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路在何方
李静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电视真人秀在全媒体时代下成为受众最为推崇,收视效果最为可观的娱乐节目。多数省级以上的卫视都想要通过真人秀节目提高各自的收视率。纵观真人秀节目市场发现,无论男女、明星、平民都走上了电视台搭建的真人秀舞台,与各大媒体一起构建了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背景。但真人秀节目目前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节目模式还需不断创新。本文就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火爆,探析其火热的原因、发展的现状以及节目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真人秀;热播;观众;存在问题
互联网科技的全面覆盖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真人秀节目翻开了全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发展的新篇章。20世纪90年代,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新宠”开始走上荧屏。如今,电视真人秀节目类型多样且备受推崇。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逐步演化成为一种主流的电视节目形态,并且引起了社会不同人群的关注和讨论。就算目前电视真人秀节目影响广泛且关注度高,但就其发展进程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概念界定
真人秀节目在英语国家被称为“RealityTV”或“Reality-Show”,在我国将其称为“真实电视”或“真实秀”。尹鸿教授指出:“那些由节目制作方制定规则,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就是真人秀。”[1]真人秀也称为“真人实境秀”,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丰富的奖品奖励,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2]
(二)电视真人秀的发展
1999年荷兰真人秀节目《老大哥》的播出在全球掀起了真人秀热潮。由广东电视台推出的野外生存节目《生存大挑战》标志着真人秀节目正式登陆中国。由于早期的真人秀节目与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文化习惯有一定的冲突,刚刚引进的真人秀节目在初期并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003年湖南卫视在适应中国不断对外开放以及国内国情的基础上推出了《超级女声》,以“全民选秀”“海选”为看点成为当年电视节目的最大赢家,也将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推向顶峰。之后《莱卡好男儿》《梦想中国》都取得了收视佳绩。随后,由于节目形式单一使受众逐渐对真人秀节目失去了原有的兴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再次陷入低谷。
2014年浙江卫视引进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Man》,推出了一档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播出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节目中的游戏内容被广大观众争相模仿。随后各大卫视相继推出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如《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与同时期的其他电视娱乐节目相比,此类节目都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当前,欧洲各国以及西方国家出现的真人秀有100余种,我国目前的真人秀节目类型主要有五种:其一,生存挑战型真人秀。这类真人秀节目主要特点是将参与者放置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同时设置种种高难度的任务项目,不断产生淘汰的节目模式。其二,表演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此类节目主要特点是设置比赛规则进行表演,明星评委以及观众对参与者进行评选,胜出者可通过此类节目成为“明星”。其三,相亲类真人秀节目。此类节目以男女婚恋为主题,通过男女参与者沟通表演等环节建立男女双方的恋爱关系。其四,益智闯关类真人秀节目。此类真人秀节目接受范围广,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节目通过设计不同知识领域的问题让参与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答题,并在闯关环节设计各种关卡。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火热绝非偶然,在当前这个工作节奏较快的环境中,电视娱乐节目成为受众寻求娱乐放松的主要形式,满足了受众对娱乐精神的不断追求。
(一)多元化发展,传递正能量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发展也更为多元化。根据网络不完全统计,仅湖南卫视2015年就有8档真人秀节目占据黄金播放时段。通过各种真人秀的名称就可以发现,真人秀节目类型涉及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如《爸爸回来了》《花儿与少年》《花样爷爷》等。同时电视真人秀节目放弃了传统的室内演播室,将拍摄地点选在了户外,这种开放性的拍摄模式使受众耳目一新,如《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全员加速中》等。
