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开放30年:越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2016-02-28 00:30
学术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越南

马 勇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 越南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34)



革新开放30年:越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马勇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越南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34)

摘要:越南革新开放30年来,越南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越南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以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任务,党的建设为关键任务,不断推进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开辟了越南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越南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越南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越南;革新开放3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经验

2016年是越南革新开放30年。革新开放30年来,越南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越南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以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任务,党的建设为关键任务,不断推进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开辟了越南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越南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越南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 越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不仅成功地摆脱了经济社会危机,也摆脱了欠发达状态,开始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越南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活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取得明显的成就。

经济建设方面,越南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建立起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发展,尤其是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进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型,建立起开放经济体系,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对外贸易和外资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如果说从1986年至1990年这几年为革新的起步阶段,那么1990年至2000年则是越南的快速发展阶段,其间越南GDP年均增长7.5%,2001年至2010年这10年越南GDP增长达7.2%。2011年至2015年期间GDP增长达5.4%,2015年越南人均GDP达到了2171美元。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明显提升。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在优先发展优质农业、加强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产业结构逐渐得到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明显提升。一、二次产业内部结构也逐步得到调整。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也是最早推行革新开放路线并深得其益的领域。作为一个曾多年为缺粮困扰的国家,自1989年开始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而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国。胡椒、咖啡、腰果、橡胶、水产等主要农产品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咖啡出口位居世界第二,胡椒、腰果仁位居世界第一,茶位居世界第五,水产位居世界第十。适应主要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在稳定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越南根据“形式多样、发挥优势、结合市场”的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纺织服装、制鞋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二是能源工业继续得到较快发展,能源瓶颈对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得到缓解。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内部结构有所改善。一是市场流通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批发、零售、餐饮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批新型物流企业应运而生。二是金融、保险、证券发展迅速。三是交通运输、电讯、旅游、房地产业等发展步伐加快,为推动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政治建设方面,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党内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联盟基础之上,在统一的前提下,朝着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目标,民族大团结得到拓展和增强。推进社会主义法权国家建设,法律活动的效力和效果得到提高。

党的建设方面,建党整党工作得到重视,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增强。党的领导方式得到革新,既保障了党的领导,又发挥好各级组织在政治系统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文化建设方面,文化、文艺、通信、体育事业日益得到加强,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享受需求。“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建设文化生活”的运动逐步向深度发展。

社会建设方面,教育、科技、文化和其他社会领域有所进步,保护资源和环境受到更多关注,各个阶层的人民生活都得到了改善。在脱贫致富方面,2015年越南贫困户下降至6.5%,每年创造15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人均寿命从1990年的63岁增加到2015年的74岁。

对外关系得到拓展并日益加深,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较好地发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的作用,在建设东盟共同体和制定东盟宪章的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地担任了东盟轮值主席国和东盟联席委员会(AIPA)轮值主席国的任务。

二、 越南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始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回击美国和西方的“和平演变”阴谋,使革新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越南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在国家陷入经济社会危机之时,越南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使国家能够尽快摆脱危机。越共六大顺应了越南人民的强烈愿望,就关系越南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做出了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在长征、阮文灵等越南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越共六大开始全面纠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认真总结1976年以来越南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革新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越共六大以后,革新开放迅速地在越南全面展开。其特点是:农村改革、价格改革和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在逐渐铺开。在农村,实行承包土地和发展商品生产的改革。1988年4月,越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改革农业经济管理的第10号决议,其主要内容是将土地经营使用权长期下放到户,农户通过合同上交农产品,剩余产品可以自由出售。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越南对传统的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除小部分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仍由国家定价,其余大部分商品价格统统放开,由市场供求关系及买卖双方协商定价。在对外开放方面,制定和通过了《外国在越南投资法》,扩大对外经济关系。此外,在财政、金融、工资等方面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通过革新开放,越南的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经济状况有所好转。1986~1990年的5年间,越南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4%,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2%;作为越南经济基础的农业的发展尤为迅速,1986年~1990年间年均增长8.2%,粮食连年增产,越南从严重缺粮国一跃而变为世界上的主要大米出口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当越南的革新开放在逐步推进,经济社会形势发生积极变化,越南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开始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之时,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面对上述变故,越南部分干部、党员和群众表现得惊慌失措,并产生了动摇,越南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越南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成为越南党和国家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越南社会主义发展再次处于紧要关头。

