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宗炳《画山水序》

2016-02-25 21:00周振华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审美

周振华

摘  要:宗炳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画山水序》全篇不足五百字,却冶炼出了其最具审美意味的山水绘画美学思想,如:“澄怀观道”、“以形媚道”、“应目会心”等,而且首次提出了山水画的透视处理方法,更是奠定了道家在我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的美学地位。

关键词:《画山水序》;思想基础;审美

中图分类号:G609 文献标识码:A

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然而却是美术发展史上大放光彩的时代。宗白华评价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魏晋南北朝政治上的混乱局面,冲击了汉代独尊儒术的一统思想,老庄的思想开始被文人士大夫推崇,玄学开始兴起。清谈,品藻人物,风靡朝野。这一时代思潮从外在方面影响了当时的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与此同时,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也在转折向前,多有创新,推动了艺术理论的变化发展。

在宗炳之前的绘画风格主要是以人物画为主,这一时期的绘画已经不是单纯地描摹,同时也从实用的、道德的角度转向了审美的角度,更注重人物品藻的表现。也有山水画,作画者将关注点重点放在自然山水本来就具有的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上。

如:“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言语》)

在绘画理论方面,受到哲学思潮玄学的影响,一方面使绘画的地位得到提高,重视艺术自身的价值,形成了儒、道、佛的汇合,另一方面,系统的探求绘画的规律,出现了一些带总结性的理论著作。 在审美观念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起于汉末的清谈之风,至魏晋被玄学家们加以发扬内容之一是人物品藻。同时,玄学家辩论的意与言,言与象的问题,也影响到艺术理论和审美观。

两汉以前,绘画、雕塑的主要成员是宫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魏晋以后,许多文化水平高且有多方面艺术修养的文人开始作画做雕塑。同时有些人专门从理论方面探讨艺术问题,总结艺术规律。从艺术客体来看,从重形似,转向重神似。从古朴转向简约玄澹。从艺术主体方面来分析,由状物抒情转向抒情寓意。

思想基础

宗炳,南朝时期的佛教学者、山水画家和画论家。宗炳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儒、道、佛各家学说皆有研究,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宗炳是当时的玄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代表了六朝时代思想界的主流趋势,儒、道、佛融汇贯通,儒释在外,道在内,以道家为主。他写过《明佛论》,文中说到:“若老子与庄周之道,松乔列真之术,信可以洗心养身。”在《画山水序》中,体现了老、庄的美学思想。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画山水序》)

在这一段话中,宗炳提出了“澄怀味象”这一观点。“澄怀”这一观点便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而来的。

老子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第十章)

涤除玄鉴的讲的是人们只有洗去各种主观的欲念,成见,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涤除玄鉴的观点,并将其发展深化。

若一志,无听之似耳而听之似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虚者,心斋也……(《庄子<人世间>》)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在此提出了“心斋”、“坐忘”的观点。若想实现对“道”的观照,不能只借助于感官,只有空虚的心境,与此同时要排除心中的利害观念,一心只为追求“道”。才有可能最终达到人生的自由境界。

在《画山水序》中,“澄怀”便沿袭了老庄的思想,画家在在作画时,便要以一颗无功利,只为体悟山水生命力之心来观山水,感山水,方能体味到山水间的灵动、活力。以空明虚静的精神状态在感悟自然本身,才能得到审美享受。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第十五章)

老子提出的“味”这个审美范畴,指的是听别人说话的味道,是一种审美享受。而宗炳的“澄怀味象”中的“味”也并非味觉、味道的“味”。而是对山水的一种体味,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即一种审美感受。宗炳提出的“味”是对老子“味”这一审美范畴的完善和补充。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

通过这段话可以得出万物的本体是“道”,是“气”,而“道”和“气”的体现为“象”,即物的形象。象必须依托于“道”。宗炳的“澄怀味象”中的“象”在《画山水序》中可代表具体的山水形态,“味象”的本质目的则是实现“观道”。

“他的生活,正是庄学在生活上的实践;而他的《画山水序》里面的思想,全是庄学的思想。”在宗炳的绘画理论中体现着“以玄对山水”。贤者通过玩味山水的“象”而得与“道”相通,这是庄子“自由”的体现。通过山川的具体形态看出它的无限灵趣,便是一种由有限通向无限的体现,这是精神上的自由解放。宗炳便是将庄子的“逍遥之游”当成生存的方式,以“飘然物外情”为人生,成就了他的艺术追求,成为开创山水画论的第一人。

“含道映物”,其中的“道”二重意思:一可作道理解,以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一种规律,通过心与物的交流,达到主客观统一。二是作哲学解,用一种世界观去感悟自然,那就足老庄的道学,即以老庄的道学为思想方法去观照感悟自然。

