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河畔的渔村

2016-02-27 00:15卢明文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哈达渔村牛皮

卢明文

西藏民间敬鱼为神,人们极少食用鱼类。然而,在拉萨市曲水县却有一个专门以渔业生产为主的藏族村落—俊巴渔村。

以鱼为生

一大早,当太阳照在俊巴村的时候,28岁的索朗次仁和26岁的普布次仁兄弟俩就已经开始忙碌了,他们准备要去70多公里外尼木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上打鱼。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两辆摩托车,一辆是三轮的,主要用来运生活用品和鱼,另一辆是两轮摩托。

尽管处在藏区,但俊巴村民打鱼、吃鱼由来已久。索朗次仁从老一辈那里听来的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由于拉萨河内的鱼类猛增,鱼都长出了翅膀,河里的鱼常常飞到天上,遮天蔽日,严重威胁万物生存。天神命令一位叫巴莱增巴的猎人带领俊巴人一道去消灭这些长出翅膀的鱼,在激战九天九夜之后,终于大获全胜,当天他们吃鱼、喝酒庆祝胜利。从此俊巴人就有了吃鱼的习惯。

传说归传说,其实最可能的原因是俊巴村位于拉萨河最下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历史上交通闭塞,耕地稀少,打鱼不得不成为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

开了一个多小时的摩托车,索朗次仁兄弟俩到了江边,第一件事是准备生鱼酱和糌粑午餐。将剁碎的鱼肉加入新鲜的葱和白萝卜,再加入干辣椒粉、盐、味精和水一起搅拌,这样,一盆生鱼酱就做成了。

吃过这顿破费时间的午餐,索朗和普次兄弟俩就背着三四十公斤重的牛皮船到雅江边打鱼。索朗划船,普次沿着江面布网,第一网收获不小,有30多条鱼。撒了四五次网之后,打渔结束,索朗将牛皮船推上岸边晾晒,普次在岸边整理渔网、清理杂物。

从打鱼为主到多种生产

过去,俊巴村人大部分以打鱼为生。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拉萨河里鱼量的减少,俊巴村已经从以打鱼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共存。

据俊巴村的扎西组长介绍,目前村子里共80户家庭,人口380人,人均耕地面积2亩,除了有部分村民仍然以打鱼为生外,其余村民有耕地的种地,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做手工艺品。

57岁的次仁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牛皮船工艺品。这种“迷你形”的“牛皮船”材料选用的是羊皮,船架也改成了竹片,一般一个人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做好一只,在市场上的零售价大约在50元左右。

次仁和弟弟一起在村里开了一个手工作坊,平时有五六个工人,最多的时候有10多个。除了他和弟弟之外,作坊里还有两位师傅教大家做手工。除了生产牛皮船工艺品之外,还生产普通钱包、骰垫(玩骰子时用的皮垫)、糌粑袋、挎包、提包等皮具。

牛皮舞表演,是俊巴渔村的又一大文化特色。扎桑老人今年78岁,是村子里唯一的一位“阿热”(牛皮船舞中的领舞者)。跳牛皮船舞时,“阿热”手执“塔塔”(五彩旗杆),唱着歌,跳着舞,另外几位舞者(一般是4-6人)背着重约三四十公斤的牛皮船,用同样的动作跟着“阿热”跳舞。大家动作整齐,船浆击打船舷的“咚咚”声不绝于耳,既轻盈又凝重。

西藏1959年民主改革之前,俊巴渔民们每年都要为地方政府服长途水上货运的差役。牛皮船只能从上游漂到下游,不能逆流而上。到达目的地后,船夫们须将牛皮船晒干,扛在肩上再背回出发地。

俊巴村的旅游热

长年累月在江上漂流,唱牛皮船歌、跳牛皮船舞逐渐成为船夫们一种独特的娱乐方式。船歌有两种:一种悠长而舒缓,如江水远逝,如白云悠悠,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这种歌是船在壮阔的江面上飘忽行进时唱的;另一种是号子,那是船夫们与风浪拼搏时发自肺腑的呐喊,短促而热烈。有的是无字歌,高低起落,与波涛合拍,融为一体。

完整的牛皮船舞共分为4段。第一段叫“述道白”,即由“阿热”说开场白;第二段叫“仲孜”(即牦牛舞),船夫们首先在“杂昂!杂昂!杂昂!”的击船声中跳起牛皮船舞,同时,“阿热”边跳边唱《祝福歌》;第三段叫“挑哈达”,“阿热”唱《祝福歌》并从藏袍里取出哈达,边跳边放在地上,牛皮船舞者们边跳边向前弯腰,用背着的牛皮船的左右上角从地上挑起哈达;第四段是唱《祝福歌》。

2008年,俊巴渔村的牛皮船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的牛皮船,是俊巴村人的打鱼工具,也是他们劳动之余跳舞的道具;如今,牛皮船和牛皮船舞又成为俊巴村旅游开发的热点。

就在距村子约8公里的路边,曲水县俊巴渔村旅游度假村已初具规模,主建筑的外观像一只牛皮船。游客在这里可以大快朵颐,品尝鲜美丰盛的特色全鱼宴,喝青稞酒、酥油茶,欣赏别具风情的牛皮船舞,乘坐牛皮船漂流。

猜你喜欢
哈达渔村牛皮
渔家
手捧哈达送给你
City of Dreams
瀑布哈达
牛皮的用途
为什么说大话叫吹牛?
意料之中的结果
你跳我跳大家跳
牛皮凉席细细挑
藏族的“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