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在路过的风景中,寻找自己
——浅析影片《美食,祈祷和恋爱》
姚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美食,祈祷和恋爱》是一部经典的文艺片,很平和,讲述了一段简单的人生旅程。本文通过对影片中主人公在意大利、印度、巴厘岛的3段不同人生经历,通过对美食、祈祷与恋爱的追求来浅析她心境历程的改变,并结合影视理论,分析这部经典影片的重要价值,并阐述其中所传达追求简单、追求真实的人生意义。
关键词:文艺;影视理论;人生意义;简单真实
喜欢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的一段话,21岁的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爱,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正是对这短话做了很好的阐述。《美食,祈祷和恋爱》是一部很平和的文艺电影,正如整部电影片名所说明的分为三个部分:在意大利享受美食,在印度净化心灵,在巴厘岛找到了真爱,简简单单的生活确是最真实、最美好。人生不过是一段旅途,我们在这段旅程中也许会有同伴陪我们一起走过,但我们总要在一个人的风景里去寻找自己。也许人生很复杂,有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追求,太多的诱惑摆在我们面前,但人生却同样很简单,只是忽然间有很多冲动,忽然间想要吃,想要爱,想要去一个地方放松自己。
正如Liz在意大利学习意大利语时用“有抱负”或“煤炭”来形容纽约一样,在这类繁华的都市里往往是容易迷失自我的。Liz是一个年纪轻轻,事业有成的作家。频频往返于上流社会,生活奢华,物资充实,有一个帅气的律师丈夫,这一切看来都该是被人羡慕的,然而Liz在精神世界里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她困惑、迷惘,一次半夜的惊醒让她恍然明白自己的迷失。最终,经过一番挣扎,她选择逃离这一切,给自己和自己相处的一个空间,从此踏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这一步可谓是大胆的一步,因为过去所拥有并不坏,而习惯更是一个可怕的敌人。我们总是会害怕失去舒适感,也总是不愿意去毁灭已拥有的幸福。但耶稣说:“一个人赢得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我,有又什么意义呢?”自我似乎是一个很虚幻的词,我们总会因为某一个人来决定自己的选择,因而常常会充满遗憾和悔恨。常常半夜惊醒的Liz总是很痛苦,不停地哭,所以她踏出了勇敢的一步——选择离婚、选择离开,去改变。改变,并不是为了逃避问题,而是为了追求自我,倾听自我内心真正的呐喊声,从中寻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是一部文艺十足的电影,对于自我定位与支点的寻找很多都难以通过外在来表现,更多的是通过人物的表情来展现,因而电影大多采用中近景,也时常用特写镜头来展现人物的表情。正如影片开头,从Liz在巴厘岛旅游,骑着一辆自行车在优美的风景中畅游,一段画外音就将主人公内心存在的郁结展现出来,尤其在对主人公面部表情的特写,那一丝丝的无助与哀伤显露无遗。Liz在巴厘岛寻找Ketut时的一段对话似乎已经将影片接下来的内容预先告知,这也正是Liz敢于勇敢地走出完美却又使她空虚的生活,去寻找她自己的信念。
影片开始的一部分是Liz人生中最糟糕的一部分,对于以前所想要追求的全部失去了热情与兴趣。深夜里,她不能入眠,想着ketut的预言,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唯一想的一件事就是祷告。这一镜头颇含深意,Liz似乎走到了精神的边缘,却无人能够倾诉,这也使她走向了有信仰的瑜伽徒David,走向了印度去净化心灵。整部影片大量采用蒙太奇的手法,使故事内容呈现更加顺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她在与好朋友一家吃饭时穿插的与前夫办理离婚手续的场景,在她做演讲时穿插与David吵架的场景,这也许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却只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这都展现了Liz的心灵更加空虚与寂寞。也正是因为这两段不成功的爱情使她不再去相信爱情,到最后真爱出现的时候反而表现犹豫,不敢接受。最终她选择离开,她大声说:“我需要改变,十五岁起,我不是在恋爱就是在分手,我从没为自己活过两个星期,只和自己相处。”这话听起来相当可怕,却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真实处境。就这样她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途。
