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现代性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

2016-02-27 22:25张丽霞曹典顺
学习与探索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现代性逻辑马克思

张丽霞,曹典顺

(1.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2.江苏师范大学 哲学范式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国新现代性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

张丽霞1,曹典顺2

(1.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2.江苏师范大学 哲学范式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理解离不开现代性理论,中国新现代性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根据。现代性理论产生以来的当下现代性理论,已经演变为现代性理论(亦称传统现代性理论)、后现代性理论和后现代性之后理论三大理论形态交互共存的现代性理论存在状态。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不仅融合了现代性的统一性原则,也融合了后现代性的差异性原则,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性之后理论,即体现出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本质特征。从社会建设逻辑的视角理解,中国新现代性中的现代性的本质统一性就是科技社会逻辑,中国新现代性中的后现代性的本质差异性就是不同于工业社会逻辑的生态社会逻辑。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中国新现代性;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科技社会逻辑;生态社会逻辑

如果说哈贝马斯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书中认为黑格尔意识到了的现代性的困境,仅仅是指黑格尔开始了对传统现代性理论的理性批判,那么,哈贝马斯在《作为未来的过去》一书中关于柏林墙倒塌后东德人和西德人如何达成相互理解的论述,则可以表明哈贝马斯指出了传统现代性理论的没落。然而,尽管在20世纪中叶以后,传统现代性理论已经处于社会实践的黄昏,但迄今为止,现代性理论并没有失去时代性,即现代性理论还不能够在当代哲学理论中退场。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后现代性理论才应运而生。不论后现代性理论如何反对传统现代性理论,它都无法逾越现代性的本质。比如,从社会建设逻辑的视角理解,传统现代性理论的技术发展逻辑、后现代性理论的可持续发展逻辑,本质上都从属于现代性理论的社会发展理念。纵观哲学史,对传统现代性理论批判的哲学形态并不仅仅是后现代性理论,事实上,在后现代性理论之前的马克思哲学理论,已经不同于传统现代性理论的哲学形态。从当下传统现代性理论和后现代性理论的存在形态看,马克思哲学理论既吸收了传统现代性理论的合理要素(如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理论就肯定了传统现代性理论的社会发展逻辑),也肯定了后现代性理论中存在的合理性要素(如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就肯定了后现代性理论的差异性原则)。现代性理论的发展史表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没有超越现代性理论,即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反思,依然是对现代性理论的深思。基于中国道路的独特本质,我们把与中国道路相统一的现代性理论称之为中国新现代性理论[1],归属于后现代性之后理论。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新现代性只是其中之一的后现代性之后理论,本质上属于马克思哲学或马克思社会哲学。所以,对中国社会建设逻辑与中国新现代性关系的准确把握,是研究中国道路不可逾越的哲学问题。

一、中国新现代性: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研究的哲学元理论

从可以预见的未来理解,瓦解共同体只能是乌托邦幻象,这就意味着,当代中国依然存在社会建设逻辑的合理性。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就是对传统哲学的消解,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马克思没有自己的社会建设逻辑。这种见解的不准确是很明显的。从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看,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道路探索,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道路探索,都坚持一个基本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即是说,马克思主义之中必然包含社会建设逻辑,即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从辩证法的视角看,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有一个对合理社会建设逻辑的判断和认识。

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没有一本专门阐释自己哲学思想的著作,但马克思哲学已然真实存在一样,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也的确存在,其散见在诸多的马克思著作之中。比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就明确表明了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根本原则,即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尽管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一直是中国道路探索的指导原则,但这一原则无法代替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对中国道路的深度研究,离不开对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哲学探索。对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哲学探索,本质上就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我们认为,当下中国所处的时代,依然是资本逻辑的时代,即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第三次文明还没有成为现实。所以,中国社会建设逻辑与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建设逻辑所面临的哲学元理论,都应属于现代性理论的范畴。从可选择现代性的视角理解,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现代性必定具备中国特色,所以,我们把与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道路相适应的现代性称之为中国新现代性。

