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历史反思和当代构建”的理论审视

2016-02-26 11:44林晓希
学术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儒学中华教授

林晓希

“中国文化的历史反思和当代构建”的理论审视

林晓希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学术研究杂志社承办的 “中国文化的历史反思和当代构建”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5月21—22日在广州市举行。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30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反思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在新的条件下,反思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探讨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等问题的前提。与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讨论。

一方面,学者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整体反思。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认为,国学不仅蕴含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更有社会与国家治理的经验与智慧,其养育人之心灵,在当下社会仍发挥重要作用。他指出,对 “国学热”和 “书院热”等现象,要给予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引导。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通过对先秦儒学的阐释,论证儒学之 “道”的哲学品格。他通过讨论康德的星空、道德律和孔子的性与天道,认为儒学之 “道”是真善美统一的中国智慧。黑龙江大学柴文华教授认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经历了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的重新肯定三个阶段,应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道德的具体影响,使其更加有生命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宁新昌教授探讨了中国哲学的特质,认为中国哲学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属于境界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意义在于通过理解、体贴、涵养,以及 “觉解”确立信仰 (信念)。

另一方面,学者们也以具体内容为切入点,讨论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契合处,并提出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的思路。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从调均思想入手,指出:调均是儒家仁政理念的重要内涵,彰显了中和理想的价值,反映儒家重视整体和谐的社会理想,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意识的增长。四川师范大学黄开国教授探讨了清代今文经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比较清代今文经学与西汉今文经学不同的历史命运和历史内容,从对旧制度的维护和主张社会变革两个角度指出晚清今文经学兴起的双重历史意义。深圳大学王兴国教授认为儒释道三家均有从中、从中道的思想,中的观念对当下社会建设有重要启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张平研究员以董仲舒思想为核心,认为董仲舒通过儒学自身的转化,使其更契合时代精神之需要,实现儒学之道向行政的落实,实现理想企划与实际运作的沟通,将儒家终极价值关怀贯彻到具体的政治设计、规划和安排之中,切实达到道统对政统的统摄、整合。

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总结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在学者们的讨论中呈现出多元面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关系,对进一步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本次研讨会对此进行了主题研讨。

四川师范大学蔡方鹿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文明、和谐、平等、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涵,均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颇深,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发挥着作用。李宗桂教授认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理性把握三个思想前提或价值准则: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其次,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最后,转化创新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路径。华南理工大学张倩副教授从中国传统家国情怀出发,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中国传统家国情怀强调人的自然情感,以 “天命”、“万物一体”为哲学根据,以忠孝一体、经邦济世为主要内容,以 “天下太平”为终极理想,核心是对血缘、情感的尊重。在中国社会的自我发展以及外族入侵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人确立了现代国家理念,在国家认同方面则呈现出中国特色:以传统家国情怀为核心文化—心理层面的归属感认同和以主权、民主、法治为核心的现代国家认同并存,相互影响,情况复杂。用现代公民意识来引领、改造传统家国情怀,是增强理性国家认同的根本路径。

武汉大学何萍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出发,从理论视角和话语系统、“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确切含义、理论基础、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五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何萍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否仍然具有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是否能够继续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不在于它是否儒学化了,而在于它能否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牛冠恒博士从三方面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传统文化观:一是明确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二是准确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三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张利明博士认为铸魂育人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魂育人的智慧宝库,通过重塑与创新,从传统的 “内圣外王”到 “新四有”公民,从传统价值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传统修身教化到富含时代内涵的教育感染,实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铸魂育人的转化。

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进行讨论,颇具启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

中国文化的当代构建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之上。围绕这一议题,学者们从转化、发展的方法总结、视域沟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中山大学李锦全教授将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特点概括为:矛盾融合、承传创新,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自身包含着矛盾两重性,凡能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均可在承传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思路和方法。武汉大学李维武教授在反思李锦全先生儒学史观的基础上,提出儒学现代转化的三点启示: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和方法看待、研究和评价儒学;注重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积极合理和不足的二重性;儒学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形态与功能上做出更新。浙江大学叶鹰教授提出三元哲学的核心思想及其理论体系架构,并把这种架构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路。三元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以理 (客观知识)、气 (客观物质)和心 (主观精神)为本体的三元本体论,以学 (学习)、行 (经验)和思 (先验)为途径的三元认识论,以诚 (真)、慈 (善)和谅 (美)为特征的三元价值论。

河北大学李振纲教授以易学的传承和创新为中心,认为研究视域、理论观念及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当今易学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李振纲教授指出,着力研究易学生存智慧,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化解现代社会矛盾冲突,开发生命潜能,建构和谐生存世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应成为当今易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现实关切。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黄明同研究员从孙中山三民主义出发,认为孙中山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集中表现为如何正确处理中外文化关系,其思想对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学传承有重要启示。河北师范大学杜运辉副教授提出,张岱年文化哲学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体系,其典型特征是体现了对唯物辩证法与逻辑解析法的圆熟运用,为探讨系统性与可分性、变革性与连续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文化基本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华侨大学王四达教授梳理出古代优秀文化的理论体系,提出 “众妙皆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凝练,“道洽政治”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开展,“继往开来”是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思考。贵州省委党校王学伟副教授讨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应将 “现代价值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优秀传统文化的判断标准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反思现代化问题和有利于现代人认识人类本质。

责任编辑:罗 苹

G02;B2〔文献标识码〕A

1000-7326(2016)07-0175-02

林晓希,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博士 (广东广州,510642)。

猜你喜欢
儒学中华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儒学交流在路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现代儒学的宪政向度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