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用文
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人张浩
文/陈用文
张浩,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湖北黄冈人,原名林育英。1921年参加恽代英创办的利群书社,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去长沙、安源从事工人运动,曾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兼安源路矿消费合作社营业部主任。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历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书记,汉口市委书记,湖南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上海沪西区委书记,满洲临时省委书记,全国总工会常委,海员工会党团书记。1933年赴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曾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年回国,历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委,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曾主编《中国工人》月刊,是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
1948年7月29日,中共中央致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祝词中说:“我们相信,在历史上有‘二七’罢工、‘五卅’罢工、省港罢工、上海三次起义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普遍全国的罢工斗争和广州起义等光荣传统的、曾经产生过象林祥谦、施洋、刘华、赵世炎、汪寿华、苏兆征、王荷波、郭亮、邓中夏、项英、许白昊、张太雷、罗登贤、杨殷、林育英、邓发等英雄人物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今天的代表大会,必能胜利地完成这些光荣的任务。”林育英即张浩,可见,张浩是早已载入光荣史册的中国工人阶级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
张浩是工人出身的杰出的工运领袖,他对工人有着一种天然的深厚感情,他最了解工人,也最关心工人的切身利益。他生活在群众之中,与群众有着血肉的联系,他的心和工人的心是相通的。他最了解工人,也最能听到工人的呼声,摸到工人的脉搏。因此,他的话工人最爱听,工人也最听他的话。
张浩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长期从事工人运动。他不但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而且具有善于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我有幸曾经是他的学生,耳濡目染,对他的作风和方法有一点体会。我想,这也值得我们今天的工会工作者深思、继承和发扬。
首先,他的作风是什么呢?就是群众化的作风,和群众打成一片,时时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
他身为党的中央委员,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三次负伤,两次被捕,受尽酷刑,但始终坚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气节,保护了党的秘密和同志的安全,铮铮铁汉,敌人也为之胆寒。他从共产国际回国后,参加党的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为党立了大功。他做张国焘的工作,避免了红军和党的分裂,又是援西军和开赴抗日前线的一二九师的政治委员——如此功勋卓著,他是在党内外和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的老革命家,却始终以一个普通工人的面目出现,从来不说自己的功劳,没有一点架子。他是由他亲手创办起来的工人学校的校长,他在学员大会上说:你们不要叫我校长,叫我老张,或者叫我张浩。同学们当时听到校长这么说,马上就感到他是自己人,感到一种亲切和信赖。他和工人之间在感情上没有距离,人们愿意和他接近,心里有什么话都敢向他当面直说,毫不拘束。
张浩对群众总是满怀热情、关怀备至,尊老爱幼是他突出的美德。延安中央职委有三老:朱老、刘老和吴老。后来又增加了两个王老(上海王老和法国王老),共称五老。大家都对张浩和中央职委的五老表示尊敬和爱戴。