中国新现代性表征的不仅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思想规律,而且还可以将其规律作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理论前提,即从逻辑思维的视角理解,中国新现代性归属于逻辑范畴。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开启了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为主题的新时代。值得注意的是,从那时起直到今天,许多学者依然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没有逻辑。他们之所以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没有逻辑,除了与上文提出的误解没有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有同样的理由以外,还有三个具体的原因。

其一,不理解创新本身就是逻辑,即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内化于社会建设规律。对逻辑的理解有三种主要认知理路,即人们十分熟知的先验逻辑、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从唯心主义的先验逻辑和科学主义的形式逻辑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显然与当下哲学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辩证逻辑的视角理解,事物的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变化,所以,从这层意蕴上理解,社会建设本身就是要实现社会发展,即创新不仅存在规律,而且创新有其自身的形式结构,符合逻辑存在的要求。

其二,误认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就是否定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存在规律。邓小平的这一社会建设观点十分清晰——鼓励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即鼓励人们创新,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们之所以误解这一观点,最为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其中的一个词——摸,即人们把摸理解为否定规律。事实上,“摸”字本身就含有对规律的探寻,即按事物的客观规律行事。因为,摸着石头过河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谨慎,二是大胆。换言之,既要稳妥,又不能操之过急。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彼岸,否则,要么畏缩不前甚至倒退,要么被激流吞没。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有从理论上理解,人类思维的起点才是现实生活世界的社会实践,换言之,人们在现实生活世界的行动,都存在既定的思想前提,或者说,不存在没有思想前提的行为。邓小平所指代的摸着石头,不是指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可以随随便便地进行,而是指必须按照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基本原则进行。当然,就目前的学术水平而言,学术界还不能完全准确表述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这也是有人误解邓小平这一思想的原因所在。

其三,学术界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理论不够自信。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理解,中国真实的社会哲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哲学研究,可以说没有经验,主要是介绍和引进西方社会哲学的认识论范式和思想史资源。加之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中国道路中存在的失误和错误,使否定用马克思哲学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主张用西方社会哲学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观念,一时间此起彼伏。时隔三十年之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功实践表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没有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坚持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就是承认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存在逻辑,就是对中国道路的理论自信。从西方哲学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性理论是公认的现代社会建设逻辑,是社会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所以,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现代性理论研究,是应用哲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实践意蕴巨大。

表征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中国新现代性的两大本质特征——科技社会逻辑和生态社会逻辑,前者具备传统现代性理论的本质特征——总体性原则——的衡量标准,后者具备后现代性理论的本质特征——可选择性原则——的衡量标准,这即是说,中国新现代性既不属于传统现代性理论,也不属于后现代性理论,而是属于本质上为马克思社会哲学的后现代性之后理论。中国新现代性必然存在一个总体性原则。我们把这个总体性原则理解为社会良性发展逻辑,亦可称之为社会发展逻辑。从现代性理论的视角理解,中国新现代性表征的就是科技社会逻辑。后现代性哲学诞生之后,许多后现代哲学家不断质疑传统现代性理论。围绕现代性批判之后的社会建设如何进行,一些哲学家进行了传统现代性理论前提的批判。比如,美国哲学家芬伯格就从技术批判的视角认为,现代性理论不应该只存在一种形式,现代性本身应该是可选择的[3]。我们认为,可选择性应该是全部后现代性哲学形式的根本原则,因为,后现代性哲学以批判现代性哲学的主体性等为前提。按照可选择性原则的后现代性哲学理念理解,中国新现代性应该具备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独特的社会发展逻辑。中国政府和中国学术界把这种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发展逻辑称之为生态社会逻辑。