在此关键时刻,越共七大重申越南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阮文灵在越共七大做的题为《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把革命新事业推向前进》的总报告中明确指出:“对于我国来说,除社会主义之外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带来真正的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的必由之路,是胡伯伯和我们党的英明选择。建设社会主义越南是我们党和人民的目标和理想。”

越南共产党强调,“不能把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混为一谈。”“社会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失败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体本身的失败。”越南共产党坚信,“不管有多少曲折、复杂,历史终将找到自己的归宿,人类的未来必定属于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扑灭劳动人民和共产党人对于一个本质是人道、自由、民主、没有压迫和不公、人与人关系是朋友的社会的信心和渴望,而这一本质本来就是人的生活常理。”“尽管遭到这一严重损失,社会主义思想仍然发挥其进步性和革命性,配合富于生命力的主观因素和许多国家的改革的可能性,为一个更符合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本质的社会模式开辟道路,并在走向新文明的历史阵痛中诞生。”越南共产党认为,人类终将进入社会主义,因为这是历史进化的规律。“符合规律的新东西,即使遇到曲折,即使经过沉浮,但一旦成为历史的必然,最后终将肯定是美好的存在。”

(二)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问题曾是困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时候,只是根据当时的情况,着重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方法没有也不可能制定出万古不变的方案。由于种种原因,在后来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被作为固定的模式而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效仿。

由于越南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国家,越南当时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又十分复杂,缺乏任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因此,学习和借鉴苏联经验,甚至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就成为这一时期越南共产党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一大特点。实际上,越南很长一段时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本上是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胡志明经常说“苏联的今天就是越南的明天”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由此越南在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就是苏联模式。由于机械地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使得越南在其发展中逐步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越南共产党六大以来,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与反思。越南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只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原则和共同目标。各国在解决关于社会主义的各种问题哪怕是非常相似的问题的时候,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唯一的模式。同样,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国的适用性的问题上,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尽管各国共产党在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方面是一致的。各国要根据本国具体条件和环境,采取不同的形式,走自己的道路,建立自己的模式。

在推进革新开放过程中,越南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始终坚定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阮文灵在越共七大做的总报告强调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我们党来说是头等的原则问题。忠诚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意味着牢固地掌握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科学本质,依据我国的条件正确使用,对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做出贡献。我们必须对来自敌对势力、机会主义分子攻击、否定、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调和行径展开斗争。”他说:“这次大会文件的新内容是,在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党突出了胡志明思想。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胡志明思想正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一列宁主义取得的成果,而且实际上胡志明思想已经成为党和整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是越南共产党第一次提出胡志明思想,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这说明越南十分重视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越南共产党七大虽然提出了胡志明思想,但并没有系统地阐述。越南共产党九大首次对胡志明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越南共产党九大政治报告指出:“胡志明思想是关于越南革命的基本问题的全面和深刻的一系列政治理论观点,是在越南具体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的结果。这是解放民族,解放阶级,解放人类的思想;是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相结合,民族力量和时代力量相结合的思想,是人民的力量、民族大团结的力量的思想,是人民当家做主,建设一个真正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的思想;是有关全民国防,建设人民武装力量的思想,是发展经济、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思想,是革命道德、勤劳、节约、廉洁、正直、至公无私的思想;是培养、关心革命后代;是建设廉洁、牢固的党、干部和党员既是领导又是人民的忠实公仆的思想。”报告强调了胡志明思想的重大价值,报告说:“胡志明思想照亮越南人民取得胜利的斗争道路,是党和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肯定以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作为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是我党在认识和理论思想上的重要发展。”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重大问题。与同时代的共产党人一样,长期以来,越南共产党主要是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理解社会主义的,强调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制度特征,于是,社会主义就被认为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人民民主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的上层建筑以及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的意识形态。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不再是单纯地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而是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两个方面来认识越南社会主义,理解越南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关于越南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越南共产党七大制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这样写道:“我国人民所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

——由劳动人民当家做主。

——建立在现代化生产力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发达的经济。

——有先进的、民族色彩浓厚的文化。

——人摆脱压迫剥削与不公,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有温饱、自由、幸福的生活,有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民保持友好和合作关系。”

