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
每天一早,年过六旬的阿耕便操着一口客家普通话开始了他一天的导游解说。2008年土楼“申遗”成功后,阿耕便成了这里的大忙人,每天要讲好多场。
在这里,阿耕接待过胡锦涛、习近平等10多位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专家,有“牛”导游之称。
土楼第一导
阿耕所在的永定县是土楼的聚集地。从空中看,这些状似甜甜圈和飞碟的庞然大物是12世纪以来福建客家人给自己建造的房子。这是一种夯土住宅,里面有一排排的木结构房间,当中是一个公共庭院。
永定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西南部,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多为客家人(因古代战乱而南迁的汉族族群)。在当地,每个族群都会修建自己的土楼。阿耕家的祖屋振成楼就是土楼杰出代表之一,在当地被誉为“土楼王子”,该楼占地5000平方米、拥有200多个房间。
阿耕原名林日耕, 1912年,阿耕的祖父历时5年建成了振成楼。1985年,振成楼与北京天坛的建筑模型一起送往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建筑模型展览,引起轰动。在永定县,现存土楼多达23000多座。
阿耕的导游生涯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个年代,只有零零星星的游客背着背包风尘仆仆来看土楼。当时楼里只住了4户人家,阿耕牢记“来者就是客”的遗训,热情张罗着带他们游土楼,有时还主动“留饭”。来客中有不少专家学者,他们指点土楼,妙语连珠,只念过小学的阿耕仔细听,用心记,渐渐地,竟成了土楼第一个导游。
振成楼严格按照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八卦的布局建造,阿耕家拥有乾、兑两卦,占整个振成楼的四分之一。作为一楼之主,他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暮色中,三三两两的孩子来到这里,喊一声“阿公,我要买八宝粥。”他则从座位上站起来,笑容可掬地转身取货找钱。
和谐小社会
福建的土楼是至今仍在使用的中国民居建筑。这些民居不仅能看到当地人的传统手艺,还能看到糊在墙上的1931年的《纽约时报》(据说,这种报纸目前只有纽约国家图书馆才能找到),甚至还能看到描摹得十分精确的罗马表,显示着客家人的“留洋”经历。
生活在土楼里,捧着一只饭碗,可以绕楼一圈吃“百家菜”。客家人有这样的习俗:小孩出生后,胎盘要埋在楼中,表示根在这里,年纪大了终要回来。过年时,有人会挨家挨户征收购买对联的资费,每家出三五元,联合把整个土楼打扮得漂漂亮亮。假如哪天狂风大作,谁家在外面晒了谷子,全楼人都会出动帮忙。
随着“申遗”的成功,土楼旅游渐成气候,阿耕一家的生意越做越好。如今,他每天要接待几千名游客,最高峰时竟能达到3万多人。
“土楼申遗前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如今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回来,做生意、开饭店、或者从事导游。一句话,土楼让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都发生了大变化。”阿耕说。
傍晚时分,阿耕送走一桌日本客人,又在一桌铺陈的客家美食前和四方客人谈天说地。
“我喜欢这样,有人气。”阿耕说,“现在的人,有了钱,没了幸福,而我们土楼却是一个安静和谐的小社会。”
土楼提供的消费品十分有限,无非茶叶、土楼模型等当地土产,不售卖现代化的东西。为了景观的和谐,这里的电线全部铺在地下,水泥路上铺满了怀旧的石子。
守护聚宝盆
说起家乡的变化,阿耕如数家珍:客家民居土楼不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还被评选为国家级5A景区,游客从开始的上千人到2014年达到400多万人次。当年,通向土楼只有几条羊肠小道,如今政府投入5亿元,建成了4条环土楼景区旅游公路,把土楼景区连成了一片。
阿耕所在的村子,土楼旅游带动了外出人口的回归潮,600多位外出打工者或远嫁他乡的人,纷纷回到老家创业,开饭店、办旅馆、卖土特产。村里常住人口由以前的2350人增加至2015年底的近3000人,甚至出现了外嫁女儿带女婿回娘家就业的现象。
阿耕有5个子女,大儿子林尚康做了10年的教师,儿媳妇在旅游公司做导游,几年前双双辞职回家做旅游生意,出嫁的女儿也带着女婿回到了土楼。家庭年收入从申遗前的4万多元增长为20多万元。
阿耕常常对乡亲们说:“土楼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聚宝盆,随着旅游成为支柱产业,这个聚宝盆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就会不停地为我们和子孙后代招财进宝。”
除了日常的导游工作,阿耕还出版了《振成楼探秘》、《阿耕与土楼》等研究专著。说起土楼,阿耕心怀感恩,他说:“这里是我们的根,现在一家人和和睦睦地住在自己的土楼里,我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