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发展与环境危机——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现代科技发展问题

2016-02-27 01:36周婷
学海 2016年1期
关键词:恩格斯生产力马克思

周婷



论科技发展与环境危机——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现代科技发展问题

周婷

内容提要环境质量的变化将环境危机、生态破坏问题引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环境危机的根源往往直指科技发展,即认为这些问题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限制科技发展、校正科技发展、反对科技发展的声音此起彼伏。只有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来看待科技发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清科技发展的本质,才能厘清科技发展的脉络,明确科技发展的必然性。而只有用唯物史观去分析科技发展问题,才能看出环境危机的实质根源并不在科技发展,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于私有制的统治地位。找到环境危机的根源,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科技发展和着实解决环境危机问题。

关键词唯物史观科技发展环境危机生态文明

相对于生活在重污染工业区及周边直接看得到黑色的烟囱和灰色的天空、浑浊的河水和大量死去的水生生物、土地上枯萎的植物或盐碱化的地表这些触目惊心的直观景象,雾霾以让人无法忽视的方式向生活在悠闲地段的人们发出警报。环境恶化的问题总是不时地进入人们的视野。造成环境恶化,甚至称之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往往直指科技发展。那么应如何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必须找到造成不良后果的真正原因,认识到症结所在,才能应对和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

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合称,这二者作为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放在一起来考察。要厘清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与脉络,这里并不按照科技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考察,而是按照马克思的“从后思索”的方法来分析。从后思索,就是把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对象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便找到对象最本质的特征。之所以采用此种方法,是因为“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①在科技发展的萌芽期和缓慢发展阶段,想要把握科技发展的本质是有一定困难的。在科技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科技与其他对象的关系会变得更加明朗,最初所表现出来的模糊倾向会变得清晰起来,因此也更加容易把握。在科技相对已充分发展的当代开始考察科技问题,更有利于看清科技发展的脉络与本质。

在世界范围内,当下科技概括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范围广阔。在宏观上人类的科技研究已延伸到宇宙,在微观上渗透到纳米、夸克等程度,甚至还在解开物质从无到有的奥秘。第二,用时短暂。科技推陈出新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由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大量简化、代替实际实验操作过程,理论的验证时间已成千上万倍缩短。第三,研究对象复杂。科技研究的对象日趋复杂,数据庞大,团队合作、新的技术手段、全球资源共享使研究复杂对象成为可能。第四,研究全面信息化。信息化推进了科技的发展,信息科技本身也在不断革新。第五,涉及能量巨大。科技现在所控制的能量,无论从动力上讲还是从可利用、可发挥出的能量来说,都可以与自然界所固有的能量释放媲美。巨大能量的应用也带来了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第六,科研投入巨大。越是发达或发展较好的地区,越是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动辄过亿的投入使科学技术研究承担了一定的压力和风险。第七,科研队伍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的科研机构日益增多,受教育人数不断上升,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连年增加。第八,与科技发展同时存在的“副产品”越来越多。在科技发展早期完全不见端倪的科技副产品现在已经开始严重困扰人们,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等。科技本身对人类构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威胁把世界变成“风险社会”。

以当下科技特征来判断,这种科技应该与人类文明史上较前时期的科技区分开来。古代的科学理论萌芽与技术进步往往并不是用在发展生产力的方面。例如在古希腊,科学作为在哲学之中尚未分离的一门学科还仅仅是停留在有闲阶级的思维训练上,是一种智者的自我满足与集体活动。而古代的技术发展往往是用来满足统治者的私欲,作为一种娱乐、享受或者战争的工具。古代科技与当下科技最大的区别和分界线,就是当下科技主要是为生产力的发展而服务的。当然,由于科技被应用于社会财富的生产,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科技工作中来,又再次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某些个人价值得到肯定,个人诉求得到一定满足,社会得以进步。

