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静
(青岛滨海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新媒体时代傅园慧走红折射出的文化内因
赵 静
(青岛滨海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意外成“网红”的事件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密切相关。新媒体传播中的交互性、群体性和自发性是促成傅园慧红遍网络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件事也揭示了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的变革,民众的价值观念正从集体主义向个性化转变。
新媒体;傅园慧;“网红”;个性化
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成为网民追捧和喜爱的新一代网络红人,被称为“洪荒少女”。奥运铜牌获得者赢得了比金牌获得者更多的关注度和曝光率,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该现象离不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独特性,更折射出现代国人价值观念的变迁。
新媒体一般指在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兴起的媒体形式。从最早以PC端为主导的互联网,到现在以各种移动终端为主的信息传播媒介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最常见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包括微博、微信,以及各类新闻客户端,还有直播网站、弹幕网站等。新媒体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并体现出新的传播特点。
(一)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新媒体传播非常重要的特点。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可以及时进行沟通,各个信息接收者也能进行密切交流,这一过程形成了信息的反馈和再生产。在评论、转发、点赞等交流形式中,新媒体成为普通民众自由表达个人观点的一个平台,真正实现了人人都是发声筒的信息传播。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了与外界的观点沟通。这样高效的交互式信息传播,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独有的特征。[1]例如,弹幕网站的兴起,交互性是其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信息接收者不仅观看内容,同样注重自我观点的表达以及与他人的信息交流。同理,围观、点赞、打赏、评论、转发功能强大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也极为突出。
(二)新媒体传播的群体性
新媒体的使用者属于主动型的信息接收者。通过网络登录各种新媒体平台,搜索并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人物等信息。各类新媒体平台也在努力使用各种大数据手段,向不同的人推送不同的信息。例如,以推送信息著称的新媒体“今日头条”,在“投其所好”推送单个人感兴趣信息的同时,加上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就形成了以不同关注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群体性圈子,促成了毫无关联网民的兴趣群体。[2]这种群体性在微信朋友圈中体现得最为直观。单一的信息通过熟人、朋友等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密切联系的人的转发评论,形成了从线上到线下的群体性话题,加剧了信息话题性的关注度和热度。同样,微博、直播等不同新媒体形式都在网络社会中具备相应的“群体性”,通过“圈子”和“人群”,信息传播的密度和话题性更强。
(三)新媒体传播的自发性
新媒体平台为每一个普通民众提供了向外界发声的渠道,甚至用户生产的信息已经成为新媒体平台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占据新媒体平台最大的数据量。国外的Face book以用户自己生产内容为标杆,国内的微博早已成为众多信息报道的源头,微信则每天呈现并分享用户个人的最新动态,弹幕网站同样是以呈现用户观点为特色。新媒体传播的自发性使得每个人都融入信息的生产、传播过程之中。虽然单个人发声的影响力各有不同,但在群体性话题中的人往往会通过点赞、转发、评论的形式发表个人见解。每一个普通人通过“刷屏”行为,都成了自发性的新媒体信息传播者。
(一)傅园慧的意外走红
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子仰泳半决赛结束后,傅园慧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两分钟的采访片段,出现了“我已经……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以及对明天的比赛“没有(期待),我已经很满足了”等出人意料的语言,同时傅园慧的表情、动作非常夸张,形成了幽默感十足的搞笑效果。这种反差和幽默很快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在微信朋友圈刷屏。8月9日,里约奥运会女子仰泳100米决赛结束后,傅园慧由于近视而看不清比赛成绩,以为自己没有拿到奖牌,采访视频中她从平静地接受采访,到从记者处得知自己是铜牌获得者,前后的反差,再次推动了傅园慧的“网红”之路,“那我还是很满意的”语言以及她夸张的表情,使得她成为中国运动员中的“第一网红”、游泳界的“第一段子手”。网络上被傅园慧的各种表情包刷屏,她的粉丝数量也不断增加,两周后暴涨至700多万。8月10日,傅园慧在映客直播1小时收入30多万,更是印证了其“网红”的盛况。
(二)傅园慧的走红离不开新媒体的传播