关于越南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越南共产党七大政治报告把它概括为“民富国强”,这实际上是突出了越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1992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对越南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做出规定,即“建设富强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人人有温饱、自由、幸福的生活,有全面发展的条件”。不仅提出了经济建设目标,也提出了社会建设目标。越共第七届中期全国代表大会把越南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又概括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越共八大政治报告重申了这一提法,在此基础上,越共九大政治报告又增加了“民主”一词。这样,关于越南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提法变成了“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更加全面、科学,它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个方面的建设目标。

越南共产党十大以前,越共一直是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想目标分开来说的,从十大开始,越南共产党转而把二者结合起来来理解什么是越南特色社会主义,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越南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越南共产党十大政治报告指出:“我国人民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社会;人民当家做主;依靠现代生产力和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先进,民族特色浓厚;人民脱离剥削和不公,生活温饱、自由、幸福、全面发展;越南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是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属于人民、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与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越南共产党七大制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相比,突出的变化就是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想目标结合起来了,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权国家视为越南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越南共产党十一大通过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补充和发展)在提到什么是越南特色社会主义时,又有新的变化。纲领这样写道:“我国人民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这样的一个社会: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由人民当家做主;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进步的生产关系基础之上高度发展的经济;具有浓郁民族本色的先进文化;人民过着温饱、自由、幸福的生活,有条件获得全面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和帮助,共同发展;建立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属于人民、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与十大和越南共产党七大制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相比,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没有再提以公有制为主体,而是提进步的生产关系,去掉了人民脱离剥削和不公这样的提法。尽管对什么是进步的生产关系,越南共产党至今也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但仍不失为是一种新的探索。

(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越南共产党强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是越南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越南共产党是越南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越南劳动人民和全民族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它在越南处在执政地位,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这是在长期艰难曲折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历史选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否正确有效,决定着越南政治建设的方向和进程,决定着越南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命运。越共七大指出,“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党是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领导者。”[1](P12)越共八大进一步指出,“革新事业的全部成就和缺点与我党的领导责任和活动密切相关。党的领导与活动是取得革新成就的决定性因素。”[2](P42)越共九大强调,“革新事业和建国卫国事业中的成就和薄弱不足之点,是与党的领导责任和建党工作中的优缺点相关的。”[3](P40)

越共十大强调,“党的领导方式的改革要与政治系统的组织活动改革、经济改革相同步,在党的组织、生活、活动中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原则。”那么,应该怎么样改善党的领导呢,越共十大提出,要“集中改革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党通过路线、观点、决议等对国家实施领导;通过变成国家宪法、法律、计划和重大工作章程实现领导的具体化、制度化;安排好干部,并经常检查组织实施情况。党不但不能包办代替政府进行领导,而且要在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P14)

越共十一大通过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补充和发展)对党的领导方式做了明确规定:“越南共产党是执政党,领导国家和社会。党通过纲领、战略、政策方向和重大主张,通过宣传、说服、动员、组织、检查、监督等工作,通过党员的模范行动进行领导。党统一领导干部工作和管理干部队伍,推举有能力、有道德的优秀党员进入政治系统的领导机关工作。党通过党组织和在各政治系统组织工作的党员进行领导,加强个人负责制,特别是牵头人负责制。党经常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效果,同时大力发挥政治系统中其他组织的作用、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党领导政治体系系统,同时是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党密切联系人民,尊重和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依靠人民建设党,接受人民的监督,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开展活动。”[5]

改善党的领导,不是要引入多党制,更不是要放弃党的领导。阮文灵在越共七大做的总报告中指出,“有的意见认为,只有反对党的存在的多元化政治机制才有民主。实际上,民主与否并不取决于一党制还是多党制。以前西贡的伪政权制度下,存在着数十个政治党派和派别,但没有人认为在那里有多少民主。一党制还是多党制是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力量对比的反映和较量的结果,所以它是每一个国家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1](P12)