二、科技社会逻辑: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现代性话语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现代性日益作为社会建设逻辑之时,人们感受最深的是日常生活世界的现代性变化——现代化发展。这即是说,现代化发展就是现实生活世界的现代性话语。在现代社会,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的存在方式,也决定着人的生存方式,本质上是伴随着资本逻辑展开的社会实践。无论从社会的存在方式,还是从人的存在方式的视角理解,现代化之所以会成为现代性话语,根源于人们对发展逻辑的认可和追求。那么,为什么现代社会的人们要追求发展逻辑呢?马克思的观点很明确,不发展就要被世界所淘汰。很明显,这里的发展是指创新。纵观社会发展史,现代社会建设的创新驱动来自科学技术。所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现代性话语即可被表述为科技社会逻辑。换言之,科技社会逻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现代性话语,既是因为它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哲学话语,也是因为它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哲学前提。需要说明的是,科技社会逻辑不是科技逻辑。所谓科技社会逻辑,就是指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社会建设规律。

对科技社会逻辑本质特征的把握,应该从多重视角进行。其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理解,科学技术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最为根本的要素。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或决定性力量。这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相对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要素,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为重要的要素。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之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社会(指现代社会之前的社会形态)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相比,出现了质的差别。传统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主要是围绕农林牧副渔领域生产所展开的简加工,满足的是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当代中国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主要是围绕各领域科学技术发展所展开的复杂的深加工,满足的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生活资料的需求。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质上都是为了适应人们的这些需要。比如,核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主要的用途是为了核能的使用——满足人们对电能等的需要。即使是核武器的发展,从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也是为了保障人们安全的需要而存在。

其二,从社会哲学的视角理解,科学技术是保障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合乎理性不可或缺的要素。根据黑格尔的理解,某一个理论是否合乎理性,就要看其是否具有现实性。我们认为,黑格尔的这一理解是准确的。现实性根源于思想领域的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是指主流的价值观,即经过人们选择后的社会建设道路。这就是说,如果某要素具有意识形态性,那么,它就应该是保障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合乎理性不可或缺的要素。哈贝马斯曾详尽地阐释了科学技术为什么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不论人们是否认可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或者说,不论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持有乐观主义态度,还是对科学技术发展持有悲观主义态度,都无法否定科学技术已经意识形态化的事实,即已经无法否定科学技术是保障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合乎理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其三,从科技哲学史的视角理解,科学技术是表征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具有现代性的标识。科技哲学是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总和,其根源是古代就已经存在的自然哲学。不过,古代的自然哲学与现代的科技哲学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因为,在自然哲学之中,没有哲学与科学的边界,也不存在技术与科学的关联。或者说,没有哲学与科学的差别,即哲学就是科学,科学就是哲学,技术属于自然哲学以外的范畴。在科学独立于哲学之后,即在科学与哲学处于分裂状态下,是不存在科技哲学的。纵观科技哲学发展史,从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开始觉醒,通过笛卡尔、莱布尼茨和牛顿这样一些大科学家、大哲学家的多方面努力,近代科学和近代哲学才一起出现,互相促进,形成第一个成熟的、综合的、科学的世界观[4]。科学技术被赋予世界观的意蕴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根据,而作为现代社会发展重要根据的要素,必然是现代性要蕴含的内容,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科技社会逻辑内涵十分丰富,仅从哲学前提的视角理解,就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其一,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科学与否的标准离不开科学技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学院系调整之时,将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予以取消,这就使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理念是否科学的根据,缺失了可以量化的定量标准,即当时因条件所限仅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理念是否科学的定性标准而无定量标准。在科技哲学的知性思维视域里,定量研究比定性研究更为重要。但从唯物辩证法视域理解,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同等重要,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正因如此,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理念的构筑中,必定要融入定量标准。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代中国高校纷纷恢复或开设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当然,此时的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认知方法论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即时下的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的研究,越来越强调实践和可操作的意蕴。实践和可操作的学科前提就是实证科学。所以,当下的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离不开知性思维,而知性思维的根据必然包含科学技术。

