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霁 王 梅
(1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2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发展的影响
彭雪霁1王梅2
(1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2;2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以其震撼性的“在场”体验、丰富的交互方式、高效的传播效果等因素被国内外各大媒体追捧,从而引发了新闻的新一轮转型。本文主要分析了VR新闻发展的背景以及VR对新闻发展的影响,最后简要分析了VR新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虚拟现实;VR;新闻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近几年在国内外可谓炙手可热。从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开始,虚拟现实“随风浅入夜,润物细无声”,持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2015年,全世界VR产品出货量仅为100万台,其中大部分为廉价的纸盒眼镜。但2016年被业界公认为“VR元年”,整个VR产业的飞速发展期即将到来。
2016年2月,高盛发布VR行业发展报告《Virtual&Augmented Reality Understanding the race for the next computing platform》,指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有潜力成为下一个重大计算机通用平台,如同PC和智能手机。围绕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展开的各项努力终将重塑当前的行为方式。该报告对2025年的VR/AR市场规模作出了三个级别的预测,其中标准预期为800亿美元市场规模(硬件450亿美元,软件350亿美元),VR产品的用户规模预计为3.15亿人。在此背景下,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为新闻业进军VR产业提供了动力之源。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这在产业政策上支持了新闻和VR的媒介融合。从传播理论上看,VR技术重构了一个由受众主动参与体验的“拟态环境”,拓展了新闻信息的内容和维度,有效降低了信息传播中“噪音”的干扰。受众可以通过VR技术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始末,与新闻事件中的人或事产生深刻的感情联系,大大降低了编码解码的信息歧义。VR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在场”(Sense of being on sense)体验,观众化身为新闻事件的参与者,而不只是观看者。
VR新闻的探索步伐逐步加速,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络绎不绝。2013年,甘内特集团旗下《得梅因纪事报》推出大型解释性报道《收获的变化》;2014年,ABS使用VR制作纪录片《叙利亚项目》;2015年,CNN通过VR直播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辩论现场;2016年两会期间,新浪网推出《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报道等。
虚拟现实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和交互,从而生成三维立体逼真的虚拟环境。理想的VR可以体验一切人具有的感知,如触觉、嗅觉、力觉等。1993年,美国科学家G.Burdea和法国科学家P.Coffet在“Virtual Reality System and Application”一文中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三角形”理论,说明了虚拟现实技术的“3I”特征并沿用至今,即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想象性(Imagination)。
(一)VR技术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
2016年1月路透研究与牛津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2016年媒介机构将注意力集中于360度全景视屏、直播视屏及“在场式报道”这三种报道形式。
360度全景视屏制作成本低,流程较简单,接受成本低,受众基数广,增强了受众的现场感和信任度,但交互性弱。它通过360度全景摄像机与其他设备拍摄新闻现场,经过后期处理发布在网上。受众可以通过VR设备观看,获得比较真实全面的体验,也可以点击特定位置,放大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360度全景视屏的例子有Vice杂志制作的《纽约百万人大游行》、人民日报制作的9.3大阅兵全景VR视屏。
直播视屏时限性较强,一般配合大型新闻事件和活动使用,能借势传播,迅速引起受众的关注,发挥议题设置效应。它基于360度全景视屏制作,如CNN直播首个民主党候选人VR论辩(2015)、NEXT VR直播科比退役赛(2016)。
“在场式报道”与前两种报道方式的共同点是以360度全景视屏为基础,区别在于加入了体感和追踪设备,赋予了受众运动自由和交互自由的体验。目前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运用游戏元素,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场式报道”的新闻信息冲击力和震撼性更强,信息对受众的干扰度和用户自身的防备心理降低,受众的想法和行动是基于自身的判断,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认同感和信息接收度。例如,《得梅因纪事报》推出《收获的变化》,其中融入了目前网络多媒体报道的各种元素,如交互功能的地图、静态信息数据图表等,并设置游戏任务,使读者不会遗漏重要信息。
(二)VR技术引发了新媒体理念的深化
任何改革都不会轻松,在这场由VR技术引发的革命中,决定改革成败的最重要也最具活力的主体是人。如同数据新闻带来的数据挖掘人员、图形可视化技术人员与编辑、记者共同合作建立的数据新闻团队一样,VR新闻制作团队中同样需要加强VR技术人员、导演、360度全景摄影师等人员的合作。而VR新闻的叙事手法、传播路径、内容制作与传统新闻完全不一样,媒体人员应扬弃传统思维,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闻传播方法。
美国皮尤(Pew)中心的“新闻卓越计划”报告显示,传统新闻媒体已难以引领数字革命的潮流,数字化时代的媒体创新多在新闻机构以外的领域产生。国内,传统媒体被持续唱衰,以今日头条、腾讯新闻、ZAKER为主的新闻聚合类App席卷年轻群体的新闻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传统媒体仍拥有社会主流影响力和公信力,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和品牌效力。在VR新闻中,媒体与VR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可以降低成本,跨越技术壁垒,有效吸引年轻群体的兴趣,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声誉。例如,2015年,《纽约时报》联合谷歌,向其100万订阅用户免费提供Cardboard。值得注意的是,VR新闻中出现了两段分别由GE和宝马赞助的短视频。VR新闻中的VR广告将成为媒体广告收入的一个全新盈利项目。
(三)VR新闻重点是以内容建设为中心,与用户深度互动
尽管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理念,但新闻内容才是新闻的核心价值。受众观看新闻以内容为根本需求,企图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受众借助VR设备,亲临新闻事件现场,目击并参与整个事件的发生始末,排除外界干扰,获得独属于自己的认知,最大限度地理解新闻事实。相对于传统媒体提供的片面真相和间接体验,以及受众接触新闻报道的防备心理,VR新闻通过场景还原、实时直播等,诠释了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原则。
VR新闻还可以与大数据技术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相结合,提升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媒体团队用数据技术对社会热点进行深度追踪,用VR技术构建虚拟场景,供受众参与感知,用AR技术进一步拓展受众的思维方式、认知深度和信息交互能力。与此同时,在受众接受VR新闻时,VR设备也作为用户的生理数据采集与记录者,从心跳、脑电波状态等身体数据,准确测量用户对于新闻信息的反应。这样层面的反馈,不仅更真实精确地反映了信息在个体端的传播效果,也为新闻信息生产的实时调节、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可靠依据。从整体上看,这些数据也可能成为了解不同人群状态和社会动向的基础。
近日,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显示,到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50亿元。VR新闻应顺应潮流,在应对技术革命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和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VR技术的发展普及也是对传统媒体话语权的消解。对于新闻事件而言,个体站在不同的立场,捍卫自己亲身体验的见解,说服他们的难度加大,权威性论断难以横行。但是在VR新闻生产中,媒体仍是主动的存在,媒体有可能施加更隐蔽的影响,并逐步加固自身的品牌形象和权威性。VR新闻运用游戏等元素,顺应了目前的娱乐化倾向,但也偏离了新闻媒体维护一个社会对于准确而不是愉悦信息的需求。新闻的严肃性需求和娱乐化倾向仍是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史安斌,张耀忠.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1):34-41.
[2] 俞哲旻,姜日鑫,彭兰.《丰收的变化》:新闻报道中虚拟现实的新运用[J].新闻界,2015(9):61-65.
[3] 杜江,杜伟庭.VR+新闻_虚拟现实报道的尝试[J].青年记者,2016(2):23-24.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322-01
作者简介:彭雪霁,新疆大学2015级专硕,研究方向:广告。王梅,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