然而,在科技不断提高生产力,带给了人们巨大的便利的同时,它的矛盾也显现出来——科技发展带给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但也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环境,消耗了大量资源,科技带来的副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及地球上其他物种的生存。首先,科技在军事上的应用直接夺去了不计其数的生命,现在的军工产业也造成了巨大的隐患。其次,科技发展助长了资本主义危机——主要表现为经济危机,即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出现的劳动产品越丰富、人们越贫穷的现象仍然存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在现今并没有被解决;技术革新造成的失业仍然威胁着一些人生活的安定。再次,科技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对人的生存环境,继而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的状况,发生过并仍然在发生。最典型的就是上个世纪的“十大公害”事件。当下,发达国家已完成原始积累,开始转型成“清洁型生产”,但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形势却比当年发达国家遭遇过的状况更严峻。正如前文所述,当代科技发展有了新的特征,所以面临的矛盾更多、更突出、更集中、更令人措手不及。再者发达国家又会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压力。当下各国对于生态和环境问题的重视,直接的回应就是世界环保组织的建立和世界环保大会的召开,环境保护开始被纳入法律和国家事务范围。

关于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在理论上也有很多回应。问题初现时就可以看到对发展状况反思的许多作品,如《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等等。当下对科技发展后果的反思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涉及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这些反思大都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批判或警告人们犯下的错误,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人类根本不是在进步,矛头直指进步观念。也有乐观派认为:一切问题自然会有解决的途径,对未来抱着美好期许。然而这些怀着美好愿望的作品在现实性上并不值得过多参考,那些对田园风光的怀念、对科技发展的谴责都只是些无力的喃喃自语。虽然不可否认这些反思对于人类发展是有一定的警示和启迪的作用,但是由当下科技发展状况就可以知道这些反思的效果并不显著,即这些反思是非现实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创始之初主要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因为当时环境和生态问题并未凸显出来,所以主要的任务是“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②而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③随着资本主义的向前推进,世界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科技的地位上升为第一生产力,即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重视和发展科技。发展科技就不可避免碰到带来的环境问题。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并且本质就是关心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自然应该与时俱进,对于环境和生态问题要有所回应。其中主要理论有“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源起于本·阿格尔( Bee Agger)《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的‘Ecological Marxism’一词。……生态马克思主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寻找生态危机之根源、探索破解生态危机之路径而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补充、发展和超越。”④“有机马克思主义( Organic Marxism)是美国思想界正在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代表人物是柯布等人。有机马克思主义试图把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寻求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新的途径。”⑤

学者们对于科技发展的看法,整体来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有利结果给予积极评价;一类是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作用给予消极评价。前者充分肯定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福利,并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认为目前所碰到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是可以通过科技的进步而最终解决的。后者并不否定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但是就其不良影响上持消极态度,认为应该限制科技的发展,更多在人文层面、生态方面考虑科技发展的方向。两者不可避免都带有片面性,因为以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有利与不利方面会同时存在。如果简单地将二者分开来看,企图“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就会陷入“用正当方法难以摆脱的困境”⑥。就是说,在当前的条件下,如果呼吁只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而试图消除科技带来的环境问题等不良影响,就会面临无法实现的困境。若是因为“坏的方面”而否定全部,企图否定科技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希望遏制科技发展的步伐的论调显然只是转过身去无力地抱怨几句罢了。看待一个对象必须将其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去理解,而不能仅仅抽象地来讨论一个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科技本身持肯定的态度,“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⑦科技不但推动社会进步,它甚至是社会制度变迁的关键和标志:“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⑧科技的进步推动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的改良,影响和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政治制度,甚至是法律,都会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或快或慢地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实验科学”是“有物质创造力的和对象化中的科学”。⑨物质创造力是物质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保障。因为只有在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时候,人类才有可能获得自由和解放,即“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⑩实验科学中最直接与工业相关的形式就是机器。“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⑪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由于科技发展才会有本质上的转变——由最初的受制于自然,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要素的生产力的发展,在手工业时代主要是取决于人的数量与做工的质量,在大工业时代主要是取决于机器的改良、实验科学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在考察商品生产的过程中,科技是商品生产费用的组成要素。“商品的生产费用”的“第三要素”就是“发明和思想这一精神要素”,科学把“生产都提到空前未有的高度”,“在一个超越利益分裂……的合理状态下,精神要素自然会列入生产要素”。⑫这点在当下已经充分被认识到了,科技的发展用事实说明了在马克思的时代看来还不够明确的现实:科技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因为科技的发展会让地租和资本、劳动退居其次,其他要素遇到的问题都是可以依靠科技的发展而解决的。科技的进步使对土地的需要减少,资本投入降低,人力劳动需求也大幅度降低。“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这种作用物自身……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⑬在当下信息时代,虚拟产业中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出科技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可以看出,对科技的投入可以获得物质上极大的报偿,这也是为何当下科技发展中投入会越来越多的原因。生产中其他要素发挥作用也要依靠科技的进步:“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⑭