其二,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是否先进的标准离不开科学技术。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定中国道路的三个自信以后,学术界对如何实现中国道路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语义学的视角理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据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理念是否先进,也就是说,只有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具有先进性,才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可能性。一些学者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出发,判断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理念是否具有先进性,结果出现了左派、右派和改革派并立的局面。这就是说,尽管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理念进行定性判断是不可或缺的,但也分化或削弱了社会建设的力量。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逻辑,而这一理念是中国政府选择的结果。从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中国之所以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因为人们认为该道路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即该道路能够实现人们预设的目的。从理论上看,目的是抽象的,也是具象的。而对于现实生活世界的人们而言,目的只能是具象的。据此,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是否先进的标准必须是具体的存在。而众所周知,作为判定具体存在性质的认知范式和标准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其三,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价值逻辑是否被认可的标准离不开科学技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价值逻辑亦可称之为中国价值。中国价值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灵魂,是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导向标和价值尺度。当下的中国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当下时代的导向标和价值尺度,即无论时下的社会组织,还是个人,其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都应该与之相适应,否则,该组织或个人就无法正常生存和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劳动性的存在,中国价值不可与此理论相冲突,也就是说,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价值逻辑的标准离不开劳动。在传统社会,人的劳动就是体力劳动的代名词,而时下中国的劳动,几乎没有脱离科学技术的劳动,除了大量的脑力劳动者外,诸多的体力劳动者也被称之为技术工。科学技术在当代中国的广泛使用,使国人生存方式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以至于人们的生活理念很难与生存方式相统一。因为,生活理念可以极具个性化和精神性,但生存方式却极具时代性,即生存方式已经被科学技术所左右。

三、生态社会逻辑: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后现代性话语

我们认可现代性哲学的局限性,但同时,我们也认可后现代性哲学相对于现代性哲学弊端的合理性。从社会建设逻辑的视角理解,后现代性哲学的合理性表现在它对现代化标准西方化的否定,即后现代性话语下的社会建设逻辑反对工业社会逻辑。所谓工业社会逻辑,是指建构以工业文明为主旨的现代性社会建设逻辑。很明显,按照后现代性哲学家的理解,当下的中国,已经处在后现代社会之中,其社会建设不应该按照工业社会逻辑进行选择。正是在哲学发展的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社会建设逻辑。所谓生态社会建设逻辑,就是指以建构生态文明为主旨的后现代性社会建设逻辑。

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是对工业文明反省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对环境被破坏的反省结果,因此,深度反思生态社会逻辑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哲学研究。对表征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生态社会逻辑的本质特征的反思,应该至少从三个方面进行。

其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理解,生态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建设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大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即当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建设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也包含社会建设。有学者根据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认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建设,除了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外,还包含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认为,不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因为,它们既不属于同一个层次或范畴上的概念,还会削弱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蕴和价值。事实上,十八大报告并没有把生态建设(注:亦可理解为十八大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因为,生态文明能否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同层次,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当作同一个层次的概念,而是表征生态建设要融入这四大建设之中,或者说,生态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即生态建设可以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其二,从社会哲学的视角理解,生态建设是保障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合法性至关重要的要素。在社会哲学视野里,社会建设的每一个方案、每一项政策的实施,必须具有合法性,即必须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当下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高速工业化建设,即现代化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掠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方面的巨大代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而程序民主即为政治文明的需要。当下中国对经济发展方针、发展方式、发展策略的确定,已经逐步贯彻程序正义的理念,比如,各种征集意见方式、各种听证会等不断出现。虽然生态建设提出的最直接动因是环境污染,但作为一种社会建设理念提出,就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环境的需要,而是对人们整个生存状态、生活状态改善的关注,所以,深受现代性苦难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已经离不开生态建设理念的参与和融入,从政治文明的视角看,生态建设是保障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合法性至关重要的要素。

