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志成 韩 强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
文/周志成 韩 强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亲切关怀、市委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下,北京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北京实际,发挥首都优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到了保障示范和带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新的历史性起点上,全面回顾北京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党的建设;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亲切关怀、市委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下,北京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北京实际,发挥首都优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并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北京市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对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党建工作、推动北京朝着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迈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阶段,北京市分别于1982年11月6日至13日、1987年12月13日至12月17日召开了中共北京市第五、六次代表大会,全面落实中央精神,逐步恢复机构,完善制度,加强建设,党建工作成就斐然。这一时期,按照中央对全国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市的一些重点任务,北京市在党的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这样一些工作。
第一,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不断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经过审查甄别,对全市“文革”中被立案审查的6.5万名干部重新做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对2006名被迫害致死的干部给予平反昭雪,给9648名党员恢复了党籍。同时通过认真落实干部政策,对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整顿和调整,一批“文革”中受迫害的老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一大批中青年干部充实进了各级领导班子,使各级组织的领导权掌握在坚决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干部手中。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清除长期以来存在的“左”的思想影响,在政治上关心和信任知识分子,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3年的几年间,全市吸收了10283名知识分子入党,提拔了1700多名知识分子担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1]
二是强化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围绕中央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干部学习活动,保证了北京干部队伍在思想上与中央保持一致。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市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北京市1983-1990年干部培训规划的调整意见》《1991-1995年北京市干部培训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1984年市委率先成立了市委常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此后各级党委也都成立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组织干部学习、听取报告,极大地增强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这一时期,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也得到增强,仅1986-1990年,全市参加政治理论培训的干部即达100余万人次,其中12万余人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革命史;有90万人次通过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等形式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党建理论。[2]
三是在机构改革中推进干部新老交替,实现各级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市委着手推进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工作力度很大,不断取得突破。1979年全市区县局级领导班子中,56岁以上的占一半,其中60-70岁的有206人,一把手平均年龄58岁,其中60岁以上的占一半。经过1983年机构改革,市属部委办和区县的党政领导班子的结构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平均年龄由过去的57.1岁下降到51岁,初步形成了梯次配备,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由28.7%上升到53%,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的由5.5%上升到17.1%。这次改革打破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有459名老同志从大局出发,主动让出领导岗位。1985年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有500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进入区县局级领导班子;班子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2.5%,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0%。
第二,完善党的建设的相关制度。为了学习和落实《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0年11月10日,北京市委发出《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准则〉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及其成员,认真检查本单位和个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改进措施,注意接受群众的监督。1981年11月26日,又发出《关于区县局以上领导班子进行年终总结、改进作风和建立机关岗位责任制的通知》,重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并着重检查落实中央书记处四项指示的情况。根据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北京市也出台制度,妥善解决了新老干部交替的问题。
第三,恢复党的纪律检查机构。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党的纪检机关成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贯彻中央精神,1979年4月3日,中共北京市委决定成立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组。6月7日,中共北京市委批转了筹备组《关于建立健全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的意见》,指示在北京建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构。此后各级纪律检查机构相继成立,并在贯彻中央和中纪委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顺利完成整党等工作任务。为贯彻党的十二大关于整顿党的组织和党的作风的决定,1983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全党性的整党工作逐步展开。北京市委决定从1983年11月开始,先市委、市政府机关,后区县局、高等院校及基层党组织,分两期五批进行整党。[3]在为期四年的整党工作中,重点纠正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保证了党的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纯洁。党的十三大召开后,市委对全市党员进行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整党和教育活动均取得了成效,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中,北京市各级党组织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表现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这一阶段,北京市委分别于1992年12月13日至17日、1997年12月12日至17日、2002年5月17日至22日召开了第七、八、九次代表大会,以党的建设统领带动其他工作,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新世纪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开展了以下系列工作:
第一,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党的思想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理论学习继续深入。1993年以来,北京全市共有52.7万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邓小平理论学习培训,其中市委共举办各类区县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70期、参加学习人员2800人次。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体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学习活动,市委和各级党委落实这一要求,三年时间全市有18.87万名党员参加了“双学”活动,有99.64万党员参加了专题轮训,有63.24万党员参加了脱产轮训,有86万党员参加了系列党课教育,有1400名局级领导干部和12000多名处级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4]广大党员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的理解,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此外,“三讲”集中教育和“回头看”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坚持从严治党,处置不合格党员。从严治党是党的性质的必然要求。市委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纠正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纪律松驰和软弱涣散现象。一是狠抓后进党支部的整顿。通过建立台帐,排队抓尾,滚动推进,1508个党支部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占后进党支部的85%。二是严格坚持党员标准,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1990年在党员重新登记中,有4180名党员受到组织处理。在“双学”活动中,通过民主评议,受到组织处理的党员有1062人。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经不住考验,丧失党员条件,被劝退、除名、开除出党的共14711人。由此维护了党的纯洁性,初步形成了通过民主评议等方式促进党员队伍新陈代谢的机制。