在傅园慧走红事件中,最初的信息源于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属于传统媒体信息首发。但信息被普通民众大量地关注、讨论却是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的,各种表情包也是在网络上传播的。这种现象离不开新媒体的交互性、群体性、自发性等特点。傅园慧的“网红”之路离不开欣赏其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的基础人群。这部分人最早发现并自发性地传播有关傅园慧的采访片段、截图,并模仿其神情动作,制作各种表情包,丰富网络上关于傅园慧的各种信息,形成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燎原火种”。从各类新媒体个人发布的信息来看,模仿并充实傅园慧网络资料的当属年轻人群,他们上传自己的模仿视频、热烈讨论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从而自发地丰富了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在新媒体传播的第二阶段,群体性和交互性造成了信息一传十、十传百的几何式增长。最终,傅园慧短短两分钟的采访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傅园慧走红所形成的微博话题、微信朋友圈刷屏现象、网络直播平台的火爆,代表新媒体传播时代民众对“傅园慧”为代表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喜爱。同时,这也代表中国文化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90后彰显自我的群体形象
傅园慧出生于1996年,属于典型的90后女性。90后是伴随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受新媒体影响巨大。在个人的行为表达方面,他们追求个性,更注重自我感受,彰显自我意识,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他们的责任感和刻苦训练精神,更多地来自内心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喜爱,而国家、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压力成分减少,90后更多的是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
普通民众通过网络评论、围观、送礼、点赞等,表达自己对傅园慧的喜爱。傅园慧呈现了90后女性有责任感、有追求,同时又具备鲜明个性的群体形象。这种积极乐观又坚忍不拔,彰显自我又具备担当的形象,是普通民众乐于看到的、喜爱的。人们惊讶于傅园慧自我满意的充分表达,进而津津乐道她身上散发的乐观精神。这种真性情的魅力确实会鼓舞当前社会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普通民众。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筒,普通人对傅园慧的喜爱,促使傅园慧成了新一代网络红人。
(二)个性文化不再服从于集体文化
中国有5000年的封建皇权统治史,从根源上讲是注重集体观念的。因此,中国奉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的价值观念。而沿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更是要求女性实行严格的自我约束,按照社会对女孩、妻子、母亲的形象期待束缚自我,不能彰显个性。在这样的集体文化氛围下,迎合外界的评判标准和社会形象期待已成为国人的行为准则。而傅园慧的“网红”现象,揭示了每个人都是真实自我的价值观念。
傅园慧站在里约奥运赛场上,已经是世界顶尖的运动员之一。相较于常人,她已经取得了令无数人望尘莫及的成就。同其他中国奥运健儿一样,她也接受过众多的采访,也了解运动员在采访时常见的“感谢祖国、感谢人民”等常规套路。但是,傅园慧展现了完全个性化的东西,她不再将“祖国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等沉重话语放在首位,而是把个人、个体的真实感受放在首位。傅园慧的率真,应视作90后一代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一种体现。过去整齐划一的审美行为和审美风格被打破了,代表自我个性的文化逐渐盛行。所有的新媒体传播方式都在鼓励民众彰显自我,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更多的信息资源。
90后一代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长大,从PC端到移动互联网,从网络论坛到直播平台、互动社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新,90后一代明显受到了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开放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亚文化、新文化观念、自我价值观的兴起、发展和变化,伴随着新媒体的发生、发展和壮大。新兴的信息传播渠道使90后群体有更多机会获取与传统教育、传统文化不同的观念和思想。这也造成90后人群不再以集体价值诉求为最重要的动力,而是在符合社会基本身份定位的同时,尽量呈现自己个性化的内容。
傅园慧的意外走红,主要依托新媒体的传播,同时也符合彰显个性的社会文化潮流。正所谓偶然中存在必然因素,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网红”傅园慧。在新媒体传播时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革,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但相关部门也要对新媒体信息传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监督,使其把握好度,不要让个性成为反叛,而应在社会主流价值观允许的范围内展现自我。
[1] 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136.
[2] 王婉妮.网络新媒体特点及其现状分析[J].今传媒,2014(12):124.
G206
A
1674-8883(2016)20-0015-01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山东省文化厅2015年度“女性与传统文化”专项课题(ZX2015062);2016年青岛社科规划项目(QDSKL16012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赵静(1985—),女,河北衡水人,青岛滨海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女性文化及影视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