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爱玲
最近几年,媒体上关于公务员辞职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中央机关和地方官员纷纷进入企业工作,舆论分析中国已出现新的官员“下海潮”。
中国社会目前是否真的出现了官员“下海潮”?这些陆续辞职或者下海的官员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反腐导致公务员的职业吸引力有所下降,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值得深入了解分析。
社会背景加个人选择的双重原因
自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实行了严格的八项规定和一系列“节礼禁令”等措施,随着待遇相对“缩水”、纪律愈加严格、反腐威慑力度加大等因素,使得公务员的职业吸引力有所下降。有不少声音认为,这是最近两三年来出现众多官员辞职的主要原因。
但分析可见,虽然这一社会性的背景非常重要,但在价值选择已经相当多元化的社会里,辞职官员的原因其实也相当多元,既有一定的延续性,又有特定时间段的具体原因。
除了一时的社会背景,选择辞职下海的官员基本可以分为“现实利益型”和“理想驱动型”。
虽然在住房、养老、医疗等隐性福利较多,与许多外人想象中不同,除了那些有机会拿到大量灰色收入的除外,很多公务员生活其实相当清苦,工作内容也很繁杂,上升空间有限。当下严整吏治的客观环境,官员隐性福利的减少以及权力滥用成本的增加,更是降低了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
时任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的梅永红曾表示,他每天工作超10小时,所有工资收入加起来才7000元一个月,下面的县委书记、县长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还赶不上在工厂打工的。
四川泸州古蔺县石宝镇原副镇长赵光华辞职时,曾发表了一篇《我为什么要辞去副镇长职务和公务员身份》的感言信,吐槽工作压力大、收入低,工资仅够给孩子买奶粉和尿布,工作6年了还靠父母接济养家糊口。而后当了律师的赵光华告诉媒体,辞职后,月收入近两万元,除去房车按揭和生活必需开支外,还能剩5000多元,再不像以前那么拮据,也不用父母接济了。
据了解,在北京从国家部委辞职的官员,进入企业后,收入基本上都可以翻上五六倍。
除了基层公务员外,其他有一定职位者,要不就是自己创业,要不就是加入企业成为高管,离开后,基本能过上中上阶层的生活。
而个人理想型的,更多追求的是工作环境更自由,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可发展的空间。不少人并不喜欢也不适应政府的工作,只是因为社会上流行“做官”是好的职业,所以随大流进了政府。
如果在机关做到退休,自己的一生能干些什么?这是不少理想主义型官员人到中年的“天问”,也是选择辞职的重要原因。公务员体系中,行政职位由不得自己挑选,而在机关干到退休,20年前就基本能预测到今后的生活,这样的人生看起来完全没有悬念。
打破“官本位”,社会才有活力
官员辞职和“下海潮”之所以在中国会一再地引人注目,其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背景,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成文武艺,市予帝王家”,而其现实背景则是,政府权力仍然掌控着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分配权。
人们对体制内身份的无限向往和权力腐败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近些年来,由于市场化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某种程度上,不是市场化更强,而是政府通过权力获取资源的能力在增强。一方面,在政府工作可以获得优厚的待遇和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在市场上获取成功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社会上的官本位思想不但没有淡化,反而越来越增强。
梳理前几波官员下海潮的变迁史就能发现,每次“潮”涌的背后,都是市场的力量得以强化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给了优秀人才另一个出路,这就形成了商界和政界竞争优秀人才的局面。相比于政界较为僵硬的体制,商界的竞争机制和巨大的财富诱惑,使得许多人才的能力得到发挥,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大价值。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在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风险较大的企业职位比稳定的政府职位收入大幅上升是正常现象。一般敢于辞职下海的官员,基本上还是能力较为突出,对自己也有自信,因为要放弃一种旱涝保收,自己又有一定基础的工作,重新开始一种充满风险的市场经济的生活,自信和能力显然都很重要。
从现实来看,官员作为一种职业,在可见的将来,仍然会是所有社会职业中排在第一梯队的,对于“厌恶”各种风险的人来说,再也没有比做官更保险和更好的职业了。然而,如何使得政府职位仅仅成为一种正常职业,去除陈朽的“官本位”思想,从整个社会来看,官员下海逐渐常态化,“辞官”的不再被视为异类,而成为一种正常的个人选择,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在对官员下海潮表示赞许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背后可能存在的弊端,尤其是其中可能存在的权钱关联交易。
根据现有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盈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然而,从现实中来看,这一规定执行得并不严格。
总之,官员下海是好事,但政府在相关方面需要有更为规范的监督。
(摘自《南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