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2016-02-26 18:49
学术交流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东欧俄罗斯国家



·论点摘编·

布达佩斯学派后期的文化-政治学批判转向

温权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撰文指出,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分支,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在其思想发展后期,已然表现出明显的后马克思主义倾向。其中,以马尔库什的文化哲学批判与赫勒的政治哲学反思最为显著。前者立足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图景,通过延伸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边界,在确证二者间内在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否认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有效性。后者从当前资本秩序的政治结构出发,依托对具体政治法则中道德谱系的发掘,在建构指向良善生活的道德-政治体系之后,旋即瓦解了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合法性。值得一提的是,布达佩斯学派后期的理论妥协,暗示了西方左翼思潮对当前资本主义新格局采取的文化-政治批判策略,之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这一重要发力点的缺失。因此,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语境中,重塑文化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理论根基,就构成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与传统左翼理论的双重超越,其实质是彻底的文化-政治哲学批判。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有效批判和积极扬弃的最佳途径,就是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为基础的文化-政治学批判。通过挖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话语中有关阶级、革命、历史等范畴蕴含的文化-政治批判指向,不仅能够从微观层面,突显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对现实进行考查的重要向度,而且,在牢牢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原则的前提下,又不使人道主义落入资本主义抽象人性论的窠臼。

(杜 娟 摘)

布哈林对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重视

周来顺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5期撰文指出,布哈林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问题,如在1928年列宁忌辰纪念会上做了关于《列宁主义和文化革命问题》的讲话,再次强调了文化问题是“苏维埃政权和我党面临的中心问题之一,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种对无产阶级文化建设问题的重视,既是基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基于对敌对阶级集团特别是资产阶级本质的认知,更是基于对以往历史现实的反思。他反复强调无产阶级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无产阶级如果没有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将会把“自己的事业彻底输光”。在此基础上,布哈林系统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与制度导向:第一,提高工人阶级文化水平,加快无产阶级文化干部培养;第二,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将学校视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基地;第三,吸收以往的有益文化成果,特别是资产阶级文化成果;第四,反对文化建设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文化问题;第五,针对文化落后现状,提出普及、提高广大群众文化水平的具体措施。总之,布哈林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反复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文化问题将是斗争的主要领域,强调无产阶级掌握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如果不解决好文化问题,那么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最终都会碰到由文化问题所带来的障碍。

(巨慧慧 摘)

中东欧地缘政治新态势

张健在《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6期撰文指出,美、俄、欧、中东欧作为中东欧地缘政治博弈的四大主体,各有盘算,彼此利用,又相互猜疑。因此,未来很长时间内,四方激烈博弈态势难改,且有阶段性恶化的可能,但不大可能失控。其一,美欧亚地缘战略目标决定其仍会采取种种手段,特别是利用中东欧,遏制俄罗斯发展,阻碍欧俄合作及欧亚地区经济融合,美俄矛盾是四方博弈的主导性矛盾,即便欧盟有改善与俄关系意愿,由于美国因素的存在,中东欧也很难避免陷入地缘政治斗争。其二,北约与俄结构性矛盾仍会不时凸显,北约与俄罗斯是天然的对手,在阿富汗教训及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北约很大程度上已“重返欧洲”,专注本土防御,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在中东欧的军事存在,对于北约的步步进逼,俄必然会做出防卫性反应,如此恶性循环,中东欧地区地缘政治斗争势必加剧。其三,部分中东欧国家“惧俄”“仇俄”情结难解。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与俄各种历史、现实问题扯不断、理不清,对俄恐惧、敌视几乎成为本能;波兰是中东欧大国,也是北约和欧盟成员国,历史上3次遭俄瓜分,使其对俄担忧和仇恨很难忘怀故,一些明显针对俄罗斯的行动自然引发俄强烈反弹,加剧彼此反感甚至仇视情绪;罗马尼亚虽相对距俄较远,但因为摩尔多瓦问题,对俄也有较强敌视情绪。其四,东欧国家不乏地缘政治斗争引爆点。乌克兰危机是此轮中东欧地缘政治斗争的催化剂,引发欧、美、俄及中东欧国家新一轮互动和博弈,目前看,乌克兰危机虽已缓和,但并未消失,甚至有恶化的可能。