在马克思的时代,科技主要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进步,经典作家预见了科技将应用在农业上的前景,“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⑮这一点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被证实。在当下,科技可以渗透的领域,可以说无所不包。从工业、农业到军事、社会管理、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与科技发展休戚相关——不仅是生产方面,科技进步每天都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关于科学的应用前景,经典作家甚至预测:“资本、劳动和科学的应用,可以使土地的生产能力无限的提高。”⑯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科技发展有没有上限,也许不需要做绝对的判断。实践中科技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突破上限。对于科技发展可以达到的程度和速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持乐观态度的“……科学,它的进步与人口的增长一样,是永无止境的,至少也是与人口的增长一样快。……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⑰相对于当下科技发展,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中,科技还是十分不发达的。在这样的条件下,都可以做出科学发展速度是几何级数式的判断,更不用说在科技已经十分发达的当下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从当下实践中可以看出,人口的增长是有极限的,而科技进步的速度已经远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

科技发展还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和作用:科技发展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创造出了一种物质条件。这种物质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能被资本当做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但它们同时也是消灭这种前提的历史条件:“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对于资本来说仅仅表现为手段,仅仅是资本用来从它的有限的基础出发进行生产的手段。但是,实际上它们是炸毁这个基础的物质条件。”⑱也就是说只有依赖科技发展,发展生产力,才能面对资本主义的强大势力,使消灭资本主义成为可能。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科技的地位与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但同时他们也看到了科技发展已存在的问题。首先,科技的发展是同工人对立的,“各种自然力和科学……作为资本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⑲科技的发展作为资本与工人对立,成为支持剥削工人的力量。不仅如此,还表现在工人罢工时,资本家通过对机器的改良代替了罢工工人的劳动,使资本家不必再依靠工人,同时也就不需要关心工人们的诉求。“在资本和土地反对劳动的斗争中,前两个要素比劳动还有一个特殊的优越条件,那就是科学的帮助,……发明破坏了工人对工厂主的反抗,摧毁了劳动在坚持与资本作力量悬殊的斗争时的最后一点力量。”⑳

科技发展会带来的更严重的问题,经典作家也看到并指出了:“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与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㉑科技的进步带来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人的压抑和损害,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饥饿、劳累、贫困、堕落、奴役、卑劣、无知、愚钝等等。而在科技比马克思的时代更加充分发展的当下,科技发展带来的负作用会更明显:除了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对人的生存环境——无机的和有机的世界,都造成了损害,连生态系统也遭到了破坏。生态系统是在上万甚至上亿年的不间断自然选择中形成的整体,这个生态系统孕育了人类,也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可以改造环境和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却也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对生态进行绝对性破坏的物种。现代科技的发展呼唤出的强大力量使这种破坏成为可能,即使是已知可预计的后果都是不容乐观的,更不用说那些未知的风险。所以人类必须对科技发展做出反思,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时,对其反面保持警醒,关注自身生存状态,对未来即将产生的问题未雨绸缪。