朱老叫朱宝庭,老海员,也是1922年入党的工人党员,曾参加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上海五卅运动,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太平洋职工国际委员、海员工会国际委员。1931年去苏联参加赤色职工国际工作,1933年回国到闽浙赣苏区负责工会工作。后到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延安,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
刘老叫刘达潮,又名刘耐,也是香港海员大罢工著名的领导者之一。吴老叫吴创国,是毛泽东在湖南建党、开辟工人运动时最老的工人党员,是成衣工人。上海王老叫王景云,第一次大革命时曾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法国王老叫王庆元,法国华侨工人领袖,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延安。
这些老工运领袖,长期从事地下斗争,都是未婚的单身老人,无儿无女没有家,回到延安就是他们的家,中央职委就是他们的家。
1940年12月12日,张浩在病床上给朱老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祝寿信,信中说:“我病在床上时常想到:一个在资本主义、军阀、官僚剥削压迫制度下的老工人——一个六十岁的老工人,无儿、无女、无分文的积蓄(不可能有积蓄),口里只有三、四个无力的牙齿,上唇则是盖不住牙的缺嘴,手指头只剩下七个,眼睛则是半瞎,突然被工厂或轮船上的主人象一只‘破草鞋’赶出来,怎么办呢?这种凄惨的遭遇和痛苦是无法形容的!……生活起居则是享受延安头等的待遇,外加保健委员会的照顾,牙齿用金子镶起来了,不仅有‘水皮袄’(有酒吃),而且有火皮袄,日常专有‘小鬼’侍候,开会看戏坐在最前列。你这种愉快而幸福的生活,开辟了中国工人待遇的新纪元,……”张浩还把由冀察工人游击队从一个大汉奸那里“拿来”的一件珍贵的狐皮大衣送给朱老,以表示对朱老的敬意。
张浩就是这样由衷地尊敬革命老人,把他主持日常工作的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办成了老工人之家,并且由此形成了工会是敬老之家、职工之家的优良传统。
张浩对童工非常关心和爱护。当他为创建安吴堡青训班职工大队和筹建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到西安去招生和搜集工运材料时,发现西安大华纱厂的童工,遭受着残酷无情的压迫剥削,从中招收了几名骨瘦如柴、孤苦伶仃的十一、二岁的小童工带到延安,在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一面教他们当机关的“小鬼”,照顾“三老”、“五老”,也为工作人员打水打饭。后来,有的送到延安的工厂当学徒,有的还送到中央警卫团,有的还分配到毛主席身边,一直进城到中南海。现在,有的还成了地方的负责干部。随张浩住院的那个“小鬼”,后来经过培养还成了医生。
张浩对工人干部关心爱护,在原则问题上严格要求。1938年9月,我从武汉国民党监狱被释放出来回到延安,因腿脚糜烂,由抗大二大队(职工大队)送到侯家沟,后又转到排庄医院,张浩得知我这个从白区负伤回来的产业工人,十分关切,在大雪天派人将他自己骑马披用的皮斗篷给我送到医院。还给我送去为中央职委写材料用的纸和笔,真是雪中送炭,使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1939年4月,我听到工人学校就要开学的消息,非常兴奋,不顾尚未痊愈的腿伤走到桥儿沟直接去找张浩。他见我出院也很高兴,问我组织关系带来了没有?我说没有,医院说给转来。他说不行,你自己回去拿来。我毫不犹豫地又走回医院去拿组织关系。这件事,给我当年这个年青的党员以组织观念的教育,终身难忘。至今有同志还提起这件事说:“张浩对你非常爱护,甚至胜过对他的儿子;对你的要求也特别严格。”大家常说,他对群众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那就是他对群众总是怀着一团火热的心,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谆谆善诱,以理服人。他是群众真正既尊敬又爱戴的人。
张浩为什么会对群众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他说:“我们工人本是平平常常的人,现在知道自己应做的平平常常的事,用群众的力量干到底,这必然会取得胜利。工人阶级的力量与精神就在于此,共产党的力量与精神也在于此。”我想,张浩的力量与精神也在于此。他是工人阶级著名的英雄,也是工人阶级中平平常常的人,永远和群众在一起,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张浩对群众能有那么大吸引力的原因。
第二,张浩联系群众的方法是什么呢?