(孙 琦 摘)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

俞可平在《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第2期撰文指出,对于转型后的俄罗斯政治是否是民主政治,中国学者有不同的判断,但仍有某些基本共识,即俄罗斯正在建立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其宪政民主的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奠定,政治上高度集权,俄罗斯民主还处于转型之中,具有不确定性。中国学者认为,俄罗斯现行的政治模式别具特色,其原因在于:由于传统苏联政治模式的严重弊端,绝大多数俄罗斯民众都不愿再回到苏联的政治模式去;俄罗斯悠久的专制主义政治传统;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转型的需要;地缘政治格局变迁的影响;俄罗斯领导人个人的性格。对于俄罗斯民主转型的后果和前景,多数中国学者认为,其政治转型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繁荣和民主的基础,是俄罗斯通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从长远看,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综合近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俄罗斯民主政治的各种观点,就其主流而言可以概括出对中国民主发展的若干重要启示:第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是各种不同文明体系的共同政治追求,民主化依然是世界潮流,不断走向民主是世界各国的必然趋势;第二,走向民主政治的道路各不相同,每个国家的民主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第三,民主政治必须有序推进,增量发展,不能急于求成;第四,推进民主必须与增进民众福祉和改善社会治理相结合,让民主造福于民;第五,制约公共权力与增进公民权利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能有所偏颇。每个国家的政治进步,既离不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也离不开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合理成分,每个国家的民主政治进步,既要遵循人类社会普遍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律,也要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俄罗斯的民主转型如此,中国的民主进步也同样如此。

(王 巍 摘)

波兰外交政策的重点和优先方向

刘作奎在《当代世界》2016年第7期撰文指出,波兰的外交政策有着鲜明的特点,尽管转型后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有所调整,但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和次序大致没有变化。一是追求强大的政治联盟中强大的波兰。波兰致力于参与建设一个有竞争力的、开放的、团结和安全的欧洲联盟,为欧洲一体化的未来与各成员国共同承担责任,同时确保波兰的利益能够得到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尊重,建设性地参与欧盟的决策过程。二是扮演稳定的跨大西洋秩序中可靠盟友的角色。波兰要发展自身的威慑能力并积极依靠北约这一防卫联盟,加强同美国的紧密合作;推动欧盟发展自身资源和安全构建能力;参与西方同俄罗斯的互信建设进程;与乌克兰等东欧和南高加索国家密切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三是推动不同维度的区域合作。波兰寻求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向东部伙伴国家保持开放度并与其团结一致;积极学习北欧国家模式,提高波兰人民生活质量;与南欧伙伴国家合作,追求共同的文明目标;加强同中欧四国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组成的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间的合作。四是推行“发展合作”战略,借此积极推进民主和人权。强化“发展合作”战略在波兰外交政策中的作用和角色,确保这种战略能够推进波兰周边安全和邻国的稳定,积极推广法治、人权和民主等西方普世价值观。五是布局全球,加强向海外推广波兰。开展宣传来提升波兰在欧洲和世界的地位,使得波兰对投资者和旅游者更有吸引力,发展波兰外向型经济尤其是向全球重要国家的出口促进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交政策的优先重点没有明确提到亚洲和中国,但并不意味着波兰忽视亚洲和中国,其实,从图斯克政府第二任期(2011年)开始,波兰已经开始重视亚洲市场,期待获得那里的市场机遇,特别是2015年以来,波兰将持续加强同中国的对话和“16+1”框架下的合作,推动波中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务实合作。

(孙 琦 摘)

南斯拉夫的族际政治民主化

王恒、邸晓星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期撰文指出,“族际政治民主化”作为一种多民族国家治理方式,强调民族分权的民主。在多民族国家中,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是国家正义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把国家民主的主体落到各民族单位时,最终的发展结果就是“族主”,如果离开了国家有效控制和建设的“族主”,必将成为挑战国家统一的力量。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所采取的“民族共和国”制度是“族际政治民主化”理论的集中体现。首先,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下的集分失衡。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在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浪潮中走向解体的原因正是在于其过度强调民族分权,“非集权化、非国家化、非官僚化、权力分散化”的治国原则致使国家凝聚力急剧下降、整合能力严重不足,使国家走向解体的命运。其次,民族“身份之墙”下不断弱化的国家认同。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建构的重点应该是提高社会成员的公民身份意识,增强公民与国家的直接联系,提高公民对国家的依赖程度。但是,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在国家认同建构上却反其道而行之,其基于民族单位的国家认同建构方式加速了国家分裂的步伐。再次,民族分权的绝对平等与相互仇视。在民族间利益分配中,南斯拉夫日益呈现绝对化和极端化的倾向,而这再次引爆了民族间历史上的积怨、纵容了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导致国家治理的失败。

(杜 娟 摘)

