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宣
[摘要]体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其教学技能对自身和学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如何评价教师技能更是当下高校教育研究重点。本文通过数据调查、文献资料及专家访谈等方式构建高校体育技能模型,以此改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水平,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技能评价;模型
高校体育教育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等内容纳入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中,通过构建高校体育教师技能模型提高教学质量,对高校整体实力及未来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构建高校体育教师技能评价模型的必要性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普及,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相对于以往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然而当前高校体育教师技能评价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评价内容方法缺乏多样性和系统性,指标缺乏科学性,结果缺乏权威性及目标缺乏明确性,所以没有发挥较好的评价功能,也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内部实施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完善的有利保证,在于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评价,这对优化高校体育效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技能评价模型建立
1.模型理论
本文研究通过查阅《教师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技能》及《课堂教学技能》等相关书籍著作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查阅网站中有关教学技能的论文,以此为调查问卷收集条目和确定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基本维度,最后初步拟定体育教师技能评价模型指标,分别为讲解技能、教案设计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示范技能、教研技能、仪态技能、教学检查评价技能、指导技能8个一级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
2.模型设计
(1)设计目的
修订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进一步对教学技能评价的二级指标进行确定。
(2)方法
拟定这一研究假设根据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评价确立的8个关键因子,之后对某高校体育学院中部分体育教师展开调查访问,根据访问结果确定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技能评价指标的二级条目,并初步拟定34项因子,再对接受研究调查的体育教师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可随机现场发放、现场收回调查试题,目的在于避免调查者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采用SPSS17.0信度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检验变量信度,剔除小于0.2,小于0.9的标准差,剔除小于0.4的项目附和值,结果发现有4个因子的相关度不高并将其剔除,这4个因子分别为“科学地说课”“体育学习成绩的科学评价”“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及“主动撰写体育科研论文和开展教学反思”,最后确立30个二级评价指标。此类指标的检验结果和理论构想基本一致,图2为修正后的高校体育教师技能评价模型指标。
3.结果
表1为数据后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由问卷可得出组成变异量贡献率的6大因素,最低题项的负荷率为832,最低为411,再次证明因素分析结果和理论一致。
三、技能评价模型分析
从模型中可看出,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断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注重实践操作,养成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到学有所获,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样能帮助教师从“传授者”走向“研究者”,有利于带动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将智力要素和知识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方式,能帮助受教育者加深对当前科学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随着不断深入的实践探索和日渐升温的教师专业化研究,逐渐转向更为广阔的视野环境中,对此就要求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也是高校体育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该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海林.高校体育教师能力体系的建构研究[J].高教学刊,2015,(16):145-147.
[2]张弘,鞠海涛.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9):57.
[科研项目]华北科技学院教育研究类课题,“融教学实践的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构建方略与实证研究”(课题编号:HKJYZD201571)
(责任编辑 冯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