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浅析电视选秀节目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以第四季《中国好声音》为例
李琦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自从2005年,电视选秀类节目初次出现在国内的电视荧屏上就引起了巨大关注。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新一代电视选秀节目以自身的独特优势吸引着电视受众,并对受众的心理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受众的求新心理、求真心理、代偿性心理和参与心理等。媒体人需要促使电视选秀节目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为受众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传播环境。
关键词:电视选秀节目;发展;受众心理
2012年,中国选秀节目走进第7个年头,一档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社会的强烈讨论,掀起了一阵收视热潮。如今,《中国好声音》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尼尔·波兹曼曾说:“电视是我们文化中存在、了解文化的最主要方式,电视中表现的世界便成了这个世界应该如何存在的模型。”在选秀节目泛滥的今天,这档顶着四季的辉煌,伴随着超高的关注度、话题度和不断质疑的里程碑式的电视选秀节目使我们不得不去剖析它的艺术价值,以及由它所引起的更为重要的受众心理的变化。
传统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现场观众、专业评审、大众评审等投票机制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中国好声音》的全新赛制不仅激起了受众的观看欲望,也更加尊重选手本身的音乐素养,符合受众求新的心理。
(一)“盲选”形式新
纵观四季《中国好声音》,它相对于以往的选秀节目,评委为选手打分不仅仅从歌唱实力方面评判,还会考虑到服装、妆容、舞蹈、舞台表现力等各种因素,综合打出分数。而《中国好声音》则采取了“盲选”的新形式。在导师对选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甚至不能第一时间看到选手,只能单纯地通过选手的音乐演唱来决定转不转身。这种新颖的选拔方式不仅增加了节目的看点,也剥离了传统选秀节目中的众多额外因素,使选手本身的音乐魅力得到放大。
(二)导师“面孔”新
《中国好声音》不同于传统选秀节目的又一大因素便是不再像其他选秀节目一样邀请几乎同一阵容的导师,如频频出现在选秀节目中的几位导师如高晓松、黄舒骏等人,这样易引起受众的视觉疲劳,降低节目本身的特色和对受众的吸引力。而第一季的《中国好声音》邀请到了几乎没有在选秀节目中出现过的刘欢等人,第四季节目甚至请来了流行天王周杰伦,超重量级的导师无疑为节目增色不少。
说起选秀节目,除了选手的实力外,另外一点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节目的包装。通过对节目的舞台、灯光、选手的造型、舞蹈、服装进行设计,都会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过于华丽的包装反而会失去节目的本真,使观众觉得不够真实。而《中国好声音》简洁的舞台设计、质朴的选手造型反而激发了观众的收看兴趣,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求真心理不仅仅是受众对节目真实性的渴望,同样也体现为节目中导师真实的表现。受众渴望听到更加真实动听的声音。这个舞台不论出身、不论外貌,只听声音,只听音乐。例如,第四季《中国好声音》的冠军张磊,在登上《中国好声音》之前,只是一名爱好民谣乐的打火机店老板,登上好声音的舞台让我们见识到了他淳朴的音色和极具感染力的嗓音,一首《南山南》以最质朴单纯的演绎为观众带来了朴实无华的感动。
而导师之间对学员的争夺也透露出真性情,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这也使得《中国好声音》区别于传统选秀节目,为泥潭之中的选秀节目重新打下了一片天地。
“代偿性满足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机能,指的是当人的某种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会幻想出某种客体的表象或运用其他代替方式,使其愿望得到虚拟性的满足,以维持心理平衡。”孙兰娟教授如是说。而《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也与受众的这种心理密不可分。
中国人自古讲究英雄有梦,即便是普通人也都拥有自己的梦想,而现实中能给大众实现梦想的机会太少了,这就促使许多电视台推出实现梦想类的节目,迎合受众的心理需要,帮助受众实现梦想。
《中国好声音》通过播放学员的坎坷遭遇或者追梦经历,很容易引起电视机前观众的共鸣,并以此来鼓励观众勇敢追求梦想,实现梦想,传递正能量,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受众的一种心理满足。
由于当前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受众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在电视上观看节目这种心理需求了,而是更愿意参与到节目当中去发表个人观点,参与节目互动,从而达到一种心理满足。
受众不但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观看节目,还可以通过微博等形式参与到节目中与学员互动或者沟通,这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参与心理,使受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节目的魅力。节目组也通过在每期节目下方添加滚动字幕的形式将观众的精彩留言公之于众,从而展现受众独特的语言个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受众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中来,有利于节目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和保持高度的话题性。而《中国好声音》所延续的四季辉煌不仅为一片死寂的选秀节目带来了一线生机,也对我们研究选秀节目对受众的心理影响起到了借鉴作用。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真正的社会教育者不在学校和社会,而在传媒那里”。一档优秀的选秀节目不能只是一味制造娱乐气氛,更重要的是去引导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这是作为媒体的责任也是义务。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受众的心理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媒体也要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节目质量,紧抓节目特色,提升节目的价值,顺应时代发展,体现出媒体的号召力和明星的榜样力量,营造和谐健康的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4.
[2] 孙兰鹃.论音乐起源于代偿性满足的心理需求[J].民族音乐,2010(03):9.
[3]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23.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129-01
作者简介:李琦(1992—),女,河南平顶山人,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