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红芳
多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思考
——基于发挥贫困主体脱贫内生动力的视角
江红芳* 1
摘要贫困问题是长期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难题。在脱贫的道路上,政府和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的帮扶试图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这些措施对脱贫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扶贫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外界的帮扶作用外,还要重视发挥贫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做到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贫困地区真正实现脱贫致富才会成为可能。
关键词脱贫贫困主体内生动力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了“更新贫困者观念,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基本原则。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区,贫困问题的解决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局,事关各民族幸福生活的福祉。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目前新疆共有261万贫困人口,要想实现自治区制定的“2015至2017年北疆和东疆贫困县先行退出,2018至2020年主攻南疆片区贫困县”的脱贫目标,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多种形式的扶贫最终还要落脚在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的发展能力上。在脱贫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如果不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不断增强自己的发展能力而是被动的接受外界的扶贫资金、项目、政策扶助,很难实现长效的脱贫。经济上的贫穷往往并不可怕,可怕的恰恰是思想上的贫困,只有激发出贫困主体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才有可能逐步摆脱贫困的怪圈。
一、目前新疆脱贫任务艰巨的几个认知
在新疆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但有利于各族群众摆脱愚昧,融入现代文明,提高对宗教极端思想的免疫力;还有利于与“三股势力”争夺群众,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但就目前新疆的具体情况而言,脱贫攻坚过程中还有许多困难需要面对。
(一)地区内贫困差异性大,要求扶贫政策有针对性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中伊斯兰教信仰者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贫困者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风俗、生活习惯方面与非伊斯兰教信仰的贫困者差异较大,扶贫部门若对贫困对象缺少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就盲目地去实施扶贫,势必会影响贫困人口对国家和地方扶贫政策和行为的理解与认同。
新疆有着贫困地区涉及面积广、致贫因素复杂、地区差异性大、独特的历史文化的现实,要求政策实现“软着陆”,即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倾听和考虑贫困人口的意见和诉求,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贫困人口的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对于可能会影响贫困人口长期生活习惯及传统的政策,应提前做好相关贫困人口的思想工作,随后循序渐进地推进政策的实施,引导贫困群众积极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意识到脱贫的重要性。而“一刀切”命令式的实施方式,往往可能会伤害贫困人口的感情,进而引起贫困人口对扶贫政策的不理解,参与脱贫的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脱贫的实效。
(二)人口增长过快、受教育水平低和传统风俗习惯交织,阻碍脱贫的步伐
经济学家纳尔逊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无法摆脱发展困境在于人口的过快增长,而过快的人口增长又是人均收入无法快速提高的“陷阱”。一般来说,新疆的贫困家庭大多人口多,家庭负担重,而过大的家庭规模通常使得家庭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出子女的教育经费,而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又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就业情况和收入,在这样的家庭里劳动人口挣得的有限经济收入主要用来供养不能或无力从事劳动的家庭成员,造成家庭收入难以累积或进行其他投资,进而给家庭实现脱贫致富带来很大难度。通常来讲,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和其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而相比非贫困人口,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得“能力贫困”演变成了“经济贫困”,深层次延长了贫困状态的时间。
宗教及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群众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在脱贫的过程中,政府及外界的扶贫力量不应简单的把民族人口的贫困一味归结为民族文化的保守落后,一味的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去改变传统的生计方式,而应该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诸多优秀的、有价值的元素,逐步引导群众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对接,贫困群众才能从心底接受外界的各种扶贫措施、政策,随着群众眼中政府形象及公信力进一步得以提升,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避免在扶贫过程中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以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等。
(三)脱贫与固边任务共存
新疆地处祖国边疆,是反对“三股势力”的前沿阵地,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群众由于受教育水平及地域的限制,信息闭塞并与外界交流较少,很多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汉语水平较低甚至不会说汉语,给其接受外界信息和外出谋生造成很大的语言障碍。而信息的闭塞、观念保守落后、自身素质低又造成其思想上容易受“三股势力”的蛊惑、利用,不利于社会稳定,维稳固边与脱贫致富的任务共存,加大了脱贫的难度。
二、基于发挥贫困主体内生动力的考量
著名反贫困专家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与群众的宿命论、对生活的麻木以及自身对于改变现状的冷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时候,人们把贫困的原因过多地归结为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外部因素,因而,在扶持贫困群众脱贫的过程中难免会过于注重这些外部因素的调整,而弱化贫困主体自身在脱贫过程中的作用。