《画山水序》不仅体现了老庄的道家思想,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这一句中的“仁智之乐”便来源于孔子的学说《孔子.雍也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这类圣贤,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儒家的“游艺”观。

众所周知,儒家是入世的,崇尚佛家的宗炳何以亦会融通它呢?“宗炳接受了龙叔、提婆为代表的中观派影响,主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打通出世与入世的分别”。《画山水序》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精神,以道家精神为其思想主线,《弘明集》卷二载有他的《明佛论》,卷三载有他与何成天论儒佛的两书。

主要内容

(一)审美心胸:澄怀味象

“澄怀味象”概括了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从主体方面讲就是要“澄怀”,宗炳认为“澄怀”是实现审美观照的必要条件,“澄怀”才能“味象”;从客体方面讲,首先要有形象。而山水则是以它的“形”显现“道”而成为美,使仁者得到快乐。“澄怀”与“味象” 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澄怀”是审美心境对审美对象的体味;“味象”则是是审美对象对审美心境的净化。以直观的感性形式来显现“道”的魅力,于是“贤者”能“澄怀味象”获得美感愉悦。

(二)审美体验:应目会心

宗炳在文中阐述了创作完成后欣赏山水画的过程和心境:“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蘖,独应无人之野。”这就是一种心灵的审美体验。在作品完成后,弹琴饮酒,画者在一种空寂的境界中去欣赏作品,将自然的情趣融入自我的神思之中,因此在这种境界中画者能提出“畅神”的观点也在情理之中了。

宗炳在画论中提出的“应目”、“会心”、“畅神”的观点,其实质也就是审美体验的三个层次。“应目”是对事物客观形象的观照,也就是宗炳所说的“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会心”就是心意层面的审美愉快。人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或一幅书画作品时,不会仅仅满足于悦耳、悦目的层面,而是力求感受、领悟艺术形式中所体现出的内在意蕴。这也就是宗炳所说的“质有而趣灵”。“畅神”是人对自我心灵世界的回归,也是人对自身审美愉悦的深入体验。

(三)审美创作

1.顺自然之势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有势。”此“势”是指山水自然之气势,宗炳认为“势”是山水画传神的关键所在,而“势”是可以用形把握的,即可以通过写形来显现“势”。

虽然无法将千仞之高,百里之迥的山水按照原有的大小绘制于画布上,但是却可以按照相应比列缩小体现,即文中的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当百里之迥。顺自然之势便是既能将山水之体态、精神很好地体现,又不因尺寸的缩小而失去气势的很好的方法。

先将山水之势真切的展现,才能更好将作画者的感受流露于山水之势中。

2.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黄宾虹说:“六朝宗少文论画谓‘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意义深透。……貌山水之色,此是随类赋彩,然各有不同貌法。以山水的本来之形,画作画面上的山水之形;以山水的本来之色,画成画面上的本来之色。这就提出了在作画时要写实,真实地表现山水的真是状态和色彩。就需要“身所盘桓,目所绸缪”。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只有把握了真山真水,才能为“玄牝之灵”山水的体现打下基础,以便让观者的胸中之灵与作品更好地融为一体。

3. 以小观大

“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已经触及到了“透视法”的研究问题。正如前面所举的宗炳讲形神关系的语句,“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皆可得之于一图矣”。这一段话讲述了如何处理自然界的山水与尺幅画面之间的关系。其中除对画面境界的要求,即前面所述的以形写势问题的论述外,还涉及到山水绘画的观察方法和透视问题。这里宗炳首先提出远观取势的观察方法,这是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取景方式。

宗炳以“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来解释面对庞大的自然山水为什么要远观的道理,并阐述了其求真的途径是对“身所盘桓、目所绸缪”的山水,以“竖划三寸, 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遥”的透视原理。

这里宗炳已经意识到视觉近大远小的原理,这种意识的觉醒要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在西方,科学的透视法则的系统总结和运用则是在十四五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

宗炳的《画山水序》,最早的为中国山水画奠定了基础和方向,也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将中华民族传统哲学观念和审美观都融入到山水之中。发展了老庄的思想,并提出了“澄怀味象”这一重要观点,对中国此后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画山水序》这不仅是对山水画论的开启,更是对中国美学的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 徐复观.中国艺术批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 祁志祥.中国美学通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4]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 杨成寅.宗炳《画山水序》的山水美学思想[J].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3).

(本文审稿  陈斌善)

猜你喜欢
审美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论风骨与崇高
论少儿美术培训对审美的作用及影响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