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视听艺术的理想极限
孙雪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视听艺术是一门时尚艺术,是一门技术艺术,更是一门科技艺术。视听艺术的分类往往与创作、创意联系到一起,实际上也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视听艺术是一门极限艺术,其通过人的感官达到触发点,让人们获得美的享受,达到心灵上的震撼,受到艺术的冲击,真正地融入视听艺术当中,人们会获得灵魂上的各种感受。视听艺术是一种极限,对视听艺术的极限追求实际上就是对艺术灵感的深层次理解,从而获取更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围绕视听艺术的内涵,从理想化的角度来探讨视听艺术的极限,对视听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意见,通过现实的构想来解读视听艺术的发展趋势。
视听艺术;理想;极限
视听艺术是包含广播电影电视等各方面艺术的总称,视听艺术主要是一种通过画面、声音以及色彩等内容来传达的艺术,以艺术的形式给人们以享受。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视听艺术也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发展。视听艺术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了不起的成就,在视听艺术的标志性内涵中,容纳了多元化艺术门类,实际上可以概括为数字化、微观化以及个性化。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都呈现出了技术上的各种变化,从1927年以来,电影加入了声音,随后电视也诞生了,而纯粹的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更加臻于化境,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在1928年实现了“联姻”,听觉与视觉实现了真正的视听融合,这就是技术革命给人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追求的第三个维度就是色彩,色彩最终也不出意料地与声音和影像结合到了一起,使视听世界变得更为真实、具体,我们也真正地看到了符合视听艺术的种种形态和动态的结合,技术给予了这种结合最大的施展空间,给予了视听艺术结合的最大动能。本文根据这种发展趋势作出一个理想化的未来构想,以求探索视听艺术发展的趋势。
我们都知道视听艺术依托的根本在于技术,不论什么都不能替代技术对于视听艺术的影响,在视听艺术的技术理想上,尽管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的发展是在不断进步的,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我们依然沿着技术革新的轨道和步伐,大胆地去探索技术上的理想极限,而这种极限与视听艺术是息息相关的。从技术上来说,目前的数字化可能代表了视听艺术的领先,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我们沿着数字化的途径走下去,实际上真正的技术体现在第五次或根本性的最后一次革命上,即生物技术的真正拓展,生物技术将真正让视听变得自然,你不需要技术配件,需要的只是基因移植,你可以获得更高的听力和更完美的听觉,去辨别风声中传来的音符是否源自于自然的那种天籁,当然这种技术的发展,体现在视听艺术上必然是一种享受,必然会加速视听艺术的发展。我们认为数字化仅仅是停留在当前技术水平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会被淘汰和打破的,而当前的技术模式仅仅属于技术的一个层级,不论技术怎么突破,如果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那么获得结果只能是在这个层级上沿用得越来越高。技术手段越来越高明,但却始终摆脱不了技术的真正所需和真实含义。我们看待视听艺术在技术上的理想极限,实际上就是在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这种未来会为视听艺术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已经预言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场涉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新技术革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视听艺术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它使在技术上各有其源的电影和电视合二为一。其次,由于数字化省略了剪辑台和编辑机等大量后期环节,使物质性的成本降低,因而使影视工业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其三,由于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上的处理十分方便,变形、移植、删改极为容易,使视听艺术显现出充分的视听可能性。视听艺术的微观极限自然是零,即在微观上,视听艺术几乎是可以通过虚拟空间或者视网膜就可以达到的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VR似乎已经将视听艺术的微观世界降低到眼部的范围内,但是真正的视听艺术在微观上的成长应该是看不到任何外带或者外借的设备的。视听艺术的微观理想极限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视听艺术的掌握和操作,我们的大脑将成为视听艺术作品的数据库,整个视听艺术的微观极限充分说明了视听艺术的极限变革,我们强调这些内容上的变革实际上是一种深层次的触动,不断地随着技术的革新而更新换代,而不断求索,真正的微观极限改变的是整个视听艺术的方式和方法,即包括内涵与内容,也包括传播与储存,同时更是人们探讨技术的一部分。
真正的个性化理想极限就是去除所有的标准,没有任何限制,在广阔的空间里肆意驰骋,不会因为影音的格式或者大小而受到限制,不会因为不同的视听材料而感到矛盾。视听艺术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性化,人的性格决定了视听艺术的性格,让视听艺术具有独立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是一个平台,每个人都是一个点,每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个性化发展极限,我们在追求视听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融入个人的喜好。总的来说,个性化是以技术的理想极限和微观的理想极限为前提的,人们会在不断的融合发展中得到最终的视听艺术极限。所谓的极限,就是把我们概念中上帝应该承担的事情变为普通个人都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极限,也是我们对视听艺术最终模式的向往。
[1] 江逐浪.电视艺术技术论——高科技语境下的电视艺术[D].北京广播学院,2003:4.
[2] 罗莉.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6:8.
[3] 赵怀勇.有形之手与无形之剑——数字时代影视艺术发展与科技进步之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7:22.
J901
A
1674-8883(2016)19-0106-01
孙雪丹,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视听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