推进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困难与挑战

张永安、尚宇红在《国际商务研究》2016年第4期撰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正处于乏力的世界经济和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刺激,也为中国-中东欧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框架。但在此项合作中,并不都是机遇,也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双边贸易的平衡问题。贸易顺畅和贸易平衡是中国-中东欧合作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处于低水平和很大的不平衡状态。我国应有目标地对中东欧国家的某些产品给予特惠,以扩大其对中国出口;同时,中国在当地设立的企业或者同当地资本的合资企业,其产品更多地应当瞄准当地市场或者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二是协调处理好同欧盟的关系问题。在依托“一带一路”推进发展同中东欧国家关系的时候,中国应当明确自己的利益诉求。就目前而言,可能的最大收益应当是中国的企业能立足于中东欧国家,适应欧盟的规则,从而为进军欧洲其他市场建立桥头堡。三是即将形成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可能带来的冲击。这种冲击包括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时试图建立的规则以及中国企业通过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贸易进而进入欧洲市场的可能性。四是急切需要加强同中东欧地区普通民众的交流,从而加深当地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一体化组织内部开展的协调更为重要,并且将来可以成为全球多边协调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被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沿线国家所接受,并且带动国内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经济转型,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和规则。

(杜 娟 摘)

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前景:短期不利、长期向好

徐洪峰在《俄罗斯学刊》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虽然欧亚经济联盟迄今总体推进较为顺利,但在短期内,俄罗斯主导的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地缘政治羁绊、经济成本压力以及国别发展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具体因素包括:国际油价暴跌使俄罗斯油气外汇收入锐减;乌克兰危机后美欧对俄能源企业的融资限制使俄油气企业海外融资困难;卢布大幅贬值使俄油气企业出口利润大幅下滑;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战争消耗了俄已不充裕的油气外汇收入。以上因素不但会对俄罗斯国内经济造成严重的困难和障碍,而且在短期内也会影响到俄罗斯对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号召力以及对欧亚经济联盟周边国家的吸引力,对于以俄罗斯推进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欧亚经济联盟来讲,短期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看,欧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整合趋势仍然相对乐观。欧亚经济联盟成立迄今,已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五个正式成员国,塔吉克斯坦等国也在考虑加入的可能性。此外,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而中国、印度、泰国、以色列等国家也在考虑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截至2015年1月,欧亚经济联盟已涵盖1.8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5%;2014年GDP总量达2.2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3.2%;2014年对外贸易总额达8 776亿美元,分别占世界出口和进口总额的3.7%、2.3%。鉴于欧亚经济联盟的可观经济体量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球发展趋势、俄罗斯国力的逐渐恢复及大国意识觉醒、普京政府建立多极世界秩序的强烈诉求,再加上俄欧在发展欧亚大陆经济议题上利益的部分重合和一致等因素,未来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过程虽然很有可能经历诸多障碍和困难,但其长期发展前景仍然乐观。

(巨慧慧 摘)

俄罗斯区域战略的历史脉络与前景

高琪在《欧亚经济》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从20世纪后半叶至今,由于自身国力的衰减,俄罗斯区域战略的地理范围和政治经济影响呈现不断缩减的态势。苏联时期,区域战略重点是在中东欧地区建立战略屏障。俄罗斯独立之初,区域战略的重点是努力维系独联体12国的整体空间。普京政府虽仍然重视对独联体的经营,坚持把独联体作为俄外交政策的绝对优先方向,但面对独联体难以遏抑的松散化、空泛化和分裂化趋势,转而更加注重采取多层次合作的方式,按照俄罗斯与独联体成员国双边关系的亲疏远近发展多边合作,区域战略的重点也相应聚焦到欧亚经济联盟上。造成俄罗斯区域战略遭受挫折乃至挫败的原因主要是其在区域战略中总是习惯于追求主导地位,而缺乏与区域战略所涉其他国家的平等协商与合作。加之俄罗斯历史上的沙文主义传统给周边国家造成的不良记忆,对于俄罗斯领导的区域多边机制和一体化总是怀有深刻的疑虑和戒惧心理,这既是造成华约组织和经互会解体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独联体凝聚力缺失的重要因素,也会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走向构成重要影响。但是,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始终是一个对维护自身大国地位和国家利益有着特殊敏感和强烈诉求的国家,运用区域战略手段来实现地缘目标已成为俄外交传统的一部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大国地缘战略竞争不断加剧,国家间对构建国际(地区)规则和秩序的主导权争夺愈发激烈。俄罗斯由于乌克兰危机陷入自“冷战”结束以来与西方最为对立的状态,这将促使俄罗斯更加重视发挥区域战略的作用。在重点打造欧亚经济联盟的同时,俄罗斯的区域战略也包括发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其他后苏联空间区域多边机制的作用,通过灵活有效地运用区域战略,为巩固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主导地位、构建对俄罗斯有利的国际(地区)规则和秩序提供有力的支撑。

(巨慧慧 摘)

