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章
中国人这样描述江南水乡之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乌镇就在其中,作为江南四大名镇之一,乌镇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丰饶富庶,名人辈出。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嘉宾参会,其中包括8位外国领导人,近50位外国部长级官员,20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以及600多位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互联网名人和专家学者。
1990年,乌镇才有了第一条对外公路,正式与外界联通。长久的闭塞,让这里保留了最原始的江南水乡特色:小桥流水、桨声舟影、白墙黛瓦。而如今,最传统的东方之美与最前沿的互联网科技,在这个小镇上水乳交融。
古镇的互联网时间
据称专家组在全国寻找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时,曾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互联网经济比较发达;二是最好能找一个小镇,像达沃斯那样的小镇,然后赋予它互联网的魅力;三是能代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后来,专家们在很多地点中反复比较后一致认为,乌镇是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最佳选择地,可以作为永久会址。
而对小镇上的人们而言,互联网大会虽是盛事,但也只是平静生活里的寻常几天,因为互联网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早在2003年乌镇西栅开发之初,当地政府就在地下铺设了宽带网线。如今,在乌镇景区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连上wifi,这为小镇生活的无限拓展创造了可能。
30岁的王晓川是一家小超市的老板。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的超市加入了外卖网站,附近有居民想买东西,又懒得下楼时,就会通过网络下单。他只需要把东西准备好,就会有专门的送货员过来取货,送到购物者家门口。
除了做生意,清晨起来,他通过手机上网看新闻,午餐选择外卖点餐;在网上选购衣物、家居用品、蔬菜水果;通过网络与运动爱好者共享运动信息;在睡觉时,智能穿戴设备监测他的心跳和睡眠质量,分析他的健康状况,为他提出简单建议。
“一切改变都在节省着人们的时间,也为人们提供着丰富多彩的讯息。我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了。”王晓川说。
80后“小呆”是一家家庭旅馆的老板,他告诉记者,七成客人来自淘宝、艺龙、去哪儿等网络平台。民宿“默默的家”则通过微博宣传和网络营销,让许多人为了它的招牌菜“辣子鱼”和“馋嘴虾”慕名而来。手机支付也成了当地商家的常见支付方式。
在乌镇街头,只要扫码就可以租到公共自行车。旅客可以在网络上预订乌镇的各种门票,在智慧信息亭里,还能够获得导航地图、宣传视频、天气预报、网络电话、无线充电、自拍相机等各种服务功能。
创客空间悄然诞生
1984年,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古镇的双桥为主题,创作了油画作品—《故乡的回忆》,在国内外获得巨大反响,让江南水乡之美走向国际。而距离周庄仅有1个小时的乌镇,不但“百步一桥”,而且保留了最纯正的江南水乡风貌。
1999年5月,乌镇才开启旅游开发。“以旧修旧、以旧修故”是乌镇在开发之初就定下的保护宗旨。充满现代感的水泥板、玻璃窗被移除,2003年开发的西栅,有80%是旧物件。这一举动,在当时甚至引起了许多不解和争议,但本真的江南韵味因此得以保留。
这一模式,第二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评专家阿兰·马兰诺斯誉为古镇保护的“乌镇模式”。
2001年,乌镇被录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同年,乌镇成为上海APEC会议高官的参观地。
2008年,中法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乌镇西栅召开。2012年,乌镇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出席比利时布鲁日“21世纪世界文化遗产名城”论坛。2013年,中欧城市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乌镇是全国唯一一个参展的乡镇。
为了感受这份古老的江南水乡韵味,人们来到乌镇,坐在岸边的咖啡馆度过闲暇时光,身旁的河道里,当地的船夫们撑着一条乌篷船缓缓驶过。
而在岸上,创客力量正在兴起。李在中是一家创客空间负责人,2015年9月他把业务从北京的中关村拓展到乌镇,成立了乌镇第一家创客空间,为创客提供交流平台和工作空间。
李在中说,他最看重的就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可以接触到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的大佬,有更多合作的机会,再就是优美的环境和长三角极佳的地理位置。
位于乌镇子夜路的CIFC乌镇中心(普众创客空间), 开业几个月就有近20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定期召开的创意沙龙、项目路演、创业交流,让入驻的企业家都感受到与北京、上海、杭州一样的氛围。
2015年12月1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前,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出了第一张电子处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医生远程对话,定期复诊,按时服药。
乌镇长期居住人口平均年龄高,智慧养老平台则让乌镇的老年人体验到了全新的养老生活。老人们戴上腕表似的感应器,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按动上面的警报器,将信号传递给服务中心。
古镇的年轻梦想
乌镇的历史已有1300多年,但它的梦想还不止于此。国际戏剧节已经在乌镇举办了3届,这是中国最高规格的戏剧盛宴。
2014年,戏剧节主席罗伯特·布鲁斯汀从乌镇回国后,在《纽约书评》发文称:乌镇的视野,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戏剧事件,像阿维尼翁或爱丁堡。照首届交出的成绩,几乎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2015年的戏剧节上,世界八大国家级名团齐聚乌镇,多部国际剧目首度访华,囊括了来自法国、德国、巴西、瑞士、意大利、荷兰、波兰、立陶宛、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台顶尖剧目共73场演出。
戏剧表演者、戏剧爱好者和戏剧明星出现在乌镇的石板路上、桥上、船上和剧场里,一起度过了10天的狂欢时光,也让古镇焕发年轻的魅力。
这个戏剧节没有资金困扰和行政干预,被认为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艺术的纯粹性和自由度。包容、年轻、艺术性,是这个戏剧节的标签。
“乌镇戏剧节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冷静的头脑,一方面坚持戏剧的本质,另一方面坚持独特的方式和理念,比如说艺术家办节,比如说更开放更包容的平台。我觉得办戏剧节最主要的是,青年戏剧爱好者和表演者对你关注,这样戏剧节才有明天。”乌镇景区总裁、乌镇旅游开发的掌舵者陈向宏说。
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家木心从美国纽约回到故乡乌镇,文化的落败令他失望而归。2006年,79岁的他再次回到故乡乌镇,这次他选择定居下来,并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5年时光。
“今日之乌镇非昔日之乌镇矣,一代新人给予我创作艺术足够的空间,所以我回来了。”木心当初这样解释他留在故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