(一)内因决定外因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论外部扶贫的主体提供的政策、资金、项目、技术有多少,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都是人的因素,脱贫的最终动力都来自贫困者本身。如果从较长的时间来观察,即使外援在短时间内缓解贫穷,也不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跳出贫困陷阱,因为外援极易导致贫困人口的依赖性,只有外援与自立的融合才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必然路径。只有外力的帮助和内在的努力相结合,让被扶的贫困人口广泛参与到扶贫过程中来,发挥被扶者的主观能动性,脱贫攻坚才能不断得到推进,最终实现贫困者的最终脱贫。
(二)贫困主体内生动力的内涵
脱贫攻坚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外界建立完善的扶贫机制和良好的扶贫环境外,还需要贫困主体具有较强的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这是制约脱贫的内因所在。
1.贫困主体参与脱贫的意愿
作为主观能动性的改变贫困面貌的意愿影响着贫困主体的行为方式,贫困主体参与脱贫的愿望越强,越容易理解和参与到扶贫活动中来;反之,安于现状、不想改变的观念使其只会冷眼旁观外界的各种扶贫措施,抱有能从扶贫中得到好处最好,得不到也无所谓的态度,而“命由天定”“安分守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观念使得贫困者参与脱贫的积极性较低。关于贫困人口参与脱贫的意愿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贫困者对扶贫活动或扶贫项目的了解程度显著影响其参与活动;二是贫困者强烈的参与愿望与扶贫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
2.贫困主体脱贫致富的能力
贫困主体参与脱贫的能力作为脱贫的重要内部因素,包括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身体状况、参加保险状况、基本生活情况、技能掌握情况等,这些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贫困人口自身脱贫能力的高低。
3.贫困主体脱贫致富的行动
贫困主体脱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必须要落实到脱贫行动上来。只有达到外界力量的帮扶与自身的努力相结合,脱贫攻坚才能见实效。而脱贫的行动又与参与脱贫的意愿与能力密切相关,参与意愿强、有一定的能力就容易付诸行动,积极参与到整个脱贫的过程当中。
三、民族地区发挥贫困主体脱贫内生动力的思考
(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转变贫困主体的观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在于文化上的自觉、自信、自强,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接轨显得极其重要。与封闭、落后、保守相对立,现代文化应该是包容、开拓、创新的建设型、文明型、进步型以及与国际接轨型的文化。而农村固有的旧的传统观念中的落后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群众的观念,制约着农村现代化的转型和发展。思维决定行动,固化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观念的陈旧无疑是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的深层次阻碍和痼疾,制约着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在贫困地区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既是基础,也是前提。
1.转变贫困地区领导干部的观念
在任何时候,领导干部的眼界、观念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说,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尤其应该开阔眼界,积极转变地区发展观念,要在抵制落后陈腐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上做表率,彻底放弃“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敢想敢干,大胆尝试地区脱贫的方法、路径。
2.转变贫困群众的观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要想消除贫困,首先要消除观念贫困”。很多地方的贫困是和当地群众长期形成的固有的观念分不开的,比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听天由命”、“读书无用”“重男轻女”“过于注重婚丧嫁娶”“固守本分,安于现状”等,这些固有的观念很大程度上使得贫困群众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脱贫的积极性和热情。为此,一要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自己,增强人们的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拓宽致富的门路;二要利用新疆漫长的冬季农闲时节对群众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既要涉及到国家的惠农政策,又要有针对性的技能和科学生产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时更新群众的理念和知识;三要定时开展科普下乡宣传活动,及时把一些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知识普及给群众。
(二)激发贫困主体脱贫的意愿与热情
罗时法指出:“治疗贫穷的良药决不能完全靠外部援助。外部援助是有益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会消除人们的斗志,使人产生一种具有麻痹作用的依赖感、自卑感和低能感!”我国的扶贫工作经历了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的转变过程,扶贫的思路和方式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着动态调整。这种动态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逐步改变着贫困群众的观念,实现着从贫困宿命论到依赖国家和政府救济,再到主动实现脱贫的转变,部分贫困人口正从“要我富”、“帮我富”向“我想富”、“我能富”的方面迈进。与此同时,那些把脱贫希望完全放在国家和政府扶贫救济上,而自身脱贫意愿仅仅停留在想法上,而不做过多实际努力的贫困人口,一般致富步伐较慢,国家的扶贫换来的只是依赖和懒惰。若贫困主体自身没有脱贫的强烈意愿和行动,那么再好的精准扶贫政策、再多的扶贫资金、再强的帮扶力量也实现不了彻底脱贫,贫困主体消极的脱贫心态甚至会使他们陷入贫困的怪圈不能自拔。
有调查显示,在扶贫的过程中,多数群众并没有机会参与到扶贫政策和项目的讨论、制定中去,而部分群众虽对相关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能独立自主的选择扶贫项目。鉴于以上情况,要让被扶者充分认识到扶贫可能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充分调动其自身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需要各个层面做好扶贫政策和具体实施措施的宣传工作,同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背景下,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政策、项目实施的灵活性,提高群众对扶贫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为贫困人员提供表达自身意愿和诉求的机会和渠道,赋予贫困户对扶贫政策和项目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让其参与到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使他们发展与脱贫的能力在充分参与下得到不断提升,在外力内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实现脱贫。