第三,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北京市委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培训、监督等制度,全市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扩大了民主,打破了干部任用中单一的委任制,实行了委任、考任、选任、聘任等多种形式,选拔任用干部走群众路线已形成制度,民主评议、民意测验、民主推荐方式在干部工作中得到普遍运用。1993年至1997年的5年间,全市共提拔45岁以下的局级领导干部604人,占同期提拔局级干部总数的44.6%。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在局级干部中已占22%,全市配备了4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区县局级领导班子占总数的92%。全市党政机关处级干部中,45岁以下的占38.2%,区县局级领导班子的知识化、专业化也有较大提高,局级领导干部中具有大专学历的占92%,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2.3%。同时,领导班子中不断充实一批懂专业、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如全市18个区县138名正副区县长中,有119名学过经济专业或从事过经济工作,占总数的86.2%。
第四,加强党的建设的统筹规划。依据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994年11月,北京市委七届五次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加强党的建设三年(1995-1997)规划纲要》,这一《纲要》联系北京实际,把中央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进一步具体化,使全市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首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此外,北京市委还高度重视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企业、农村、机关、学校以及新经济组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发展近20万名新党员,党的基层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突出抓好党的作风建设,认真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活动,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果,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这一阶段,北京市委分别于2007年5月17日至5月22日、2012年6月29日至7月3日召开了中共北京市第十、十一次代表大会,以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市的世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党的建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得到了显著加强。
第一,先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北京市按照中央下发的《意见》、胡锦涛同志的专题报告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要求,扎扎实实开展活动,既完成了活动规定的任务,又着力体现首都特色,努力使活动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北京市各级党政部门,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方式,特别是民政部门牵头,工会、残联、妇联和慈善协会等共同参与建立的“爱心家园”,已经成为救助困难群众的社会互助新形式。[5]自2008年10月北京市分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参加活动的各单位全面落实“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调研,认真组织分析检查,重点抓好整改落实,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领导有力、工作扎实。[6]
按照中央部署,从2010年4月开始,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市区和乡镇、街道组建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突出抓好组织领导、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和舆论引导,着力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民生问题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争创一流业绩,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经过努力,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牵头开展“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评选活动,弘扬了正气,树立了榜样,激励了群众,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第二,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北京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积极推动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更高层次上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为首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手中的权力属于人民,珍惜人民交给的权力,尽心尽力地为人民干好工作、掌好权,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正确对待政绩,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第三,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发挥作用形式,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以城乡结合部地区为重点,认真探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基层党建的新途径,研究制定《关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作用的意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加强党代表联络工作。全面实施各项党员培训工程,积极推动村、社区、党员活动场所和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一体化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水平。继续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2010年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2600名,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干部队伍。
第四,加强干部和人才工作。一是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干部选拔任用资格条件,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注重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方法。落实《北京市贯彻〈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党员,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教育培训方式,继续办好局级干部一年制研修班。认真做好区县局级后备干部交流任职、挂职锻炼和轮岗任职工作,对101名区县局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了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交流任职,选派221名干部挂职锻炼,对113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轮岗任职。二是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北京市贯彻〈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实施意见》,规范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差额选拔干部制度、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健全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组织开展224名局处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公开选拔工作。认真做好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干部调整配备工作。三是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召开第二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制定《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完善首都人才战略布局,统筹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新人才工作,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千人计划”,大力实施北京“海聚工程”、长城学者发展工程、首都教育家发展工程、优秀企业家聚集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带动工程和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的浓厚氛围。
第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北京市委坚持中央提出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项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积极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期间召开全市性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总结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经验,部署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任务,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向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延伸,向基层重要部门和岗位延伸,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推广运用廉洁奥运经验,按照廉洁办各项事业的要求,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基础设施等重大投资和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积极推进权力结构的科学化配置,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科学化水平。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落实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各项监督制度,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巡视制度,增强巡视工作成效,提高巡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在这一阶段,北京市委于2012年6月29日至7月3日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北京市的党建工作也展现出新特征、新气象。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的党建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工作展开。
