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险峰
河南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商丘 476005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李险峰
河南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商丘476005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TI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基础用药相同,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口服,连用14 d。观察治疗前后TIA发作的频率变化、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皮肤、消化道情况、血脂、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病例。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有效且安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短暂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常导致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一般不超过1 h,于24 h内完全恢复。发生于大脑半球的TIA和伴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在2 d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约40%,频繁发作者48 h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可达50%[1],控制TIA发作也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和黄金时间段[2]。阿司匹林是经长期临床应用证实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及研究[3]也发现,部分患者经阿司匹林治疗后,仍出现反复TIA发作,最终进展为脑梗死。我们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抗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01-2013-02收治TIA患者80例,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4]。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52~75岁,平均62.3岁。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1~76岁,平均63.2岁。所有患者均无脑卒中史,未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180/110 mmHg)、严重的全身疾病,已用过抗血小板、抗凝、溶栓药物及有出血倾向者均不能入选,查脑CT排除脑梗死、脑出血。2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治疗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大便潜血、空腹血糖,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情况。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晚1次口服,连用14 d,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口服,连用14 d。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同时给予相应治疗。治疗后4 d、10 d、14 d观察各指标变化,随访3个月。
1.3疗效判断标准基本治愈:治疗4 d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控制,无再次发作;有效:5~10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得到控制;无效:10 d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仍有发作;恶化:发展成脑梗死。治疗期间观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BS)、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t)。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治愈30例(75%),有效8例(20%),无效2例(5%),总有效率95%;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17.5%),有效18例(45%),无效12例(30%),恶化3例(7.5%),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血脂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治疗组血小板轻度减少1例,牙龈出血2例,轻微血尿1例,发生率10%;少量便血1例,大便潜血阳性3例,发生率10%;对照组牙龈出血1例,轻微血尿1例,发生率5%,大便潜血2例,发生率5%,经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后均缓解;2组均未见严重消化道出血、脑出血,无明显肝、肾功能变化。
±s)
3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及血流动力学等多因素造成的临床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微栓子学说是目前解释TIA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微栓子主要来源于颈内动脉狭窄处的附壁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即“动脉-动脉的栓塞”,脱落的微栓子导致远端的小血管栓塞,如不能及时溶解则形成脑梗死。斑块脱落使血管内皮下胶原暴露,斑块的炎症导致白细胞浸润、血小板黏附、激活并聚集导致新血栓形成[5]。在针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防止血小板聚集是防止TIA发作的关键。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目前为治疗TIA发作、防止脑卒中的主要措施。多项研究证实降脂治疗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6]。
他汀类药物即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与HMG-COA还原酶的天然底物结合而抑制体内内源性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同时刺激细胞表面的LDL受体数目增加,从而增加由受体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而降低血清LDL水平、清除斑块内脂质;另外,该类药物还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血小板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稳定和逆转粥样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独特作用[7-8],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发生动脉血栓的危险。临床研究[9]发现,他汀类药物可升高脑梗死后血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降低MDA(丙二醛)浓度,提示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他汀类药物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阿托伐他汀是目前他汀类药物中作用最强的,在达到相同的降低LDL-C、TG、TC,升高HDL-C目标时,阿托伐他汀是目前临床所有他汀类药物中所需剂量最小的[10]。
氯吡格雷是新一代的血小板抑制剂,是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通过可选择的不可逆的抑制ADP与血小板膜受体结合,使之与耦连的血小板GP Ⅱb/Ⅲa受体的纤维蛋白原结合点不能暴露,使纤维蛋白原无法与之结合,阻断血小板凝集[11];不但有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还具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有稳定斑块、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形成,进而达到抑制TIA发作,防止脑卒中的目的。
阿司匹林是临床长期应用的有效的血小板环氧化酶抑制剂,在血小板全寿命周期内阻止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烷A2,因而阻止血小板的聚集,阻止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别作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不同环节,具有协同作用。治疗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合用牙龈出血、血尿、大便潜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了1倍,但无严重的皮肤黏膜及消化道出血,无重要脏器出血,临床应用有效且相对安全。
4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3-175.
[2]栾松,崔丽英,管宇宙,等.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特征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6(3):169-171.
[3]魏衡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及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10-111.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134.
[6]Grundy SM,Cleeman JI,Merz CN,et al.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 Guidelines[J].Circulation,2004,110(2):227-239.
[7]史旭波,胡大一.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5):334-335.
[8]胡海鹰,李玉明.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4):508-509.
[9]任新光,李昕.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MDA、SOD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16-18.
[10]顼志敏.调脂药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刊,2011,46(1):3-5.
[11]吴桂萍,李田昌.氯吡格雷研究的新进展[J].临床荟萃,2006,21(7):516-519.
(收稿2015-03-27)
【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3-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