(三)重视贫困主体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脱贫能力
“扶贫先扶智”。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贫困者无法脱贫的根源在于其无法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本投资,贫困出现代际传递现象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不足且缺乏热情有很大的关系。贫困人口经济生活的贫困与其文化教育的贫困有密切的关系,而长时间文化教育的不足甚至缺乏,使得贫困人口既无脱贫的能力和过多就业的机会,同时在长期的贫困中也较易养成对贫困生活的适应和惯性,造成贫困状态和贫困心理的长期稳定。所以,实现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重视教育是重要举措,甚至可以医治贫困的病根。重视教育,既包括基础教育,又包括职业教育,不只让适龄的孩子可以正常接受教育,也让以往待业在家的青少年可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从而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的新时代劳动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打断贫困代际遗传的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农村不能成为信息化过程中的“孤岛”,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施远程教育,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加大农业科技和实用技能的普及和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新疆作为自然灾害的频发区,农业科技的使用率和覆盖率在贫困地区尤其是南疆几个地州还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和扶贫的可持续性,而农业科学技术的使用往往在应对自然灾害和提高生产水平方面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进而减少因灾致贫的人员数量,巩固扶贫和脱贫的效果。要加大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鼓励致富带头人通过创业吸纳当地人就业,并通过这种示范和带动作用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自治区扶贫办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工作方案》,确保2016∽2017年实现15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目标任务。
(四)多管齐下,拓宽贫困人口的就业路径
相关调查显示,贫困人口中单纯从事农业、林业或牧业生产的占了绝大多数,从事其他工作的较少,致富门路较非贫困人口单一。为此,要与对口支援省市协商,实现新疆贫困地区的年轻人异地就业;鼓励内地大企业在新疆办厂,通过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对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吸纳培训合格人员进企业从事相关工作;新疆贫困地区尤其是南疆四地州的贫困,与生产技术的落后以及技术人员的缺乏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现场给农户们进行相关的培训,让群众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有针对性的通过技能培训,扶持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待业人员进行创业,让没有一技之长的贫困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大力培植和扶持具有新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拓宽农民的致富路径,促进增收。另外,还要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社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把当地特有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就地脱贫致富;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
(五)注重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美国社会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提出“文化贫困”学说,他认为,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群众会形成一套对子孙后代及周围人都产生影响的行为方式及价值体系,使得贫困情况不断得到延续。也就是说,只有使贫困群众摆脱已有的消极的贫困文化的羁绊和束缚,他们才能真正融入现代生活,进而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开始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而这种需求的满足必须建立在丰富的文化产品的供应和文化设施的建设上。为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的多样化需求,政府和基层组织要经常组织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抵制不良、庸俗的生活习惯和观念的影响,成为现代生活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国家要投入资金给贫困地区的群众配置文化活动设施、设备,加大力度培育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符合农村实际、积极向上、受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另外,要充分发掘农村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积极打造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及产品,积极引导群众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改变落后保守,注入竞争、自立的生活观念,最终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贫困的泥淖中脱离出来。
参考文献:
[1]刘成友. 摒弃“等人送小康”的脱贫心态——如何扫除“脱贫攻坚战”障碍[N].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5日.
[2]邓大才等.反贫困在行动:中国农村扶贫调查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刘林.新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机制研究[D].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4]秦其文.经济发展、反贫困与人的思想观念素质[J].重庆社会科学,2014(7).
[5]中央发起一场事关7000万人的攻坚战[DB/OL].http://toutiao.com/i6225801886264459778/.
〔责任编辑:刘杉〕
*[作者简介]江红芳,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委党校讲师。
中国图书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6)03-00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