电视拥有的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集中于荧屏,对接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将信息传播带入了一个普遍接受的时代。所以,电视真人秀节目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真人秀节目通过节目制作方的节目设计传达不同的内涵,也实现了媒介教育大众的功能。大型户外竞技类节目《奔跑吧兄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明星嘉宾在节目中传达的运动、智慧、勇气得到了年轻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回来了》以及《爸爸去哪儿》中明星们的教育理念是众多家长最为期待的看点。
(二)互动性增强是真人秀火热的一大关键
互联网的全面覆盖以及终端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使电视媒体的发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互动性是此类节目赢得可观收视率的一大法宝。
真人秀节目突破了传统的“传者”和“受者”的界限,使观众从以前单线通过电视了解信息的方式转变为在进行沟通和反馈的过程中接收信息。加之移动终端的普及,微信、微博、App程序、二维码的不断出现,使观众能在收看节目的同时参与到节目中去。真人秀节目设计观众投票、有奖竞猜等环节,此类环节参与节目甚至控制了节目的进程,满足了观众内心的成就感和“权力”快感。
(一)无序竞争导致复制模仿泛滥,节目欠缺深度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引进的节目,早期的模仿是学习借鉴的必经之路,故而制作模仿节目无可厚非。然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我国的发展也已有十几年的历程,尤其是近几年真人秀节目扎推出现使观众以及圈内人士为之担忧。
率先制作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电视台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收视率,如今各个省级电视台争相“圈地”,以抢占节目市场和高收视率为目标,一味复制甚至照搬其他节目,导致真人秀节目创新力不足,节目制作粗糙。《爸爸去哪儿》引进韩国综艺节目《超人回来了》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使同行在羡慕的同时模仿复制出了《爸爸回来了》等节目。即使《极速前进》真人秀节目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仍旧没有摆脱韩国媒体指责,《极速前进》从节目名称到内容设计都存在抄袭的嫌疑导致被炮轰。
(二)制作方设计“拟态真实”造成受众现实生活的迷失
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就提出“拟态环境”一说,他认为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供的环境。[3]电视真人秀归根结底的卖点是“作秀”上,制作方将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选手集合到一起吸引受众群。因此,真人秀节目所谓的“真”仅仅是制作方节目氛围营造得极为真实,实则是一种“拟态真实”。
《我们相爱吧》将选手异性结合,节目中设置成恋爱的情侣,通过荧屏展现恋爱的美好与温馨,参与节目的嘉宾按照制作方的要求将节目“演”得如同现实生活一般,预设出各种虚拟场景来构建节目。而观众有时会迷失到制作方设计的环境中去,使观众将真实生活与节目中设计的场景进行对照,造成观众对现实生活环境的不满甚至产生模仿“拟态真实”的镜头生活。
(三)娱乐狂欢下电视媒介承载的社会责任弱化
当电视媒体打着全民娱乐的大旗,利用全媒体平台吸引观众的时候,冠名权的广告赞助成为真人秀节目制作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根本追求。一些平民也以实现梦想、怀揣理想为口号,试图通过真人秀节目的极高的关注度迅速成名。
电视媒体制作真人秀节目在考虑节目的收视率的同时还应考虑到节目设计元素的时尚性,大众性文化是否兼顾了目标受众、潜在受众甚至还要考虑未知群体的感受。电视媒体作为受众最多的大众媒体理应承担起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审美趋向的引导责任。节目内容在展现个性、追求自我的同时不能为了追求节目效果、吸引眼球,就放大某些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忽略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电视真人秀节目通过荧屏向受众传递了娱乐精神,活跃了社会气氛。但是纵观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不难发现各个省级电视台为了赢得收视率,媒体之间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应该找到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点,使各个阶层的受众都有话语权。同时,媒体应改进模仿的节目形式,摒弃低俗性、冲突性、粗放型的节目看点。
中国电视媒体应学习外国优秀节目的优点与本国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和品牌价值的真人秀节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观念不断开放。全民娱乐成为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东风”,媒体切勿为了赤裸裸地争夺收视率和商业利益,将全民娱乐变为毫无意义的娱乐至上的狂欢。
参考文献:
[1] 刘川郁.从传播学角度解析真人秀节目特性[J].当代传播,2012(2):52-53.
[2] 李叶子.简论中外电视节目中“一脉相承”与“各具千秋”[J].今传媒,2014(1):118-120.
[3] 李军晶.大众传播:异化的延伸与放大[J].零陵学院学报,2004(4):145-148.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144-02
作者简介:李静(1991—),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