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冬生
(中国政法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22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变迁
许冬生
(中国政法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2208)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的发展变迁进行了研究,将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变革分为全面扩张、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三个阶段,并总结出这是一个由增量到增质,由分散到集约,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的变革过程。
图书出版;改革;历史分期;市场变迁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宏观管理方针政策的变化,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总量、结构、布局、质量和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结起来,我国图书出版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间经历了全面扩张、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由增量到增质,由分散到集约,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的变革过程。
这一阶段,我国图书出版市场处于全面扩张、快速增长的“增量”时期。
(一)“文革”导致的“书荒”
“文革”10年对中国图书出版事业也是一场浩劫。1965年,我国出版图书11055种,1966年“文革”开始后锐减至2925种。1966年,全国共有87家出版社,到1971年降至46家。图书出版的主体是毛泽东著作等相关出版物,占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的80.7%,除此之外只有少量政治读物,“书荒”现象非常严重。[1]
(二)恢复与发展
自1978年开始,我国图书出版业进入恢复性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相继修订重印了一批“文革”前出版的图书,恢复重建了一批停办或合并的出版社,并成立了新的出版社。1977年,全国出版社共82家,到1982年达到214家。
重建的力度与爆发式的需求带来了图书出版总量的大幅增长。1977年,我国共出版图书12000余种,总印数33亿册。到1982年,全国出版图书达31784种,其中新书23445种,总印数达到58.79亿册。[1]
(三)出版体制改革的早期探索
这一时期,我国出版业开始了出版体制改革的早期探索。
1982年,文化部发布《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组建“一主三多一少”的图书发行体制,改变了以新华书店为单一发行渠道的局面,民营书店开始进入图书发行领域,图书流通市场日趋活跃。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指导方针。1988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当前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出版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并对出版社机构内部体制改革提出全面意见。机构活力的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图书出版业的繁荣。
(四)图书市场规模数量激增
经过10多年的恢复性发展和改革,我国图书出版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一方面,图书市场总量大幅增加,1994年全国图书品种突破10万种,总印数突破60亿册;另一方面,出版社数量和规模也迅速扩大,1994年全国出版社数量达到514家,出版社职工人数已有近4万人。[1]
(一)全面扩张带来的问题
在经历了以“扩张”和“增量”为主旋律的全面扩张阶段之后,我国图书出版业也不得不面临由此带来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泡沫倾向。表面上看,图书品种和印刷总数增长数据喜人,但单本图书的平均印数持续走低,出版单位效益下降。
第二,结构失衡。图书出版创新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过分倚重教材教辅读物,教材教辅印数占全国图书总印数的一半以上。
第三,忽视质量。图书质量下降,出现“买卖书号”、内容低俗化和出版错误率上升等问题。
(二)治理与调整
面对扩张带来的“散、滥”现象,1994年,国家提出图书出版从“以总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的思路,开始了“治散治滥”的工作部署。
针对图书出版的质量问题,新闻出版署颁布了《关于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并连续多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图书质量大检查。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禁止“买卖书号”的通知》,加大查处“买卖书号”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出版体制改革方面,1996年,新闻出版署发布《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的若干意见》,针对图书发行领域提出“三建一转”的工作任务,图书发行体制更加灵活。此外,这一时期图书出版业的集团化改革也开始起步。
一系列治理和改革措施成效显著,图书质量得以提高,出版市场更加规范,为图书出版市场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1994至1999年,我国图书品种年平均增长7.3%,比之前34.9%的增长率大幅回落。与此同时,1999年全国图书重印率41.4%,比1994年增长了7.7%,也反映了图书质量的提升。[2]
(一)深化改革
这一阶段,图书出版业的改革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2000~2005年,以集团化改革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各地出版集团先后成立,尤其在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进入试点阶段之后,我国出版集团组建步伐进一步加大。
第二,2005年至今,以转企改制为主要特征。2005年,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版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008年,中央提出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分开,并对后者加快转企改制的指导方针,转企改制成为出版业改革的重点。2014年《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则进一步为图书出版业的深化改革提供了路线图。
(二)图书出版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目前,我国已组建出版集团30余家,有一批出版传媒企业成功上市,并出现了数家“双百亿”集团。图书出版市场的发展也更加具有活力,目前我国年生产图书150多万种,年销售图书70多亿册,居世界第一位,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出版居世界第二位,音像电子出版居世界第二位,全国新闻出版总产值已达1.5万亿元。[3]
[1]中国出版年鉴(1949-2001)[J].中国出版,2001(1):29-35.
[2]钟楚.闪光的足迹光荣的历程——半个世纪新中国出版业回眸[J].中国出版,2001(01):34-41.
[3]出版改革:改出活力竞争力[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http://www.gapp.gov.cn/govpublic/92/117039.html,2015-01-08.
G239.29
A
1674-8883(2016)16-02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