在意大利品尝美食,尽享感官的满足。“性欲”是用来形容意大利的一个词汇,这并不是放肆而是放开的享受生活,不想太多,只是生活。正是在这座开放的城市里,Liz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她毫无顾及,学会用手势说意大利语,买一条大号的裤子,尽情地吃她爱吃的披萨,红酒,意大利面,冰激凌……电影对Liz吃意大利面的场景用了一个特写镜头,她享受着意大利面的美味,学习意大利语,配上玄美的音乐使这个长镜头很有充实感。这个场景很空旷,周围没有什么人,似乎也正在暗示每个人的人生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可以不在理会旁人的看法。明白生活的意义之后,她便前往宗教圣地——印度,去接受宗教的洗礼。分别之前的一场感恩节的晚会尽显温馨,在这里每个人都学会了感恩。
在印度,Liz刚开始似乎无法是自己安静下来,总是有太多的尘扰,她的内心积压了太多,她充满了对前夫、对David的罪恶感,于是“Forgive youself”和“Stop thinging”便成这一段的主题。她冥想不成功,祈祷却又跟不上别人的进度等镜头都展现了这一点。单纯的Tulsi和严厉的Richard便是Liz在印度的向导。在Tulsi的婚礼上她想起了与前夫的婚礼,在Richard的指导下她学会放开自己,学会冥想。她与David的通话,与前夫共舞,终于学会放开过去,接受现实,原谅自己。在与前夫共舞这一镜头,既有全景也有对面部表情的特写,将Liz渐渐原谅自己的心情展现出来。于是她可以大方的接受接待工作,始终保持微笑。最后她说:“所有神圣的事时发生在这印度可以总归结成一句话:上帝存在你自己。”这也许也是对我们的忠告。
享受过生活,超脱的灵魂,使她再次回到了巴厘岛。正如Ketut所言,经过意大利和印度的洗礼,Liz似乎不再似以前那般充满忧愁与难过,她将ketut视为精神向导,遵循他所说的,每天冥想,游玩,寻找人生的平衡点。镜头采用大量的全景展现出Liz在美丽风景中畅游的欢欣,人生不过如此简单。她在巴厘岛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便是帮助Wanyan建一个家。在Liz写信给自己的朋友请求帮助时,镜头展现出Wanyan一家的生活,使Liz的信便成一种画外音,使故事更加丰满而不仅仅是写信这一个镜头。Wanyan母女对家的渴望是多么卑微的一个愿望,在Liz帮助她们实现愿望之后,心中的那么喜悦似乎是她以前所从未获得的,似乎是预示着她开始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她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她终于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激情和平衡,帮助Wanyan建造一个家,可是爱情却始终空缺。在真爱面前她选择逃避时,ketut的一句忠告,使她明白,所谓的平衡不是一成不变,为了爱情的改变而失去的平衡也是一种平衡。于是她勇敢地抓住了幸福,再次相信爱情。
如何去寻求人生心境的平和与平衡是每个人每一人生阶段的使命,我们无法保证接下来Liz的生活不再迷惘、不再彷徨,但至少通过这次的经历可以让她更加懂得自己、懂得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说,追求真实、追求平静是人一生的必修课。
一次旅行,享受美食,获得爱情。这是好多女孩的梦想。我们努力工作,勇敢面对挑战,有时却总会忘记停下脚步来看看自己,也许电影总是离现实有些距离,不过却是一个很好的范本。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停下脚步,坐在意大利路边的小店里,享受美好的生活。追求人生的真实、平静与平衡才是人生的主题,也许这就是这部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参考文献:
[1]庚萍.一生的追寻——对影片<美食,祈祷和恋爱>的评析.时代文学,2011年5月.
[2]程贵清,董江洪.自我救赎的精神之旅——评美国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环球纵横,2011年12月.
[3]艾绍亮.个人主义精神下的灵魂探索之旅——<美食,祈祷和恋爱>新解.Writing Magize.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6-0279-02
作者简介:姚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