他强调说:“在当今我国的条件下,客观上没有必要建立多元化、多党对立的政治体制。承认反对党就意味着创造条件,使国内和从国外回来进行反对祖国、反人民、反对现行制度活动的反动、复仇势力立即、合法地卷土重来。这是我国人民断然不能接受的”,“评价一种民主不能只依据其提出的口号,而必须审视实际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作为如何。这种民主是实实在在的,还是形式上的或是虚伪的,是给多数人民群众的民主还是只给少数统治剥削阶级的民主。这是不可模糊、混淆的基本原则。”

现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2011年5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道:“据我所知,目前世界上的舆论很关注为何越南只有一个执政党,一党执政是否能够保证民主,为何不实行多党制。这个问题存在许多不同的争议。但是,我个人的意见认为,并不是多党就更民主,两党的民主会少些,一党执政民主又会更少。每个国家的历史环境都不同。重要的是,社会是否发展,人民的生活是否幸福温饱,国家是否稳定,是否日益向前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标准。”他接着说:“我并不反对,也不对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带有偏见。甚至,有的国家有国王、有的国家有总理,有的国家没有总理,有的国家既有总统又有总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此我非常尊重他们。我认为并不是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推行多党。我们认为,在越南,还没有推行多党制的客观需要。至少到当前为止是这样。”[6]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越南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并视其为关键任务。1992 年,越共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革新和整顿党的决议》,明确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党的建设为关键”。越共十大强调,“在未来几年里,必须大力进行党的建设并要发生明显转变”,“这是一项关键任务,关系到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的生死存亡。”[4](P76)

越南共产党之所以将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确定为党建目标和主题,是因为:

一是越南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带领越南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使命。越共六大指出:“我们必须使我们党肩负起执政党的政治任务,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为使我们党能够完成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摆在我们面前最为迫切的任务是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我们的党必须成为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力量。我们党在政治、意识形态和组织上一定要下大力气革新,使之成为一个坚定而又强大的党,这样对我国的革命发展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7](P661)越共七大提出:“为了完成历史交付的重任,我们党把自身的改革、本身的整顿和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看成是党的建设工作中头等重要的要求,看成是保证我党不间断地完成革命任务的经常工作。这也是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改革和整顿党的目的在于使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各方面更加坚强。”[7](P795)七大通过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也说:“为了承担起领导的作用,党必须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稳固有力,必须经常自我革新、自我整顿,努力提高智慧水平和领导能力。”越共十一大通过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补充和发展)重申:“为了能担当起领导角色,党必须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坚强,经常自我革新,自我整顿,努力提高智慧水平、政治本领、道德品质和领导能力。”[5]

二是党自身存在不足,干部和党员随时会受到许多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越共八大指出:“党的领导知识和能力在某些方面还赶不上革新事业的要求。不少理论与实践问题尚未解决。不少地方的党组织薄弱、瘫痪,领导不力,组织生活空虚,存在着既缺乏民主又缺乏法纪的现象。一些干部和党委委员不尊重也不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官僚主义、独断专行、本位主义、地方主义、钩心斗角、追逐名利地位、个人主义泛滥。不少地方内部严重不团结。对党的路线、观点、指示和决议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没有抓好。”[7](P1002)“在实行多成分经济的市场机制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干部和党员随时会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破坏党的活动。保持党的工人阶级本质问题面临新的考验。然而,党对这一转变缺乏充分准备,没有适当重视干部和党员的政治品质和道德教育锻炼。不少干部和党员缺乏修养,理想减退,丧失警惕,意志消沉,组织纪律性不强,道德败坏,生活堕落。一些人在政治上蜕化变质,虽人数极少,却已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7](P1001)八大强调:为实现党提出的任务和目标,“我党必须继续自我革新,自我整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和领导能力,坚决克服各种缺点、消极现象和薄弱环节。必须加强从中央到基层各级各部门的党组织的战斗力。”[7](P1002)

三是越南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越共六大指出:“在世界乃至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是严酷的,我们国内外的敌人一直在寻找一切机会暗中破坏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他们使出各种手段暗中破坏我们党的事业,暗中破坏我们的社会秩序。作为共产主义者,我们要提高革命斗争精神,敏锐地看清当前形势,及时粉碎敌人对我国的诋毁行动。”[7](P742)

