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议论文中运用好课本素材

2016-02-27 06:31刘玉萍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新疆布尔津8366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方仲永廉颇蔺相如

刘玉萍(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 新疆布尔津 836600)

浅议如何在议论文中运用好课本素材

刘玉萍(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 新疆布尔津 836600)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6.073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同学在写议论文时常常处于无米下锅的尴尬之境,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搜肠刮肚、七拼八凑,敷衍完篇,这样的文章其质量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无数的素材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天为伴的《语文》《历史》《政治》等课本中就有许多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典型素材,它为我们写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内容。我们只要运用好课本中的素材,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提炼,我们就不再为无米之炊犯难,也可以把文章写的精彩。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有效使用和改造好课本中素材,点石成金。

一、依据观点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在写议论文时,往往会选取有说服力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众所周知这些事例就是论证论点的依据,怎样让我们所熟悉的教材中的事例为论点服务,化教材为文本,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揣摩,根据文本需要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绝不能独对教材机械照抄照搬。因此,我们在应用材料的过程中,要根据议论的角度选择好教材叙述的角度,特别要注意对象,抓住教材中能够证明论点的核心要素,反复推敲,化他文为己用,将教材素材与自己的文本水乳相融,让观点与论据相得益彰。

比如要证明“有容乃大”这一观点,许多同学会想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它在小学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出现过,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用他作为例证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但是有的同学根据课文这样叙述: 蔺相如因渑池相会功大,封为上卿,位高于廉颇,廉颇不服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称病引车蔽匿,不与之相见,他顾全大局,顾念国家。廉颇知道后,羞愧万分,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最终俩人结为刎颈之交,留下千古美谈。

由于这则材料中,叙述的主体,一会是蔺相如,一会是廉颇,不断变化,而且反映在两个人身上的品质又有不同。因为对教材内容不加选择,直接引用,很难证明“有容乃大”这一观点,“有容乃大”讲的是蔺相如,因而叙事的角度就要以蔺相如为主体,改为这样叙述则能恰当地为观点服务。

蔺相如因渑池相会功大,封为上卿,位高于廉颇,廉颇不服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称病引车蔽匿,不与之相见,众门客纷纷劝谏,但蔺相如以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只因为我和廉颇二人在为由劝慰大家,时刻做到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因以国为重,宽仁大度而成就一代名臣之美名。

通过两则论据的比较 ,我们看到在我们选用教材中的素材时,一定要根据论点需求选择恰当的叙述的角度叙述,切忌照搬教材的叙述,要围绕论点选取论述的角度。

二、对教材能够压缩、改造,为我所用

教材中的材料运用,尤其注重精炼和贴切。作为论据的教材是为议点服务,怎么叙述过程时,要有选择,应是高度概括,切忌长篇照抄,只需摘取证明观点的那部分内容就行了,是对材料的压缩改造后的高度概括。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论据时,必须依据论点的需要进行“压缩”、“替换”、“改造”,做到其高度必须和论点相一致,如果照搬教材的内容就有可能会造成论据游离,使文本缺乏说服力。

比如要阐述人的先天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的观点。我们自然想到《语文》教材中的《伤仲永》,有的同学就引用全文,这种做法定然不妥,我们只需将原文改缩成。

方仲永是普通人家子,5岁时“指物作诗,立就”,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结果,方仲永在20岁的时候,已经同平常人一样了。

通过我们对这则材料进行改造,概括为我所用,则更能增强其说服力。从而有力的论证后天的努力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决定作用。

在我们的教材中,众多的事例,学会恰当的概括、压缩,才能让其发挥令人叹服的效果,具体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方法:

1.对关键词的提取。 即根据论点的需要提取教材中事例要点构成事例材料。例上面例文文中取原文的“指物作诗,立就”这句用来说明方仲永的天分超人,紧扣论点中的人的先天条件固然重要这一点。

2.对原句进行替换。原材料中有“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我们把它改为“仲永每日随父到处登门访客作诗”,这样一改,就突出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是自身的主观因素所致,从而强调了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的观点。由此可见,字斟句酌的词语替换是为了与论点契合,这样,更有益于增强论据的说服力。

3.对教材的压缩。选取教材要敢于对教材大胆的进行改造,尽量把可有可无的词语压缩。这种压缩是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的,有效增强了论据的说服力。

4.对教材的概括。我们根据论点的需求可以把原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一语,概括为一句话“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这样言简意赅,说理透彻。

5.加入情感。在材料的叙述中,渗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则更能够提高材料的质感,突出材料的倾向性,更能体现议论文本来就是“我的看法,我的观点,我的爱憎”,增加一点感情色彩,岂不令自己的观点更鲜明吗?如果我们在结尾“倘若方仲永能在众人的赞美声中发挥优势,不懈追求努力学习,到了20岁还会平庸无奇吗?”这种带有情感的反问,有力的表明论述者的态度,这不也正好彰显了文章的鲜明观点。

三、针对人物素材大胆联想,创造性地补充细节,巧妙地构思的篇章

选用教材中的素材用他作论据事时,我们还应力求独辟蹊径,从新的视角、新的侧面进行思考,要善于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将相关的素材放在一起进行论证,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如《苏武传》中卫律背主叛亲追逐个人享乐“拥众数万,马畜弥山”,把他与历史教材中的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比论证,有力论证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这样使文章说理全面,阐述深刻,能力透纸背。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我们选取的材料不是抹哪都合适的“万金油”,而是根据观点所需取材,切不可不生拉硬拽,牵强附会地用材料依附观点,出现材料游离于观点弊端。只要恰当地利用丰富多样的课文素材,就能让我们的作文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方仲永廉颇蔺相如
不幸的方仲永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不幸的方仲永
负荆请罪
廉颇并非真英雄
廉颇并非真英雄
方仲永的落差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