一是要用民族的大众的方法。说话,要使工人听得懂、听得进、听到心里去。比如他常说“工”、“人”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天”,工人团结起来力量就大了。
二是做工人群众的工作要深入下去。一个人、一个人地去做。教工人识字,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教。张浩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工人学校七、八百名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还有来自海外的华侨工人,从安吴堡青训班职工大队到抗大二大队(职工大队)到工人学校,他几乎都亲自与学员谈过话,和我就谈过不只一次。
三是以身作则。他有一句延安同学都知道的名言;“工人不是金字招牌,是实际行动的模范。”张浩自己就是这样的模范。职工大队从延安城里往东郊柳树甸搬家,当时的天气很冷,延河的水已冰凉。干部只是在河边下命令,动员过河,可是大家怕冷,彳亍不前。张浩浑身是病,这时毫不犹豫,脱下鞋袜,卷起裤腿,带头趟水过河。这是无声的命令。大家也就纷纷脱鞋下水,顺利渡过了冰冷的延河。中央职委两次搬家,他总是选择地址方向较差的地方,而把较好的地方让给别人。机关的同志都过意不去,认为他身体不好,多次坐牢受刑,有风湿病,不宜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居住。他总是说服我们,不要去争,环境是人改造的嘛!后来,我们在窑洞前种花种菜,也确实把环境改造得很美。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应该顺便提一下——
1939年秋,中央职委从桥儿沟搬到延安北门外紧贴城墙的山头上,把环境修饰一新,适逢当年的中秋节。机关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年青人、单身汉,那时的“三老”和张浩也是单身。张浩在窑洞前和我们这些年青人共同赏月,谈笑风生,虽无月饼瓜果,却也其乐融融,人间天上。从此留下“老和尚”(当时大家对张浩的爱称,张浩在白区对付敌人的搜捕时,确实一度当过和尚)和我们这些小和尚欢度佳节的佳话。
张浩是个目光远大、胸怀宽广的人。他到过全国许多地方,经受过许多磨难。他参加过许多国际会议,与许多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工人在一起开过会,交过朋友。他给我们讲故事,描绘那些国际交往的场合,有声有色,引人入胜,真是感动人,教育人,使我们这些在延安窑洞里的中国工人,看到了真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我们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目标就是“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
张浩的伟大之处还在于:
第一,他是一个勤学苦练、知识渊博的人。为了研究中国工人的产生、发展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他专门到西安跑图书馆,亲自作资料卡片,回来编写职工运动教材。他亲自领导我们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当时被称作马列主义百科全书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从粗读、质疑到精读,他都耐心地为我们辅导,并且帮助我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他不但勤奋读书,诲人不倦,还勤于写作。他写的东西还请别人帮忙审阅修改,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他身体不好,总是戴着健脑器,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学习,堪称好学的模范。
第二,他十分重视工人干部的培养。早在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就提出:训练工人干部是我们与工人阶级密切联系的枢纽,是目前工作最中心的一环。为此,中央决定把在前线任一二九师政委的张浩调回延安,任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和工人学校校长。他亲自编教材、讲课,创办和主编《中国工人》月刊,亲自写稿和组稿,为培养党的工人干部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张浩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也不愧是当代中国工人教育的先驱。
第三,张浩有许多名言,流传至今。除掉上面说到的“工人不是金字招牌,是实际行动的模范”这一句外,还有“政治上要向上看,生活上要向下看”,“要锻炼、锻炼,再锻炼”,“要在变动中看人,要经得起各种考验”,“要有百折不挠,干革命干到底的精神”。张浩把“坚定”二字放在工人学校校风“坚定、团结、严肃、活泼”的首位,就是要我们做一个政治上坚定的工人干部。
张浩经常强调,工人干部、共产党员,政治上要向上看,生活上要向下看,就是政治上要向觉悟高的人看齐,生活上要向广大劳动人民看齐,要保持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作风,要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这是张浩的名言,也是张浩的美德。
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些名言,永远不忘工人阶级的本色。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更要牢记和实践这些名言,才能成为“四有”工人,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张浩对中国革命有许多重要贡献,有不可磨灭的功勋。1942年3月5日1时45分,张浩在延安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党哀恸。毛泽东亲献挽词:“忠心为国,虽死犹荣”。毛泽东和朱德、任弼时、徐特立以及杨尚昆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执绋抬棺。如此隆重,在党史上是仅有的。张浩功勋卓著,永垂不朽!他的卓越的功绩和风范,是表现在政治、军事、党建和工运等许多方面的。张浩精神,正是中国工人阶级高贵品质和优良传统的体现,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更有着不可低估的深远的意义。张浩精神,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传家宝,我们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英雄光辉,永照后人!
作者陈用文曾任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工人日报社社长,已于2007年10月19日去世。此文摘自《中国工运》199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