要应对科技发展问题,首先要弄清现代科技为何会发展起来。“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㉒。大工业带来的超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点是“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㉓生产工具的革命主要就是技术的革新,它仰仗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利益的需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利益的满足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推动生产力、推动科技再次发展的原因。科技的进步,同时体现在生产方式的改变上。“……在大工业的一切部门中消灭了单独劳动,……它所生产的可以立即用来交换或消费的产品是许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㉔大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使劳动产品不再像家庭手工业时那样明显地属于个人所有,而成为许多人共同的成果。人与劳动产品、人与生产活动、人与劳动、人与人的关系都变得不同。生产方式的改变还表现在科学化生产方式、科学管理上的革新和发展。在精神领域科技的进步表现为人们理念的改变。科技的进步改造人们理念的同时,人们的观念又成为科技进步的推动力。

依此来看,科技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人类要生存就一定要先从事生产,生产的进步会产生出变革的要求,在现实中消灭旧的生产方式。“小生产只能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因而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消灭它自己的物质手段”㉕,人类必然会走上科技进步的道路。这个结论也许会受到质疑: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从事生产活动——或者说“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㉖——那么为何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科技却没有像现代科技一样发展?或者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关于“李约瑟难题”如何解释?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回答。因为科技要发展,首先生产本身要有所发展,或者说有发展生产的要求。如果生产只是固定不变的,连作为生产力的人本身的数量都没有增加,生产方式没有改变的需要,那么这种生产算不上是一种积累,生产力本身并没有发展。虽然它在时间上是持续的,但从发展上来说是静态的。没有对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不会对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行革新,从而科技的发展只不过是人们生产活动之外的一种享受或是消遣。一个需要可以被轻易满足的民族是最不容易发展的。土地的肥沃、得天独厚的丰饶经常带给人们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盛世,在长期如此的状况下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即一种渴望静止、不需要改变的、甚至抑制任何变数的文化。与这种生产状况相适应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政治制度,甚至法律制度。这一切关系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系统,只要这个系统中的人还过得上满足生存需要的生活,作为系统的经济基础不会改变,系统就几乎不会改变。在生存的基本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科技自然就是被用在研制焰火供人们取乐这类的活动上。

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但是作为科技发展的反面存在的、伴随着现代科技产生的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却不是必然要完全存在下去的。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背后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这是因为科技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地位,它被当做一种工具,是受到其他力量支配的。这种支配科技发展的力量,就是资本。“……资本唤起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㉗虽然科技的发展是为满足人类的生存、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仔细考察现代科技的发展,会发现科技的发展已经早已超出了仅仅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程度。一直推动科技迅速进步的,正是资本的力量,更确切地说是资本增殖的要求。资本增殖是资本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即资本逻辑的本质。

“资本还添加了这样一点:它采用技艺和科学创造条件的工具,使整个社会的劳动时间缩减到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㉘但是资本将创造出的人类自由时间全部剥夺了,本应作为目的的成果现在被作为手段以满足原本应作为手段的资本的需要。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力量会非常强大,科技只不过作为它的从属对人本身造成伤害:“大工业……它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㉙资本的统治改变了人、生产力、科技和劳动之间的关系,使一切成为与人对立的力量。由此可见,现代饥饿的出现,和古代生产力并不发达时的原因完全不同。因为在现代“……生产的极限并不取决于挨饿的肚子的数目,而取决于有购买力的有支付能力的钱袋的数目。”㉚私有制使拥有不同程度生产资料和没有生产资料的人的关系对立起来,这时生产力和科技发展,都受到了阻碍:“统治阶级的存在,……日益成为科学和艺术发展,特别是文明社交方式发展的障碍。”㉛就是这些人的特殊利益,使本应为了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生产力的发展不再是为了同样的目的进行。

