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案二次备课的体会

2016-02-26 18:27吴志民河北滦县第四中学河北滦县0637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所教学案因材施教

吴志民 (河北滦县第四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浅谈导学案二次备课的体会

吴志民 (河北滦县第四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本文主要论述对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体会。通过讲述二次备课的原因、目的意义,阐述了二次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重点论述了二次备课的原则与内容。通过文章期望能让人对二次备课有比较全面的认知。

导学案;二次备课

自《主体异步教学模式下双案一体化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课题开展以来,我校教师无论是理论水平﹑业务素质,还是教科研能力都有了较大发展,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在这一课题的影响与推动下,教师在备课与教学两个方面都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导学案应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整合了同年级同头教师的理论积累﹑业务素质﹑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形成了“个人主备――集体研讨――完善定型――课堂教学”一套比较完善的备课﹑上课的流程。

导学案是同头学科教师结合教材设计意图﹑单元教学要求及课文内容共同设计﹑创造的导学方案,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使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它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固然勿庸质疑。但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导学案研究与运用经验的积累,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它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即导学案对教师个性突出的不够﹑对因材施教重视的不足。导学案是所有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共同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的面向所有教师﹑所有学生的共性东西,而对教师个人的个性特点及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重视不够,这就容易导致所有教师上课的过程与方法基本一致,造成千一人面,使教师个人课堂失去了本应该拥有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二次备课的目的就在于使集体智慧更适合教师个人的教学个性,更符合她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缩短导学案与教师个人及其所教学生的距离,真正发挥导学案的巨大作用。

当然,二次备课不是对集体创造的导学案进行全盘改动,而是在尊重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将个人对教学内容独具个性的理解融入其中,对之进行更具有教师个性特点﹑更适合于教师个人操作和学生学习的再创造。通过这样的二次创造,不仅可以保障教师个性在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也能使个人课堂变得鲜活生动,各具其味,同时,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集体备课与二次备课的关系我们理解为:集体备课是大方向,二次备课是小细节;集体备课是巨,而二次备课是细;集体备课是筋骨,二次备课是血肉。

二次备课要遵循的原则是尊重集体,突出个性。即教师个人在整体理解把握导学案的具体操作步骤时,把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对所教学生的考虑融入到对导学案各个环节的具体处理中,实现对导学案的再创造,近而使导学案与个人和所教学生的距离缩短,直到缩短为零。具体原则如下:

2﹑环节不改,但可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某个或者某些环节进行合理处理,以达成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

3﹑重视课堂高效,重视因材施教,重视个性体现。

二次备课的过程是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不仅闪耀着集体智慧的理性光辉,而且跃动着独特的个性魅力。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哪些内容上着手呢?下面仅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和认识,供大家参考。

1、备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对之研究的越深刻,把握的越准确,我们开拓出的发挥个性特长的创造空间越广阔。首先要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与教材编写者进行深入的心灵对话,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开辟出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通道,准确把握教材要学生学会什么。其次是如何运用教材。反复研读集体创造的导学案,把自己对教材的已有认知﹑达成教材设计意图的设想﹑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融入到导学案之中,实现教材﹑导学案﹑个性理解三者的整合。

2、备学生

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它决定的着教师课堂行为的最终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使用教学方法时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是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心理需求,这样才可以设计出合理的能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课堂教学流程。其次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状况,在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心理的基础上,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才可能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异步推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3、备教学目标

备教学目标就是对导学案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界定,融入自己的个性认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方面看是否需要对之进行增删。第二是从导学案目标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适应方面看是否对原目标进行增删。

窃听节点第1跳SINR与中N无关,不随它的变化而变化.第2跳SINR则会在N→时趋于零,推导过程如下.

4、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是将对教材的独特理解与整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措施﹑对教学目标的调整以及达成目标的手段等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对导学案进行符合自己教学个性﹑适应所教学生需求再创造的过程。具体表现为:

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考虑它是否符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成教学目标的环节设置,主要考虑它是否符合循序渐近的认知规律,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内容设计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

教学活动的安排,主要考虑设计的活动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是否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

分类推进,因材施教,主要考虑对导学案的调整与修改是否全面注意到了各类学生的发展与提高,使用的方法措施是否有利于各类学生的异步推进等。

5、备限时检测

限时检测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练习不仅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而且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对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与补充。它主要考虑检测内容的设计是否有层次性﹑是否有深度广度,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过程化的考核,实时关注学生的执行力,并为学生提供“3I(交叉·探究·创新)工程”等分层递进项目,选派优秀学生赴剑桥大学交流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国际竞争力。此外,书院为学生提供走进苏州综合贸易保税区﹑加入“中国银行大使局”项目等实习机会,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7﹑评估并调整:由于在生涯规划的执行过程中,许多内外在﹑主客观的因素都会影响着学生的职业选择,所以必须实时进行和评估调整。此时,书院导师的建议和学科交叉的朋辈指导便发挥了重要作用。

[1] 金科. 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 [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李艳梅. 从认知发展角度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J]. 学理论,2010(35)

[3] 刘晓君. 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 [J]. 高教论坛,2005(3)

[4] 刘翠翠. 在校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分析 [J].大学教育,2013(16)

[5] 王剑敏. 古代书院制的精髓及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2014(08)

2012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浅谈导学案二次备课的体会”(JJS2012—320)

孙正嘉(198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苏州大学敬文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所教学案因材施教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乡愁导学案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学科德育的发力点在哪儿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运动学中的“一种模型”、“一种思想”、“一种定义”
为什么读书的时候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