第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市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市级领导班子用两天时间召开了务虚会,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首都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组织全市局处两级干部分期分批集中进行了培训学习。拍摄并组织播放《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电视纪录片、《把群众放在心上》专题片,组织领导干部、专家和百姓宣讲团,开展了一万多场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理解、宣传阐释、贯彻落实上不断深化,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相长上下大功夫。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增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制定并带头执行八项规定,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市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15条实施意见,要求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不折不扣地把中央要求落到实处。市级领导同志带头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市级领导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面对面地倾听群众意见,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研究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带头转变工作方式,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大幅减少会议、简报、文件。与此同时,狠抓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要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决不能搞变通、打折扣。成立市级联合督查组,对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彻底的进行督查,责令整改。抓住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开展明察暗访,加大了查处违纪行为力度,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经过不懈努力,全市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有了明显改进。
第三,认真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市委常委会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从2013年7月开始,在中央第八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市级领导班子和第一批229家单位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查摆和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努力做到“捧出一颗心来服务群众,进一步增强对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增强对工作的激情”。市委常委会各位同志注重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放在首要位置,带头加强学习,把学习贯穿活动全过程,共开展了24次集中学习。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汇总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1755条,涉及市委常委班子及成员的472条。坚持自己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带头开展相互谈心活动,推心置腹交换意见。在市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各位常委直面问题,不躲不绕,动真碰硬,揭短亮丑,认真开展了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加加油、鼓鼓劲”的效果。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明确了解决问题、健全制度的分工、任务、措施和时限,发扬钉钉子精神,立行立改、标本兼治,开展了38项“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48项制度建设,取消和下放了359项行政审批项目,在解决会议多、文件多、超标准用车用房、铺张浪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北京市在党建工作中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更加注重把做好重点工作与经常性工作相结合。在干部工作方面,北京市召开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从北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干部队伍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五条好干部标准选拔干部,明确了严格教育、严格选拔配备、严格管理、严格党内生活等“四个严格”的干部队伍管理要求,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了领导干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和完善了民主推荐办法,防止简单以票取人。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加强和改进干部考察工作,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干部实绩的偏向。改进和完善干部交流培养机制,坚持在基层一线培养储备干部。在基层党建方面,以建设“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破解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外资企业、互联网、物业、保安等行业的党建工作,推动成立了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党委,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首次开展区县委书记、系统负责人党建述职工作,强化了“一把手”抓党建工作的意识和责任。在作风建设方面,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整风肃纪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反作风规定的行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在反腐倡廉方面,市委常委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担当起反腐倡廉主体责任。认真部署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加强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尤其重点查处了基层存在的“小贪巨腐”问题,一些基层贪官纷纷落网。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认真检查总结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完成情况,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推动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通过30多年持续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北京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一系列具有首都特色党的建设的新做法新经验。当前首都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发展任务和机遇,随着首都发展进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党的建设为首都发展起到有力的政治、组织、人才保障作用,这也需要我们更好地总结30多年来北京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更坚定地走中国特定社会主义首都发展之路。在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北京市党的建设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注释:
[1]北京市委组织部:《在改革开放中推进新的伟大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北京市党的建设回顾与展望》,2004年6月29日,http://dangjian.shishi.gov.cn/tszs/list_show.asp?id= 437&fname=%CB%FB%C9%BD%D6%AE%CA%AF&fty pe=88,2015年11月15日。
[2]王炳林主编:《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32页。
[3]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共产党卷·共产党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年,第208页。
[4]王炳林主编:《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研究》,第132页。
[5]《北京等地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1月27日,http:// news.163.com/05/0127/20/1B4LS57K0001124T. html,2015年11月15日。
[6]林小波:《突出实践特色 促进首都发展——北京市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综述》,《前线》2009年第2期。
责任编辑 顾伟伟
D267
A
1006-0138(2016)01-0068-07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北京的实践研究”(13ZDA01)
周志成,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北京市,100101;韩强,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主任,教授,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会副会长,法学博士,北京市,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