受资本支配的科技,发展中必然会不顾其他人的利益而只为资本增殖服务,这样科技发展的负效应就会显露出来,“蒸汽力的资本主义应用就同时破坏了自己的运行条件。……把所有的水都变成臭气熏天的污水。”㉜这种看似不合理的、对环境的破坏却是符合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因为资本自然是不关心环境的破坏的——只要这种破坏不影响资本的增殖,或者这种破坏反而会带来资本的增殖。又因为对环境的破坏起初只是区域性的,资本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可以迁居到不受污染的环境中过着最优越的生活,所以环境破坏对对资本家来说是有利无害的。相反如果顾虑到环境问题,才会影响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才是真正影响到资本家的利益。再者,环境问题中的生态问题往往需要几个世代才能看出效果——整个生物圈对于环境的破坏是需要一段时间来反应的,这更加使获得利益的资本家根本看不到他所造成的后果,所以这又是与他的利益毫不相干的。这种环境破坏的必然性并不会因为所谓人道主义、环保组织或是一些其他的反对声音而有多大程度的改变。因为这些环保宣言与资本的目的无关,与资本家的利益是对立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然本身是以变动为前提的,它就会在历史发展中面临变动:“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而受到了挑战,生产力越是发展,科技越是进步,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状况就越是会随之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它被炸毁的那一天,也就是科技从资本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那天,这种强大的力量就可以重新为人类生存需要的满足提供帮助。“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支配。……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㉞结束资本统治的条件,改变这种生产力与人的生存对立的状况,是需要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社会革命的。这种社会革命需要物质基础作为前提,所以必须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才使这种革命成为可能。

这种社会革命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的前提,“必然地产生出把私有制同样地加以否定并把它重新变为公有制的要求。……使生产摆脱束缚,并且会使现代的化学发现和机械发明在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利用。”㉟所以只有建立新型的公有制,即建立在大工业、社会化大生产、世界普遍交往的基础上的共同占有形式,这样才能重获支配生产力的能力,支配科技发展的力量,控制科技发展的方向,让劳动不再是与人对立的关系,让所有生产力的发展都为了每个人的利益而存在,才能避免科技发展的同时不顾环境和生态的平衡而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状况。在新的共同占有形式下,人们共同支配生产力,使科技的巨大力量重新为满足所有人的利益服务,人类有了获得更优质生存空间的保证。当人类基本生存需要被满足后,就可以“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㊱这不仅仅是可以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更是使人本身获得了真正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科学又日益使自然力受人类支配。这种无法估量的生产能力,一旦被自觉地运用并为大众造福,人类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㊲这时人类才能真正开始自由全面地发展,改善自己的生存空间,“环境友好,生态和谐”就会不再只是一句标语。

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其源头并不完全在于科技发展。想要寻找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方法指导下才能正确理解科技发展的相关问题。科技发展作为对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回应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科技发展的副产物: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却不是必然存在的。只有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才会带来严重污染、破坏环境等问题。其解决之道正是要发展科技,发展生产力,创造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条件,消灭资本统治,消灭私有制,才能制止环境和生态危机的进一步恶化,重新建设适宜人类生存的家园。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05页。

②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③⑦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03、1003页。

④巩永丹:《新世纪以来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高校社科动态》2015年第1期。

⑤王凤珍:《有机马克思主义:问题、进路及意义》,《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

⑥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24-225页。

⑧⑩㉖㉙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4、154、147、194 -195页。

⑨⑪⑬⑱㉗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手稿)〉摘选》,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1、784-785、782-783、784、784、786页。

⑫⑮⑰⑳㊲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29、44、38、46 -47、39页。

⑭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节选)》,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5页。

⑯㉚恩格斯:《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尔伯特·朗格( 1865 年3月29日)》,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60、461页。

⑲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1861-1863年手稿)〉摘选》,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51页。

㉑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76页。

㉒㉝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8、299页。

㉓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3页。

㉔㉛㊱恩格斯:《论住宅问题》,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9、200、199页。

㉕㉜㉟恩格斯:《反杜林论》,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1、683、517页。

㉞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62-863页。

〔责任编辑:王婷〕

作者简介:周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

猜你喜欢
恩格斯生产力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