(四)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

越南共产党认识到,越南作为一个欠发达国家,既面临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也面临着在经济方面滞后于地区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的危机,发展的任务尤其繁重,要摆脱欠发达状态,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越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时任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首次明确提出发展经济是中心任务的观点。1993年2月,在纪念越南共产党成立63周年之际,杜梅在接受《人民报》记者采访时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强调说:“任何国家都是如此。发展经济始终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稳定社会经济形势,巩固国防安宁、建设和发展国家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迅速克服组织、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继续解放生产力,挖掘一切潜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厉行节约,增加积累,扩大生产。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增强国防能力,稳定政治形势、较好地解决社会问题,使我国早些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实现民富国强、社会文明。”[8]

之后越南共产党反复强调,越南面临着在经济方面滞后于地区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的危机,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4 年1月召开的越共七大中期会议,首次提出在革新过程中需要十分注意“四个危机”,第一个危机就是“在经济方面滞后于地区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的危机”。越南共产党八大进一步指出:“1994年1月党的中期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四大危机,至今仍是重大的挑战。这些危机互相影响,同样的危险,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由于我们起点过低,又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前进,因此经济更远地落后于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危机仍是严重而尖锐的考验。”[7](P945)越南共产党九大强调:“越南共产党曾经明确指出的四个危机,即在经济方面滞后于地区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敌对势力进行的‘和平演变’,迄今仍然存在和复杂地演变,这些危机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着,对任何一个危机不能轻视。越南依然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低,而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我们不尽快地奋起的话,那么在经济方面将会更加滞后。把握机遇、战胜挑战,在新时期里争取飞跃的发展,这是对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的问题。”

2006年越南共产党召开十大,时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在做总报告时明确指出:“对于越南而言,发展,尤其是经济增长是带有生存性的问题。只有尽快地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才能避免落后危机,才能保持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把工业化、现代化看成中心任务就是把发展生产力当作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优先的问题。阻碍生产力发展,使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缓慢的所有机制、系统都要抛弃。革新的首要目标就是解放生产力。”他还解释说,“在本届大会的主题以及2006-2010阶段中的总目标和方向中,‘尽早使国家摆脱欠发达状况’是我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的直接目标。提出‘尽早’这个词是为了体现我党于2010年提前完成此战略目标的决心。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要求的问题。提出‘尽早使我国摆脱欠发达状况’是充分体现我党对目前国家情况的认真、客观的观点,同时鼓舞全国人民本着民族自省、高度决心的精神努力奋斗,旨在使我国不仅在低收入水平,而且在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精神文化生活、人的发展指数等领域尽早摆脱欠发达状况。”[4](P8)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坚持不懈推进经济建设,这是越南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五)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全民族力量

越南共产党认为,“人民的意愿和创见是形成党的革新路线的源泉。正因为革新路线得到人民响应,勇敢奋斗,经受种种困难考验,革新事业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为了继续推进革新事业,争取更大的成就,必须更好地扩大和加强包括国内外的全民族大团结,发挥民主,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目标发挥全民族的力量。”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全民族大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把推进全民族大团结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越共八大开始,党的政治报告都用专门一个部分来论述全民族大团结事业。越南共产党九大首次对全民族大团结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明确界定。越共九大报告强调:“我党一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并视其为战略路线,是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力量源泉和巨大动力。建设民族大团结是整个政治系统和全社会的责任。” 越共十大指出:“党领导下的以工人阶级与农民、知识分子联盟为基础的全民族大团结是越南革命的战略路线,是确保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取得胜利的主要动力和力量源泉,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越共十一大重申:“全民族大团结是越南革命的战略路线,是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事业的力量的源泉、主要动力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随着多成分经济的不断发展,越南社会阶级、阶层分化也日益突出,如何巩固和加强阶级、阶层团结,成为越南推进全民族大团结事业的重要课题。为巩固和加强阶级、阶层团结,越共制定、完善了对于各阶级、各阶层的具体政策。与此同时,越南共产党还提出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各阶级、阶层的共同理想目标,强化阶级、阶层团结的思想政治基础,推进共同体建设。越共九大首次提出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各阶级、阶层的共同理想目标。越南共产党九大政治报告指出:“在过渡时期,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有许多形式,有许多经济成分,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阶层。但我国社会的阶级的结构、性质、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也有很大变化。各阶级、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内部斗争与合作的关系,是在建设和捍卫祖国事业中的长期团结和合作关系。”在对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做了定位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各阶级、阶层和各民族的共同理想目标。报告指出:“在共同的目标中,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全民族的利益是统一的。这个共同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常常会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攻击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制造混乱和麻烦,实行和平演变的薄弱环节。因此,越南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解决好民族问题。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不断深化对民族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调整、完善民族政策,促进了越南各民族的团结。2011年越共十一大通过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补充和发展)》在重申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政策基础上,突出强调了要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提高少数民族同胞地区基层政治体系的质量,动员、发挥各民族代表人物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同胞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教育培养上实行优先政策,做好对少数民族的统战工作,使越南的民族政策更加完善。

