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要怎样更好地批评?
——对托多洛夫对话批评的一点思考

2016-03-01 02:30王秀范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首都师范大学批评家文学

王秀范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48)

你还要怎样更好地批评?
——对托多洛夫对话批评的一点思考

王秀范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48)

由于索绪尔的语言学革命,上个世纪欧洲几乎所有国家,人文科学领域都发生了一场巨变,从历史分析到结构分析的转移。作为人文科学的一支并且是极为敏感的一支的文学批评,也经历了同样的变革。作为结构批评的大力支持者托多洛夫在《批评的批评》中借批评一隅对真理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这种探索的初步成果——对话批评。

托多洛夫所赞同的对话批评不是谈论作品而是面对作品谈,与作品一起谈,拒绝排除两个对立声音中的任何一个;但同时又需要分辨出作家与批评家的声音,即努力保持作者、作品的本来面目,又对它们进行批评。然而,真正做到对话也并非是一桩易事。托多洛夫举例说他在批评贡斯当时,企图标书贡斯当的观点,但因为“自己也想说点什么”,于是把自己的某些想法归于贡斯当,结果犯了混淆作家与批评家思想的大忌。这一点我尤为赞同。

由此想到了明末清初的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他点评的“六才子书”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水浒传》。我们姑且不谈他对《水浒》一书出色的艺术分析(当然,他的批评向来“只取文心,略其形迹,伸其神理”,例如其高度赞扬该书塑造的一百单八种迥异的人物性格)。但他的确在点评的时候,对原作做了修改,不仅词句,还进行全篇性的增删。他甚至判定《水浒传》后50回为罗贯中“横添狗尾”,故尽行砍去,自称得“贯华堂古本”无续作,又伪造施耐庵序于前。他作为一个批评家,不能说完全及格。

后来毛宗岗批注《三国演义》时也效仿金,对《三国》进行大量增删,整顿回目,修正文辞。这样的批评在托多洛夫看来都违反了对话批评的原则。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合。如托多洛夫所说,应努力使原作保持本来面目,再对它进行批评,否则就会产生一种混杂单一的分辨不出作家与批评家谁在说话的声音。我们不要自欺欺人,以为我们的评判来源于我们的学识。实际上,我们的学识只有助于我们复原他人的声音,我们自己的声音则来源于我们所承担的伦理责任。

托多洛夫说, 只有我们改变对文学的既成观点,才能改变对批评的看法。其实,文学与批评是相近的。批评探索的真理与文学探索的真理有着共同的属性——事物的而不是事实的真理,揭示的而不是相符的真理。文学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遇到的话语。萨特说:“文学是对社会与人生的揭示。”如果文学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那它就什么也不是。他是正确的。教条论批评家不让别人说话,不允许他以外的任何声音存在,是因为他们对文学作品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则源于既有的文学虚构。我们不得不承认小说的叙述并不像历史叙述那么向往客观真理。那些批评家们因此对历史寄予厚望。然历史就全然真实吗?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乃最高级别的虚构。

实际上,小说完全没必要描写真实历史,因为这并不是真理所在。而托多洛夫认为批评和文学都是为了探索真理。历史是已发生的个别事件,而小说写出了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文学是向我们揭示人类存在的“一个未知方面的尝试”。这就好像正史和野史。如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正史无解,而野史却给出了可能的答案;建文帝和顺治帝一个下落不明,一个廿年早夭,野史却认为他们都入了佛门。《水浒》和《三国》也都是有据可考,确有其事的。但这两本书毕竟是后人所写,有许多文学虚构。因此评论家们难免对其产生不信任,从说教的角度对其做出批评,甚至大量增删修改,并自以为然。这种无视文学的态度,显然就是预先把真理化成了证实、把道德当成了说教。他们的错误在于主张文学是意识形态的表现。但并非如此,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批评家了解作品的思想观点不应是为了发现它所描述的时代的精神面貌,而是为了切中作品的核心——作品的思想观点就是它的核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批评,用对话的方式批评,用交流的方式探索真理。

最后用张晓风的一句话作结,其原话是“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我想说:作者在。作品在。批评者在。对话在。真理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批评?

[1] Tzvetan TODOROV,CRITIQUE DE LA CRITIQUE,DITIONS DU SEUIL, 1984年11月

王秀范,女,汉族,山东威海人,首都师范大学法语系研究生。

B50

A

1672-5832(2016)11-0018-01

猜你喜欢
首都师范大学批评家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新锐批评家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A Foregrounding Analysis of E. E. Cumming’s “Buffalo Bill’s”
今日批评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DreamandAmericanDream—aCaseStudyoftheGreatGatsbyandAmericanDreamsinChina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为学为师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