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畅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浅析新闻出版自由
——读《论出版自由》有感
王畅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论出版自由》是英国伟大诗人和政论家弥尔顿的不朽之作,是他所有政论中最重要的一篇。书中的相关论证,大多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史料,以及基督教中的诸多内容,繁复浩杂而又晦涩难懂。但弥尔顿的信手拈来与滔滔不绝足以令人对那四个世纪前高谈雄辩惊四座的场景心驰神往。
关键词:出版;自由;《论出版自由》
《论出版自由》是英国伟大诗人、政论家弥尔顿的不朽之作,是他所有政论中最重要的一篇。这篇文章最初是1644年作者向英国国会提出的一篇演说辞,也是一篇争取言论自由的战斗檄文。该文原名《阿留帕几底卡》,沿用了古希腊大演说家伊索克拉底斯呼吁雅典人恢复旧民主制和阿留波阁来反抗马其顿人时所做演说的名字,彰显了弥尔顿争取自由的斗志。
1644年,新兴的英国资产阶级在同斯图亚特王朝的斗争中取得了初步胜利。然而,资产阶级的上层分子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试图营造新的专制,希望通过《出版管制法》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弥尔顿为了争取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写下了这篇政论,向国会提出了呼吁,并警告了当轴诸公。可以说,这篇文章是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开山之作。
人们会因为了解到了坏的知识而变坏吗?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弥尔顿认为,人们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不明智”的读者来说,好书和坏书对他们一样,审查不审查都无所谓;而对于“明智”的读者来说,好书自然大有裨益,至于坏书,这些读者可以凭自己的智慧来发现其错误,进而在驳斥中彰显真理。所以,不审查的话同样无害。但是如果进行了审查,不明智的读者不会受到影响,但是明智的读者会丧失进一步提升的机会,这显然比不上不审查。
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好的知识和坏的知识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它们应当同等地被传播,因为二者对所有读者起的作用是相同的。这与大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有某种契合之处,即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个人既有的一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思想经过密尔、穆勒等人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了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重要源泉。
故而,“一份没有错误的报刊,是软弱无力的”。不存在争辩的舆论环境不能让真理进一步彰显。所以,言论应当是自由的,应该多元化,唯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真正认识真理——这是新闻自由的肇始之一。
拥护审查行为的人,大多秉持这样一个说法:审查是要过滤掉恶的内容,留下善的内容,这对人们是有益的。如果要驳斥他们,存在这样一个思路:善和恶是无法分开的,如果没有了恶,那么恶的对立面也就不复存在了,这种审查相当于同时毁掉了善,故而是有害的。在书的第16页,弥尔顿对此做了相关论述:
“没有对于恶的知识,我们又有什么智慧可作选择,有什么节制的规矩可以规范自己呢?谁要是能理解并估计到恶的一切习性和表面的快乐,同时又能自制并加以分别而选择真正善的事物,他便是一个真正富于战斗精神的基督徒。如果一种善事隐秘而不能见人的,没有活动,也没有气息,从不敢大胆地站出来和对手见面,而只是在一场赛跑中偷偷地溜掉,这种善我是不敢恭维的。”
弥尔顿明确地指出了善与恶的不可分割:如果审查掉了恶,那么哪里还存在善?如果善都不存在了,审查还有什么意义?“使我们纯化的是考验,而考验则是通过对立物达到的。”所以,恶的知识的存在,能让人们在观察和驳斥它的过程中,发现善的特征,从而走在了通往美德的道路上。弥尔顿建议,读书要兼容并包,有不同意见的交锋才能让正确的观点更凸显其价值。
1644年,在英国,弥尔顿发表了这篇演说,为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奠定了基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社会的建设。
1644年,在中国,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中国即将迎来封建专制社会的顶峰,清王朝将以史无前例的审查制度扼杀人民的思想。
将近400年后的今天,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依然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新闻法》。尽管现在的言论环境已经宽松了很多,但是这种宽松程度并没有达到能够充分激发真理最大活力的程度。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古代,看看当时的为政者是怎样对待言论自由的。
《左传》中记载,在春秋时期的郑国,有这样一个故事: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乡校就像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为政者在里面可以听到各种声音,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接受,以利施政。我们今天在制定言论自由有关政策的时候,不一定非得把目光往大洋彼岸转移,看一看我们先人在两千年前的政治智慧,同样获益良多。
自由的言论是有益于政治进步的,而严厉的审查政策有可能导致“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承载了厚厚的自由思想。或许因为译者吴之椿先生的半文言翻译,这本书读起来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也没有想象中的易懂。
从总体上看,弥尔顿充分尊重了当时有可能成为读者的公众,尤其是其中的精英部分。他们不是“魔弹论”中可以被随便击中的受众:对于好的和坏的信息,他们有充分的辨识能力,并有选择地予以接受。在这一基础上,弥尔顿雄辩滔滔,强烈抨击了出版审查制度,为言论自由张本。
400年的时光缓缓流淌,西方的言论自由在发芽、成长,最终枝繁叶茂。回首东方的古老大地,可不可以引进一片绿荫呢?
参考文献:
[1] 丁俊杰.简论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J].现代传播,2002 (5):9-13.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060-01
作者简介:王畅(1993—),女,河北曲阳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出版专硕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