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资本约束加强、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大等挑战。各种因素叠加冲击,促使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商业银行若不能摆脱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将很难立足于未来的金融市场。基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未来转型发展方向。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资本约束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体制改革和审慎监管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社会融资结构的演变、资本约束不断强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商业银行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经营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一、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挑战分析
1.资本约束加强
2013年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5%,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5%。在严格的资本界定及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吃紧,经营发展受到巨大的挑战。在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指标不变的前提下,资本充足率越高,资本回报率越低。且较低的ROE水平使得年度利润难以充分补充内生资本,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扩张,对商业银行收益水平造成较大的冲击。
2.互联网金融深入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互联网应用的广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现今,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当今时代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的挑战。①支付端的冲击: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现在已经是线上支付的主流,它们已经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甚至成为年轻群体的主要支付手段。第三方支付使得客户的消费信息和交易信息在交易链条中被隔开,使银行无法获取用户网络行为数据,无法分析客户需求,预测用户需求,这对银行支付产生了巨大的冲击。②负债端的冲击: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带来冲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单就用户数量而言,传统商业银行在短期内不可能累积到如此大规模的用户,如此规模巨大的资金流向互联网金融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度。③在资产端的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借贷方式覆盖的客户和传统银行业的客户的交集会逐渐增大,进而冲击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④业务上的冲击:产品优先、客户至上、极致简约的互联网创新思维对商业银行业务上产生了巨大冲击,其鲶鱼效应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竞争格局。⑤弱化了商业银行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互联网金融缔造一个独立于银行之外金融体系,这个体系下,一切金融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金融平台完成,极大的削弱了商业银行在金融生态的中心地位。
3.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
近年,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也日益成熟,利率改革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即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利率市场化将直接冲击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由于我国利率的长期管制,国内商业银行一直拥有一个较高水平的存贷利差,这部分收入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的利润来源。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就是存贷款规模的扩张。然而,在实现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格局会越来越剧烈,存贷款之间的利差会大幅度变小。利率市场化将降低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尤为强烈,传统依靠存贷款规模扩张提升盈利水平的模式不再有效。
4.社会融资结构变化
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长期处于核心地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较多,所以,长期以来,我国的融资结构都是以银行直接融资为主,一直到本世纪初期,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还占据90%以上权重。但是随着近年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已经逐渐发生变化:银行贷款的占比正在逐渐下降,到2013年,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已经降低到51.4%。第二,直接融资占比提高,2013年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合计占比提升到近12%。第三,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构成的金融机构表外的融资(我们也称之为影子银行)占比第二,2013年委托贷款增加2.55万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84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7751亿元,这三项合计5.17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29.9%。其增长速度比直接融资快很多。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主要由银行贷款、影子银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构成,三者的比重逐渐降低。
5.经济下行压力大
经济下行,商业银行信贷违约率会显著上升。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就一直处于下行调整状态。经济下行压力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造成了较大压力。首先是利润增长压力,存贷利差收窄、流动性成本上升、净息差持续下降等因素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速度。其次,不良贷款率持续提升,2015年二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上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0919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1094亿元;不良贷款率1.50%,较一季度末上升0.11个百分点。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825亿元,较上季末增1399亿元。不良贷款率1.39%,较上季末上升0.15个百分点。总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增速放缓,对银行经营带来压力。
二、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措施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面临众多挑战和冲击,各种不利的因素在累积发生。商业银行若不能摆脱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将很难立足于未来的金融市场。
1.转变资本发展模式
面对当前资本约束的加强,商业银行首先应强化经济资本的优化配置,强化资本约束的经营理念,加强经济资本配置与信贷规模配置的有效衔接,突出经济资本的刚性约束。其次,要研究衔接管理会计和经济资本计量方案,探索“最优经济资本回报+最大经济增加值”的实现路径,在机构层面完善效益优先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本占用与资本回报的匹配性。三是,强化经济资本考核,完善综合绩效考核办法,根据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设置经济资本考核要求,确保资本约束和回报理念落在实处。
2.积极发展互联网经营模式
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的使得人类社会步入崭新的时代。首先提升对大数据的应用能力,未来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是数据的获取、整合、分析能力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大数据应用能力,努力争夺大数据,为未来利用大数据进行经营模式创新奠定基础。其次,依托互联网技术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融合电子渠道和物理渠道,使客户服务界面变得高度智能化,使得客户能随时便利的和银行实现金融服务对接,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第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构建先进的电子商务支付体系,重视支付产品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探索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融资服务模式。在无法获取第一手交易数据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自身主导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积累交易数据,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第四,发展直销银行,目前我国已有北京银行等银行推出在线直销银行,直销银行可以跨区域开展业务,深层次来看,社会消费习惯正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服务模式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发展直销银行则是应对此挑战的重要措施。
3.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商业银行也经历了利率市场的冲击,之后,其非利息收入占比从20%稳步提升,现在已经达到近50%。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收入是利率市场化冲击下的必然选择。当前在中国,传统中间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应付利率市场化挑战还远远不够,商业银行必须在巩固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美国的经验,我认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努力。首先是深入挖掘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高技术产品创新,把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业务做大做强。其次是发展投行业务,未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优质企业对银行信贷的需求会降低,所以商业银行可以深入拓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参与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并购贷款等创新业务。
4.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具有利差高的好处,但是风险也大,国内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很弱。银行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更加依靠中小微企业客户,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必须要解决风险控制问题。银行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向努力,一是发展供应链融资、定向授信,转移风险;二是争取政府机构建立风险补偿池,对符合产业政策、有成长性的企业间接融资。
参考文献:
[1]王永利.互联网时代银行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金融,2013(10).
[2]喻石,程新宇,陈梦琦.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J].中国经贸,2015,(2).
[3]吴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视角[J].经济论坛,2015(3).
[4]李安钢.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J].国际金融,2015(4).
作者简介:邹翠玉(1973.01- ),女,广东大埔,经济师,本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天河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