仅在墓道处稍有不同,为不规则墓道,其与墓室同宽。这三座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也是龙泉村墓地中数量最多的,因此,推测三墓为该家族墓地中的中心墓葬,墓主应为家族中地位较高的成员。其中,M4与M8、M11距离稍远,推测可能为同一家族中的不同家庭单元。
南侧区域M3与M4并排埋葬,墓向一致,推测两墓应为同一家庭单元的不同成员。但M3形制较M4简单,故推测M3墓主地位较M4低,墓主生活时代相同或相近,其关系可能为夫妻(妾)。M8与M11也并排埋葬,距离很近,且墓葬的形制、方向基本相同,出土的随葬品也基本一致,也应为同一家庭单元的不同成员,地位基本相当,墓主生活时代相同或相近,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埋葬。围绕在M3、M4周边的M1、M2,同围绕在M8、M11周边的M9、M10,墓主应分别为各自家庭单元内的成员,或地位较中心墓葬墓主低,或为中心墓葬墓主的后代,其中M9、M11各出土1件铜剑,推测墓主应为男性。
北侧区域仅有M6、M7两座墓葬,应为独立的另一家族墓地,但因墓葬数量较少,且无形制区别,因此无法对该区域墓葬情况做进一步推测。从目前发现的情况分析,北侧家族墓地应与南侧家族墓地情况相同,也应分布有中心墓葬和四周围绕的小型墓葬,但可能因后世平整土地或施工取土等原因导致原有墓葬消失,从而无法了解该处墓葬的结构和分布规律,也就无法对该区域墓葬的性质做出进一步的推断。
此外,十座墓葬的规格、营造方式和随葬品种类等基本相同,属于中小型汉墓,随葬器物也多为日用生活器皿,因此,推测墓主身份等级不高或者根本就是庶人,之所以有较多的随葬品,与汉代崇尚厚葬有关。
除丹徒左湖虎头山和长岗许前村外,镇江地区西汉墓比较集中的发现很少,此次龙泉村西汉中期墓的发现,丰富了镇江地区汉代考古的实物资料,为研究镇江地区汉代丧葬制度和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领队:李永军
执笔:孙研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宝鸡凉泉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6期。
[2][5]南京博物院、淮阴博物馆、盱眙县博物馆:《盱眙小云山六七号西汉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2年第11期。
[3]南京博物院、盱眙县文广新局:《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1期。
[4]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长岗许前村西汉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7年第5期。
(责任编辑:刘兴林;校对:张平凤)
Brief Excavation Report of the Western Han Cemetery at Longquan Village,Dagang, Zhenjiang,Jiangsu Province
Zhenjiang Museum
In 2012 Zhenjiang Museum conducted an excavation on a Han cemetery located at Longquan village,Dagang,Zhenjiang,Jiangsu province.The excavation revealed ten earthen shaft pit tombs with burial objects mainly shaped in jars,boxes,ding-s,pots,and bu-s.The structures and forms of the tombs as well as the burial objects suggest that the tombs are dated to the middle Western Han.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tombs at the site indicates that this cemetery belonged to the same family clan composed of individual families.The different features between the tombs may be resulted from the different times that the tomb owners lived and their social statuses.The excavation provides substanti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burial customs in Zhenjiang area in the Han dynasty.
Longquan village in Zhenjiang;the Western Han;earthen shaft pit tombs;family cemetery
K871.41;K878.8
A
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