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峰
[摘要]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不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历史课本,致使学生获取知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作者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阅读历史课本,让阅读走进历史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自学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阅读感知理解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94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良好记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引导,忽视了阅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致使学生获取知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实际上,历史课本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课本中的基本史实和重要结论,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阅读走进历史课堂,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历史课本的兴趣和习惯,并提高自学能力。
一、课前读,感知课本
课前读,即课前对课本的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教材对新知有初步的认识或领会,为课堂深入系统学习打下基础。预习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可以参考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的做法,在预习环节以“预学案”为蓝本,指导学生通读教材。“预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教材助读”等内容,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预习所学内容,初步理解和把握知识框架。学生可用双色笔勾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试着完成“预学案”中的“预习自测”,同时把阅读中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记录在“预学案”的“我的遗憾”栏目中。
通过课前对历史课本的阅读,学生初步接触了学习内容,对知识的重难点已有所了解,这就为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课中读,加深理解新知
每节新课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时间来再次阅读课本,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加深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课本内容完整地、仔细地通读一遍,同时强化记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且梳理本节课内容,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新知。例如在学习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时,学生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把本节课的知识作以下梳理: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修筑长城;思想上焚书坑儒等。学生在再读和梳理课本内容中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归纳和总结能力。
另外,学生阅读历史课本时要能真正理解和记忆每节课的重要内容,还应注重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新旧知识发生混淆。例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当讲到政治上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时,学生会联想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就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当学到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时,学生会联想到我国最早的文字及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样读书与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使学生不拘泥于本课所学的知识,也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课后读,拓展丰富知识
依据知识遗忘规律,学生在学完新课后要定期对课本进行阅读和复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自行整理知识,进一步理解消化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对于课后阅读,建议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边读课本边回忆当时是如何学习的。2.重点阅读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3.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把教科书由“厚”读“薄”。这样阅读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所学内容推荐一些历史故事或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学生学习了七上第一单元《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之后,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增加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可以给学生推荐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比如亚当夏娃造人、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丰富学生的知识。
此外,历史教师还可以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举办辩论会、写历史小论文、编演历史课本剧、寻访历史文物古迹或遗址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深入探究历史奠定基础。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有效地阅读历史课本的兴趣与习惯,提高他们的历史阅读能力,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