越南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十分重视宗教问题,努力团结和带领广大宗教人士参与国家的建设事业。越南宗教政策的核心是,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实行宗教文化政策,禁止利用宗教问题危害国家安全。

越南共产党十大强调,“定居海外的同胞是越南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力量,是越南人民加强与各国人民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同胞们稳定生活,遵守好所在国法律;保护定居海外的越南人的正当权利。做好在海外越南人中进行有关越南国内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制定政策鼓励海外越南人为国家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制定奖励政策,表彰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定居海外的越南人。

(六)坚持把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结合起来

越南共产党强调,在高度发扬自立自强精神,动员一切内部力量的同时,必须良好地开拓对外关系的新的顺利条件,为和平、独立和发展扩大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顺利的国际环境,争取积极因素为建设和保卫国家事业服务。

1986年召开的越共六大指出:“我们必须了解如何将新形势下我们民族的力量与时代力量凝聚在一起。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革命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变革时期。我们有着来自苏联和其他兄弟社会主义国家全方位的援助。”“当今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拓展了国际分工与合作,不同社会经济体制的国家之间也有了分工与合作,这一切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很重要的外部条件。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来自各个方面国内外的因素、传统与现代的因素。”

2006年召开的越共十大强调:“高度发挥内力,同时努力争取外力,在新条件下将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结合起来。发挥内力,把它作为发展的决定因素;同时注重利用外力,通过融入国际和国际合作,争取外部力量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内力,形成综合力量,在维护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定向的基础上快速稳步发展。”《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补充和发展)》中再次强调“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国内力量与国际力量相结合起来。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独立自主的意志,发扬国际合作的精神,很好地发挥内力,同时争取外力,把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结合起来。”[5]

从“进一步加强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合作的关系”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独立自主的意志,发扬国际合作的精神,很好地发挥内力,同时争取外力,把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结合起来”的转变反映了越南外交政策由“一边倒”到“全方位、多样化”的转变,呈现出越南对外关系视野更开阔、国际合作更深入。外交政策的调整,使越南可以有效地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一心一意地进行革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越南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1.

[2]越南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河内:世界出版社,1996.

[3]越南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1.

[4]越南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6.

[5]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补充和发展)[N].越南共产党电子报,2011-3-4.

[6] 越南人民报[N].2011-5-20.

[7]75 yea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1930-2005)[M].越南真理出版社,2005.

[8]越南人民报[N].1993-2-25.

〔责任编辑:左安嵩〕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Vietnam

MA Yong

(Vietnam Studies,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 East Asian Studies (Kunming), Kunming, 650034, Yunnan, China)

Abstract:In the past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Vietnamese Communist Part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accumulated a lot of valuable experience by seriously thinking about what socialism is and how to build it and b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home and abroad. It combin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Leninism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country; it sticks to ta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central task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as the key task under the guide of Marxism, Leninism and Hu Zhiming thought. Due to the Party’s ever-lasting efforts and exploration, now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Vietnam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opened,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Vietnamese characteristics formed, and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Vietnamese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ed.

Key words:Vietnam;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socialism construction;the achievement and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K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6)02-0017-08

作者简介:马勇(1967-),男,云南昌宁人,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越南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越南问题和东南亚研究。

猜你喜欢
越南
越南Grand World Phu Quoc游客中心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越南·河静省
越南PHU My花园
越南YAM餐厅
越南Chicland酒店
NĂM·现代越南菜餐厅
越南百里“银滩”
从越南化肥厂提前停产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