其三,从哲学史的视角理解,生态建设是表征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具有后现代性的标识。后现代性哲学从它诞生之时,就遭受到了最大的责难,即被认为是没有观念的批判。我们认为,这种责难是不成立的,原因之一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理解,任何否定都有与之相对立的对立面的存在,所以,任何后现代性哲学家必定有其自己的社会建设逻辑;原因之二是,一些后现代哲学家还没有来得及或没能用思想的形式——哲学逻辑——建构起自己的社会建设逻辑。美国后现代思想家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命名为生态后现代主义。因为生态后现代主义既不同于环保主义,也不等同于广义的生态学(因为后者缺乏对于现代性危机的历史的、政治的哲学的知识),而是一种本体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5],所以,生态建设成为后现代性哲学思想中的后现代性。

与科技社会逻辑相同,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的生态社会逻辑内涵也十分丰富,仅从哲学前提的视角理解,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其一,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科学与否的标准离不开生态建设。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人类生态将十分美好。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生态建设应该是一个在社会建设领域具有本体意蕴的范畴。原因有二,第一个原因是,人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建设的历史也可称之为人的生存状态变迁史;第二个原因是,当下时代的人们,已经将过去追求基本的生存权利升华为追求良好的生态权利。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这一重大认识没有在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被使用,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建设重点不在建设而在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水平相对较弱。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当下时代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肯定吸收现代性社会建设逻辑的意义之后,生态建设应该成为判定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科学与否的标准问题,才日益显现出来。

其二,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是否先进的标准离不开生态建设。之所以认为生态建设是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是否先进的标准,可以从三大发展水平的发展状况得以说明。第一大发展水平是指世界哲学发展的当下水平。当下的哲学发展水平显示,否定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现代性哲学已经阻碍社会发展,当然,因为现代性所蕴含的现代化要素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世界全部释放出来,所以,它在当下的社会建设中还不能退出。第二大发展水平是指当今世界的社会建设水平。众所周知,工业化最先发展和发展最快的欧美国家,早已意识到工业文明对生态破坏的严重性,但这些国家在没有找到可以替代工业文明的现代性社会建设逻辑之时,它们避免现代性社会建设逻辑不良后果的路径就是将工业建设输出到其他国家。第三大发展水平是指当下中国的社会哲学发展水平。在当代中国,有学者将社会哲学称之为发展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等,但不论怎样界定,当下中国的哲学发展水平,已经能够表征生态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时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蕴,即生态建设研究是当下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理应成为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逻辑是否先进的标准。

其三,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价值逻辑是否被认可的标准离不开生态建设。从社会哲学的视域理解,当代中国已经不存在阶级,但阶层是存在的。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比如,企业主阶层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道德诉求,小资阶层以追求生活舒适化为价值目标。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家可以为了利润最大化践踏人世间的一切法律和道德,但当代中国的企业经营者不是资本家,即使是私营企业主或外资企业主也不是马克思所指代的资本家,因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纵观十八大报告的十二个主要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其中的一大方面。十八大报告是在广泛征求民意和科学总结中国道路经验基础上得出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诉求。所以,十八大报告中蕴含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价值逻辑亦可被认为是人们认可的价值标准,即衡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价值逻辑是否被认可的标准离不开生态建设。

[1]曹典顺.中国新现代性与资本逻辑:中国道路的传统现代性批判[J].理论探讨,2014,(5):72-7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3]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4.

[5]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6.

[责任编辑:高云涌]

2016-03-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辩证法视域中的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14FZX020);中共中央编译局委托课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自信的哲学研究”(13QWT01);江苏省“333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可选择的现代性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自信的哲学研究”(BRA2015415)

张丽霞(1983—),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哲学研究;曹典顺(1966—),男,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B1

A

1002-462X(2016)10-0057-06

猜你喜欢
现代性逻辑马克思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马克思像
逻辑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创新的逻辑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浅空间的现代性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