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量文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与老师展开对话。然而,由于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及学生知识储备、人生阅历的局限,上述多重对话很难有效展开,激发兴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的必须手段。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10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然而,由于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及学生知识储备、人生阅历的局限,课前预习常常停留在朗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等浅阅读层面,课堂学习时又依赖教师的解读,期待老师给予权威理解,很难饶有兴致地走进文本。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呢?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尝试。
一、借用文本的疑似破绽
俗话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愚者虽愚,必有一得。”出于主观或者客观的诸多因素的制约,作者在谋篇布局、情节安排等方面可能出现破绽。学生由于长期的思维定式更多的是接受文本传递的信息,一旦得知文本存在破绽,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借用文本的疑似破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写渔人刚进桃花源见到桃源中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后文又提到桃源中人先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从秦末到魏晋,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六百年,人们的衣着必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文中却说“悉如外人”,这就是文本的疑似破绽。再如《智取生辰纲》,杨志一行“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正是炎热暑天;又因“一站站都是山路”,崎岖难行;为防备强人抢劫“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好容易来到黄泥岗,却是一个强人出没之所。正在松林里歇息时遇上了孤身挑酒过岗叫卖的汉子,既是强人出没之所,何以那汉子却敢孤身过岗?且天气炎热,喝酒又如何能够解渴?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看做是文本自身的疑似破绽,教师如果能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让学生寻找这些疑似破绽,学生必然会阅读兴趣大增,从而自觉深入地走进文本。
二、借助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文本解读的多元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既满足了学生打破权威话语的心理,又有助于学生在各种解读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借助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不失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好方法。
如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旨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三种观点似乎都有依据、都有道理,哪一种更契合文本,更符合作者的原意,就成为一个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会在文本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
三、借助别人对文本的误读
文本误读总会存在,文本误读虽然不利于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然而误读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误读也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时明确谬误之所在。
有人在读了《丑小鸭》这篇童话后认为:“丑小鸭最终变成洁白美丽的白天鹅不是丑小鸭自身努力的结果,就算他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依旧生活在最初的地方,也一样能变成白天鹅,因为他原本就是一只天鹅蛋。”这种观点显然是对文本的误读,但是也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在布置课前预习或者上课时,教师可以将这种观点抛出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甄别正误。学生整体感知、知人论世后必然会得出“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是其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的结果”的论断。因为文中写到丑小鸭在农家小屋也曾有过一段相对安逸的生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试想。在已经有了相对安逸的生活后,他如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怎么能得到最终的幸福呢?丑小鸭正是因为舍弃了安逸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才能在灌木林里认识白天鹅,否则,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同样,有人对夸父逐日的行为感到不解,认为夸父与太阳赛跑就是自不量力,甚至是自寻死路,夸父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子。如果教师将“夸父究竟是英雄还是傻子”这一问题交由学生讨论,学生为了寻找有力的依据,必然会主动去疏通文句,了解文意。这样,学生学习文言文“怕”的心理解除了,教师讲授文言文时的枯燥沉闷感也消散了。
四、借助前人对文本的评点
前人对文本已有的评点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契机,学生在了解他人的评点时必然也会产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例如,杜牧的《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篇就展现出一片迷人的江南春景: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有人认为能把江南春景写得如此绮丽繁复,令人心旌摇荡得益于“千里”二字,否则,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对同样一句诗,前人竟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这种现象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无需教师多做支离破碎的解析,学生就会在感知诗歌的基础上判别孰是孰非。
五、借助编者对文本的删改
教材的编者在编选教材时出于某种需要对原作进行了删改,如果教师能将原文呈现给学生,可能的话,亦可将原作者对删改文字的态度告知学生,供学生比较辨析,还教材的本来面目,学生天然的好奇心必定会驱动他们认真阅读文本。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原文的最后三段是这样的: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林。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然我们放弃了它。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入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时,编者为了突出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将第二节删去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前把这些情况告诉学生,必然能够激起学生比较阅读,评判孰优孰劣的欲望,满足自己作为评委掌握裁定大权的心理。
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先学后教”,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把学生思想的闸门打开,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