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如巷 水系成网 古代广州的城市排水系统

2016-02-28 07:02黄巧好
大众考古 2016年8期
关键词:南越国水患内涝

文/黄巧好

河道如巷 水系成网 古代广州的城市排水系统

文/黄巧好

落雨大,

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

内涝是许多城市自古至今都面临的难题,广州更是如此,以至于广州人将此形象地表达为“水浸街”。这首在珠三角地区传唱甚广的广东话童谣,展现了大雨时广州内涝的场景。

广州位于珠江水系的西、北、东三江汇合处,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却又因水而困的港口城市。建城2000多年来,广州城的发展与水息息相关,“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是古人对理想的广州城市山水格局的描述。

由于水系发达、雨水充沛,广州可以说是一座“河道如巷、水系成网”的水城。古代城市的排水设施也充分利用这些水系,形成了以珠江为主干,以地上河道、濠涌、湖泊为支线,以地下水系为纽带的体系。同时起到排水和防洪作用的还有城墙、渗井、纳潮等设施。目前,考古发现的南越国时期的木构水闸与南越宫署的排水设施、南汉国时期的水关遗址以及宋以后沿用至明清的六脉渠均为古代广州的排水设施遗存。

南越国时期的排水设施

2000年,在广州西湖路与惠福东路之间的光明广场负一层发现了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水闸位于当时的珠江北岸线,其布局中间窄、两头宽,从北往南分引水渠、闸室和出水渠三部分,由大批排列有序、纵横交错的“八”字型木结构建筑组成,遗址面积达3600平方米。水闸所处地势北高南低,闸室平面朝着珠江“八”字形敞开,洪水季节时城内的水可排向城外;当珠江潮水升高时,水闸闭合闸板防止倒灌;当城内缺水时,可提起闸板将江水汲入城内。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在选址、布局、施工和功能上与现代水闸的原理基本一致。而从整个水闸规模来看,木构水闸本身所能承受的冲击力不是太大,且直到2000多年后仍保存完整,由此可推测出南越国时期的广州城较少出现洪涝。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模型

除了大型的水闸工程,下水管道在南越国也开始得到普遍使用。南越宫署内有整齐的排水管道,形成一整套纵横交错的地表地下排水设施,可将地表雨水、生活污水迅速排到地势低洼处,引向宫苑外。为了防止垃圾堵塞地下排水暗渠,宫署内还使用渗水地漏。

南汉水关遗址

南汉水关遗址发现于今天广州德政中路的西侧。建筑为长条形砖砌券顶的隧洞,南北向,砖筑呈“八”字形的敞口,入水口位于北面,宽度与券洞相同,出水口在南面。出、入水口两头还置有厚板与木柱构成的接引段,即在水口两旁竖立几根木桩,并内衬以厚木板。

水关建于南汉乾和年间(943~958年),其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引水入广州城,供城内居民饮用和洗涤;二是防止洪水和潮汐共同冲击导致的水患。这座水关在南汉时期曾数次大修,由此可见广州在建设防洪防涝的排水设施时的智慧和用心。

南越王宫的排水设施:方形陶管道(左)、砖石走道下的方形木暗渠(右)

图① 南汉水关和上层后期排水渠

图② 水关底砖与券拱

图③ 南汉水关复原

虽然南汉水关建筑整体为砖结构,但最下层基础为密布的木桩,木桩之间用碎石夯实。木桩上面有衬石枋,其上又铺设石板。木桩、衬石枋、石板三者紧密相连,整体坚固合理。

宋至明清时的六脉渠

《羊城古钞》记载:“古渠有六,贯串内城,可通舟楫。使渠通于濠,濠达江海,城中可无水患,实会垣之水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六脉渠对治理广州水患的重要作用。

六脉渠是用砖石砌成、上盖石板的大方渠,起始于五代,形成于宋代,并一直使用至明清。宋代广州城由三城(中城、东城、西城)组成,这个时期的六脉渠顺地势呈南北走向,有五条集中在西城。到了明代,由于广州城的三次改造和扩建,市内的渠道虽然沿袭“六脉渠”之名,但位置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个时期的六脉渠是干渠,此外,还有无数像毛细血管一样的街渠流入六脉渠,再排出城濠,形成了由四级水体组成的广州城排水系统:街渠→六脉渠→城濠→珠江。

到了清代,广州城的城市形态和渠道走向基本延续明代,但渠道淤塞情况更为严重,位置复杂多变。这个时期治理水患的官员试图恢复原本六脉渠的排水系统,但是无法完全解决水患,只能屡湮屡疏。民国时期,由于民房侵渠、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六脉渠最终衰落,被改造为暗渠,成为排污的下水道。至此,广州城“六脉通而城中无水患”的历史已经终结。

广州城水系变迁示意

为何广州容易遭水患?

广州位于亚热带地区、珠江三角洲水网之中,局部地势低洼,降雨集中,因此水患主要是内涝,一般认为是上游的洪水以及海上潮汐共同作用造成的。

广州水患的最早记载是东晋(393年)时的“三月始发大水”。此后直至明嘉靖(1507~1566)中期,关于水患的记载都极为稀少,嘉靖(1507~1566)中期之后记载则明显增多,大约每50年会出现30±5次的水患记载。

由此可见,古代广州城并非每逢暴雨便会内涝,明清之前城市内涝较少发生,这说明,此时的城市排水设施能够满足城市排水的需求。明清时期水患越来越多,影响了广州城居民的正常生活。究其原因,与人口、建筑越来越密集有关,也与排水设施的科学布局有关。作为广州城“大动脉”的六脉渠在明清时因民房侵渠而逐渐淤塞废弃,原本排水畅通的城市格局发生了变化,最终导致了明中期以后广州城水患的加剧。

南越宫署陶管道下的圆形木暗槽

从南越国时期的木构水闸、南越宫署的下水道设施、南汉国的水关到宋以后科学系统的“六脉渠”,事实证明居住在广州城的居民对排水防涝一直有着高度的警惕和高超的科学技术,只是随着城市扩张,人地矛盾越来越严重,排水系统跟不上大兴土木的脚步,以至于如今的广州居民每逢大雨都要面临水浸街的困扰。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但愿这种理想的居住环境能再成为现实。

本文部分图片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南越国水患内涝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探析
苍梧秦王封国在南越国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探析
南越国出土漆器初探
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骆越国与南越国关系探析
黄河水患对开封经济影响研究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