中俄经贸合作未来发展趋势

姚洁、陈菁泉在《金融理论探索》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对于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东欧转轨国家,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结论:一是利率在调节资产价格方面是有效的干预工具;二是利率是中央银行防止家庭和经济主体过度借贷的有效工具;三是汇率对利率变化表现出的敏感性表明汇率制度遵循了以通货膨胀目标作为名义锚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的结论:一是宏观经济变量对于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都类似,不同之处就在于政策冲击之后到效果显现时之间的间隔期和这一影响所持续的时间;二是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各转轨国家的影响差异表明各国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是不合时宜的。由此,对我国维护金融稳定提出政策建议:第一,重视利率工具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金融稳定的维护,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加快推进。第二,逐步实现货币政策框架向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转变。我国目前实施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实际上保持了多目标的特征,经济增长与发展才是我国的首要目标,这与通货膨胀目标制以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存在着冲突,而且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还不充分,因此目前仍然不具备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断加深,通货膨胀目标制将会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合理选择,也是实现金融稳定的必要选择。第三,货币政策的制定要依据国内具体的经济现状和经济发展需要而定。对于我国来说,当前不管是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还是扩大金融参与主体的范围,根本目的是要让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调下大力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保持信贷总量,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维护金融稳定。

(王 巍 摘)

曼德尔施塔姆对维庸的发现与重塑

裴丹莹在《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21期撰文指出,曼德尔施塔姆对维庸的发现和重塑,建立在对抒情诗人“雌雄同体”本质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对维庸明显疏离大自然态度的发现,对其造反行动的存在主义解读,则是曼德尔施塔姆新颖独到的阐发。首先,曼德尔施塔姆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抒情诗人在本质上是雌雄同体的,有能力以其内心对话的名义进行无限的裂变。他指出维庸身上的阴柔气质,与其所出生的城市——巴黎密切相关,这个消极、女性的年代,给维庸的性格和命运留下深刻的印记,维庸的随性、不担当还有免责意识都带有时代的鲜明印痕;同时,对社会渣滓的同情,乃至对一切可疑和犯罪的事情的同情,也源自他这种“女性气质”。其次,维庸对大自然疏离的态度则呈现出其“雌雄同体”的平衡位,即中性的冷淡,客观而言,中世纪的文学大都是描绘自然的,而维庸对大自然缺乏任何柔情,甚至嘲笑大自然。再次,曼德尔施塔姆为“雌雄同体”的维庸的造反行为进行了辩护,他认为,维庸是一个极其罕有而奇特的清醒存在,他充满了一种自觉的冷淡,他没有所谓的“罪与罚”意识,同时也不大会去考虑身后的事情,地狱、天堂这些中世纪人极为关注的去处,他似乎都是漠然处之的,所以说维庸更像一个现代人,试图穷尽每个当下的现代人。曼德尔施塔姆还从三个角度解读维庸的艺术魅力之谜,将比喻式批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思想和艺术层面全面展示了一个现代维庸的形象。由此,结合二人的生平履历,可以发现曼德尔施塔姆和维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契合性;细致阐释两者的精神联系及差异性,可以得出曼德尔施塔姆超越维庸、自我成圣的结论。

(孙 琦 摘)

转型期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

宋丽荣、刘颖、王书武在《西伯利亚研究》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俄罗斯联邦政府不断总结师范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逐步引导师范教育进行改革和发展:扩大大学自主权,增加学生自由选择权;重视培养质量,造就个性化新型教师;师范教育中体现人文主义理念。我国从俄罗斯的教育改革中可借鉴很多经验。第一,正确把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中国的高等师范教育要注重思考如何继承我们自己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全球化进程中应趋利避害,在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基础上,依据中国国情,立足于本国教育发展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发展和完善自己。第二,树立高等师范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观念。应鼓励那些有条件的高等师范院校,在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前提下,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情况,适当发展一些与师范教育专业相关、有市场需求的非师范教育专业,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自身价值。第三,实施高等师范终身教育战略。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在教师培养中增强了国家的责任,强调师范教育发展的优先性、公益性,同时要不断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强调教师教育的终身性,以此为鉴,我们要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从理念、目标、内容、措施、程序、层次到机构、资格制度等进行总体规划,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进行统一设计,加强职前、职后教育教学的连贯性,强调教师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第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要从办学、管理、育人等方面探索创新,积极探索与推行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五,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不仅是俄罗斯教育的传统,更是其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同样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更多人文关怀,通过人文知识的获得,使师范生具备人文精神。

(王 巍 摘)

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

猜你喜欢
中东欧俄罗斯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
同舟共济
中东欧政治体制转轨20年的得与失
2010年中东欧国家选举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